翠林澄澄,清气腾腾,崇山峻岭中有大大小小的湖泊,这些湖泊环着的便是千音镇。
铁锤巨硕,如暴雨前的乌云般,垂得锤杆发颤。突而下锤如闪电,惊得众人蒙耳闭眼,失声惊呼。
砰!碎石崩飞,状如雪碎。
好在人没事儿,易铭推开胸口碎石,鱼跃而起,上半身裸着,略微黝黑精壮结实,扎了个马步,吐故纳新。
好好好!
叫好连连的不过是一群七八岁的小娃儿,看得起劲,便也学着模样扎起了马步。
易铭身旁,一位粗装老者坐于长凳上,手持虎杖,眼睛眯着个缝,说道:“短拳一式!”
命令一出,易铭便收拳在腹侧。娃儿们也站好了位置,有样学样。
呼呼地打完了整个套路,孩子们小脸通红,每人脸上都挂着愉悦和兴奋。
武场一角,看着这一切的张冠阴沉着脸,责备一旁的李四道:“李老四,让你去请个武师,你怎么请了两江湖骗子来教学生?”
李四满脸无奈道:“哎呀,没人啦,千音逆浊,外人躲还来不及,能请到这两位,已经是万幸啦。”
张冠想想,点了点头,又道:“黑真人可是亲自来视察,就在前厅。”
李四一惊,道:“啊?咱这穷乡僻壤,上头从来不派人来,这是为何?”
张冠说道:“时局不同啦。”
那可不,现今天下,帝国平定已有三百余年,国内风调雨顺,气象万新,一派欣之向荣之景。金仙天宗之争也已成为往事,两脉共消之后,这帝王更加重视修行,到了如今,举国皆修,可算是兴修时代,武行天下。文人占上风的时代,渐渐被持平。
扩招!
这是各个门派最主要的任务,门生越多,才有更好的发展。
晴川太白一派的黑真人,便是为此事而来。
黑真人来到武场时候,那张冠急忙解释:“黑真人莫怪,这逆浊时节,咱这穷乡僻壤,只请得到这种老师来代课。”
黑真人说道:“无妨,把这些学生和这两个人打点一下,我要带回太白入门,越快越好。”
张李二人从未想过会如此,虽然天下都在扩招,却不料已经扩招到了这种程度。往年要从这千音镇输出一两个弟子到太白已经算得非常成功了。
太白是大派,同华山、重阳并称晴川三大派。张李二人负责千音镇的生源培养,符合标准了,太白会给酬金,孩子的父母更得千恩万谢两位导师。
如今十多个孩儿一并带走,两人自然喜不自胜。
事情打点得又快又稳,两人在千音镇招生已经十年,消息一出,家家奔走相告。
这可是天大的喜讯。
孩儿们的父母都通知完了,回来一看,还没下课。孩儿们早练得有气无力,围着那叫易铭的黑瘦小子玩老鹰叼小鸡呢。
一身素白的黑真人就在旁边看着,他看向的是坐在另一旁那个衣着凌乱的老头儿。
那老头儿只管看着不紧要的地方,一动不动。
张李二人上前做最后的通知,那面上故作揶揄,朝着易铭说道:“小子,你走运嘞。”
接着把事情一说,只盼着师徒二人惊慌失措。
不料小的还没开口,那老头倒是淡淡一句:“不去!”
便轮到张李二人惊慌失了措,张冠气急败坏地跳到老头面前,愤愤说道:“老头,你一江湖卖艺的,不要不识好歹,你可知道太白是什么地方?”
老头就坐在一张旧藤木椅上,淡淡地说道:“不就是个冷得让人提不起剑,让华山剑和重阳宫压得抬不起头的地方吗。”
张冠脸色忽而就变铁青了,他瞟了一眼一旁的黑真人,发现他面色如常,便想好了对策,要教训教训老头儿。
老头却接着说道:“你们答应的,教武一月,管吃管住,现在却想这么打发了,没门。”
这么一说张冠就停了下来,确实这么许诺过,现要教训老头,倒是觉得理亏。
李四倒是沉不住了,挺直了腰,突于张冠前面,仰首说道:“大山老师傅,去了太白峰,那就是管吃管住一辈子啦。”
“不去,就在这!”
穿好上衣的易铭突然谄过张笑脸,在老头面前求道:“师傅,我想去。”
老头不睬。
张李二人欲要发作,倒是被笑容夸灿的易铭拱手拦住,道:“二位爷,师傅不去,我去,反正平时都是我教,你们让他在这,管吃管住一月就行,如何?”
二人一想,正要答应,老头倒是发话了:“你要去也可以,至少七天后。”
还不等张李二人搭话,一旁沉默许久的黑真人终于开了口:“无妨,就依他们,孩子们先动身,即刻准备。”
孩子们被二人遣回了家,准备之后便一起送走,武场空荡,黑真人背着个手,白净的面上完全看不出岁月的痕迹,他还是个年轻人,在老人家面前,自要恭敬,行了礼后,徐徐而别。
镇头,李四跟张冠嘀咕:“这大山老师傅,敢来千音逆浊,我问过,他那徒弟说为了治病,怕是懂些门道。”
张冠笑道:“懂个屁啊,老骗子一个,镇长可跟我说了,天天赊阿桂家的酒,孟嫂家的猪肉,养病?笑话。骗子就是骗子,见不得市面,去太白峰,这么好的机会,哼。”
李四小心地道:“不对,今年特别,我隐隐感觉到了。”
--------------------------------------------
“师傅,他们说的千音逆浊,是什么啊?”
“哼!是什么,你自己不知道吗?”
师徒两在村东头的舍内,已是傍晚,易铭在给大山师傅煮茶。
易铭把柴火又添了些,忽然想起一事,跳到大山之前,喜道:“师傅,想起来啦,千音不就是千音山吗?天宗金仙录中卷第三回不正是穆天南张珊和千圣真君在千音山斗智斗法吗?是不是那个千音山啊?”
大山终于露出了笑容,躺在一张藤椅上挪了挪他那把老骨头,说道:“不错,算你有点记性,来,讲讲中卷第二回是什么,讲不对就得挨罚!”
易铭抓耳搔腮半晌,勉勉强强挤出来几个人物:“是丑三?玄风宗师郁玉?”
“什么玄风宗师,那是玄风大天尊,人们都称她郁仙师。”
“哎呀,师傅,你干嘛老考教我这些啊。你看看别的师傅都是教徒儿武功的,你成天就教我些最基本的把式,还老让我记这个几百年前的传说。”易铭愤愤不平,不过想到有机会到太白派,他便觉得有望圆武学梦了。
“哼!你要把这些故事背熟了,生动地讲出来,到哪都有口饭吃,好过天天打打杀杀,刀口子上讨生活。”
嗤!
茶水在烈火中溢出了铁壶,一股浓香扑鼻而来,大山鼻子机灵,让徒儿快快端过去,便让易铭说上一段。
易铭无奈,这个本事虽然他不喜欢,却跟着师傅做过很多回了,师徒两的生计全靠了它。
看家的本领,自然要多练习。
铁碗,鼓面,夹板一应备好,便来一段简散:
想那天目山,连望金樽是月拜,洒那恩泽千百年。便来三重客,一心只做圣贤歌…………
易铭这一段讲的也是天宗金仙那个年代的故事,那是个最为传奇的年代,十二天宗争雄十二金仙,又跟魔族共同消亡。
一代传奇的结束,便成了这个年代最为引人入胜的故事。
“师傅,还要打酒吗?”易铭一段还未演完,大山早已呼噜震天了。
易铭见他没反应,便到屋内扯了块巾被给他盖上。
师徒二人住处的墙外,伏着两人,都做隐匿打扮,和着渐来的月色,消融在整个世界中,秋毫难查。
玉如意把斗篷一摘,露出个利落干净的短发,面貌倒是妩媚得有些勾人,轻轻一笑道:“不过是两个江湖卖艺的,用得着师叔这么在意?”
旁人谨慎,仍然低声道:“你看错啦,小的或许蒙在鼓里,这老的倒是个人物,骗得过旁人,却骗不过我。”
玉如意把笑容一敛,问道:“是哪号人物?”
那人说道:“真的江湖艺人,谁会跑到这千音山找死?我看过那小子教孩儿的拳掌刀剑,虽然是些基础把式,也练得悖于正统,却是别出心裁,定是老头另有心机。说书的内容,广博而雄浑,江湖卖艺的有几个有这文采?至于是哪号人物,还真想不起来。”
玉如意眼中凶光一闪,只在粉颈上一抹,问道:“杀了?”
那在黑影里的人一摇头,说道:“我们的对手不是他们,小心为妙,以免节外生枝。”
一股玄风劲影从远处飘然而来,传入二人之耳,似风铃声。这种用影术发出的信号只有追影宗的人能接收到。黑衣人一顿,忽然急速地消失在黑夜中,玉如意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在无霾镇的师兄凶多吉少,戴好斗篷,也随了师叔而去。
千音山内共三镇,门面之处便同山名,叫千音镇,往里,还有无霾和落瑶。之间路程都在二三十里前后,不算遥远。
追影宗的觅影之术可是一绝,群山层林之间,几个起落,便见灯火落绰之处,就是无霾了。
玉如意赶到时,正看到师叔抱着他那爱惜的徒儿,影袍还在,身上剑伤还留有余地,不致命,却也毁筋灭骨。
“是太白派,这里是他们的地盘。”师叔就这么淡淡地跟玉如意说道:“如意,你留在这,我去找苍烟,此事现在看来绝没有这么简单,血影都拒绝的事,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万事小心!”
玉如意握了握身侧的匕首,默默念了个“太白”。 金牌招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