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永远无法抹去的青春

第26章 分班以后的早恋(29)

永远无法抹去的青春 月相隔 3904 2021-04-06 17:05

  陈路凡和王雨欣之间这种微妙、甜蜜、而又青涩的爱情,一直维持到了1999年夏天,也就是高一毕业,然后两个人就被分到不同的班级里去了。

  原因是当时的九八七班整体被拆开了,所有的同学们全都被分散到了其他的班级里。

  这样做的原因是,当时的实验高中,在每年高二开始的时候,都会进行文理分科。

  新成立两个文科班的同时,再拆掉一个理科班。而这一年被拆掉的就是九八七班。

  …

  好端端的一个班级被拆掉了,放在谁的身上都会难过的。

  于是,知道消息以后的陈路凡,在正式分班的这一天早晨,又和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了教室里。

  他想和王雨欣再说说话,或者更准确地说,想和王雨欣肩并肩地坐在同一排桌子上一起说说话。

  然而,虽然犹豫了好几次,陈路凡却始终都没敢。

  …

  这件事讲起来好像是很好笑的。

  确实,都已经这么亲密的关系了,坐到同一排书桌前一起说说话,又有什么关系呢?

  但陈路凡就是这种性格,极其矛盾的性格。既自信无比,又自卑胆怯至极。

  其实,王雨欣当时也很想和陈路凡两个坐在一起说说话的。

  但陈路凡终究是没有鼓起那一份勇气。

  …

  不过好在,两个人并没有被分开很远。陈路凡被分到了九八一班,而王雨欣则被分到了九八二班。

  两个班只有一墙之隔,站在一班的前门这里,透过二班的后门,正好可以看见王雨欣的背影。

  但无论怎样说,两个人总归都不能再朝夕相处了。

  …

  然后也正是从高中二年级开始,陈路凡和王雨欣两个,开始了另外一种方式的交往。

  每隔一个礼拜左右,他们都会站在一班或者二班门外的走廊内说一会儿话。

  有的时候会是个把小时,有的时候也就是十几分钟。

  聊的话题有很多,比如王雨欣的家庭,其他几个同样来自于向阳中学的高中同学,以前在向阳中学读书的时光,再以及考试成绩什么的。

  …

  但聊得最多的话题却是,哪个同学和哪个同学又“好”上了。

  这是一个很神奇的话题,陈路凡一直到今天都这样认为。

  聊那么多其他同学之间的恋爱,却唯独没有聊过两个人自己的事情。

  我们不能说这很荒谬,而且陈路凡也不知道别的早恋的小情侣之间会聊什么。

  但总而言之,陈路凡和王雨欣两个,却从来都没聊过她们两人之间的事。

  …

  除此以外,陈路凡和王雨欣两个人,当然也没有聊过毕业以后该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陈路凡在多年以后回想,这还真的不是他们两个人在有意回避或者怎样。

  主要应该是两个原因:第一,陈路凡毕竟从来也没有向王雨欣正式提起过,想和她建立一种恋人的关系。所以两个人自然就没办法在这个问题上开口。

  第二,当时的两个人虽然都已经是高中生了。但年龄和阅历终究还是不够的,根本就不会去思考这方面的问题。

  …

  分班以后的陈路凡不能每天都和王雨欣在一起了,但在思念之下,他开始慢慢地喜欢上了另外几件事。比如:

  上课间操的时候,站在走廊里去寻找操场上王雨欣的身影。

  下课去食堂打饭的时候,在身前帮王雨欣留一个插队的位置。

  坐在课桌前,通过前门,看王雨欣走回二班的教室。

  坐在后门那里,看王雨欣从楼下走上来。

  或者晚上站在宿舍的走廊里,看对面王雨欣她们的宿舍,会不会有哪一天忘记了拉窗帘。

  …

  这种思念和渴望,一直维持到了高三填报志愿。

  那个时候的陈路凡,自己在学校外面租了房子住。

  当时,为了应对高考,很多高三的同学都会在外面租房子住,包括王雨欣也是如此。

  填报志愿的那几天,王雨欣自己来到了陈路凡租住的宿舍,问陈路凡填报什么志愿。

  …

  那个时候的陈路凡,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最大的想法就是考到外地去,而且是越远越好,所以压根就没想过填报吉林省内任何一所学校。

  虽然吉林省其实是全国的教育大省,在省内就有好几所适合陈路凡的学校。

  但他把五个志愿,终归还是全都填到了省外。

  …

  那个时候的陈路凡真的好傻,根本就不明白每一个志愿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

  哪个专业将来的就业前景好,专业和学校的名气哪个更重要,学校所在的城市及周边的经济发展状况等,统统都没有考虑过。

  他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离家越远越好。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他只想读商科。

  因为在他的概念里,商科相关专业都是和赚钱高度相关的。

  这一点,我们在后面还会详细说。

  …

  其实,不光陈路凡是如此的,很多高中同学也都是这样的,完全是凭借自己的主观想象去填报。

  确实是这样的,仅从一件事上就能看得出来陈路凡所言不虚。

  比如陈路凡虽然不懂这些,但他至少还晓得去买两本相关的书籍来看一看。

  而很多同学,一直到填报志愿的最后一天,才来问陈路凡借这两本来看。

  然后到填报志愿那一天,随便填两个上去应付一下就行了。

  …

  那个时代确实是这样的,尤其很多来自于农村的孩子,家长们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意识,而学生们自己就更不会有这样的意识了。

  因为这些高中生除掉每天在学校里学习以外,根本就没有机会去接触外面的世界。

  那个年代连互联网还都才刚刚兴起,就更不要提智能手机等方便和快捷的资讯工具了。

  记忆中的德惠县城,一直到1999年冬天才开始有网吧。而且老师和学校,也从来就不给同学们讲述相关的知识。

  很多很多同学填报志愿,都是根据家里面的亲戚和朋友的相关情况来做选择的。

  …

  陈路凡的成绩稍微好一些,所以他能选择的范围还是比较广的。

  但王雨欣就不同了,在高考之前就知道很难考过本科线。

  所以她的志愿就全都填报了省内的学校。

  也就是说,从填报志愿的那一天起,两个人就已经注定会分开很长一段日子了。

  …

  填报志愿的事情定下来以后,陈路凡把王雨欣送回了学校。

  回学校的路上,陈路凡能感觉到王雨欣心情的沉重。

  但说实话,陈路凡并不能清晰地知道原因是什么。

  或者说,即便知道了他也无能为力,他依然会坚持选择外省的学校。

  因为陈路凡当时正处在巨大的痛苦和迷惘之中,很多决定都是在本能和习惯的驱使之下做出的,根本就没有心思去考虑别的问题。

  不过他们以后的日子还很长,而她们真正的正式的恋爱,也是在王雨欣大学毕业之后开始的。

  这个后面会讲到的。 永远无法抹去的青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