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等到大臣们都安静下来,高喊一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一个矮胖的官员颤歪歪的走出队列,一躬身,“臣太史令孟岩有事启奏。”
高伟觉得奇怪,据他所知,太史令掌天时星历,如同后世的钦天监,白话说,就是看星星的。
他会有什么事情要说,特别是在这么险峻的形势下。
“孟爱卿请说。”
孟岩清清嗓子,“臣前日观乎天象,北天彗星凌月,一个时辰不灭,实为大凶之兆,臣不敢不禀报皇上。”
太史令是古代专业看星星的,很有权威性,孟岩此话一出,引起群臣一阵骚动。
“哎呀,这可不好啊,周军即将来犯,上天又示警,这……”
“现在要想个对策啊,不然大齐难以安宁啊。”
……
群臣嘀嘀咕咕,片刻之后,大殿就成了菜市场,只听见一片嗡嗡声。
高伟被吵得脑袋都大了一圈,心想,不就是一个彗星吗?有那么稀奇?
这些人啊,见识浅薄。
“安静,诸位爱卿有何见解,请上前说话。”
高伟实在是受不了了,高声喝道。
群臣被皇帝一叱责,缩缩脖子,安静下来。
“那位爱卿要说话,就站出来说吧。”
中书侍郎李德林看见众人鸦雀无声,便壮着胆子,走出队列,开口启奏:“皇上,臣有一个想法。”
“李爱卿,但说无妨。”
高伟摆出一副宽厚大度的姿态。
“皇上,臣还记得先帝的时候,也曾经发生过彗星凌月的事情。”
“哦?那先帝是如何处理的?”
“臣……臣……”
李德林有些结结巴巴,显然是胆子还不够大。
高伟就给他一点鼓励,“爱卿,但说无妨,朕不会怪罪于你。”
李德林感激的抽动了嘴角,颤声道:“先帝看到上天示警,就禅位于皇上,大齐也安宁了十来年。”
高伟吃了一惊,原来还能这样操作,退位保平安,可是周军即将兵临邺城,自己去做太上皇,那个八岁的太子高恒就能搞定周军?
这是开什么玩笑,脑子进浆糊了吧。
但高伟没有直接否决李德林的提议,毕竟人家是打着先帝的旗号来说这件事情,直接反驳,无疑是打了先帝一个耳光,在别人看来,是为不孝。
于是,高伟耍了一个滑头,希望有大臣来否决这个提议,“其他爱卿可有别的看法?”
群臣一片静默。
高伟有些悲哀,原来那个昏君混得这么差,都没有大臣替他讲几句话,都这么盼着高伟下台?
过了一会,宗室高元海还跳出来补了一枪,“皇上,为了大齐的国运,还请皇上遵从上天的旨意,禅位于太子。”
“其他爱卿都是这个意思?”
高伟俯视群臣,提高语调问道。
这些大臣都是人精,拿不准皇上有没有要禅位的意思,都低着头,像泥塑的菩萨一般。
高伟无奈,只能点名了,“高阿那肱,你是朝廷重臣,你是一个什么意思?”
高阿那肱打仗不怎么样,但揣摩上意,那是炉火纯青。
他听听高伟的语气,看看高伟的脸色,就知道皇上根本就不想禅位。
“皇上,本来李侍郎的建议不无不可,只是现在是非常时期,周人已经快要兵临邺城了,太子年幼,还需要皇上稳定军心、民心。”
高伟默然一笑,这些家伙总是嫉妒高阿那肱得宠,也不瞧瞧别人的本事,知道体贴朕,说到底,都是一些假清高、虚伪的家伙。
“高爱卿说得也有道理啊,其他爱卿怎么看?”
高伟问话,显得有些得意,朕还是有忠臣的。
其他大臣此刻对皇帝的心意已经了然于胸,齐声说:“皇上英明,此时不可禅让。”
高伟就借驴上坡,“既然诸位大臣都这样说,这件事就这样吧。下面还有事要说吗?”
逃跑将军、长乐郡王王尉世上前启奏:“皇上,臣在滏口关,看到周人黑压压的一片,乌云压顶一般冲过来,臣拼死力战,寡不敌众,想着还要给皇上报信,就不惜马力,赶回邺城,向皇上禀报军情,还请皇上早作准备啊!”
王尉世很会表演,这番言辞,慷慨激昂,说得自己好像一个英雄一般,忠君爱国。
这个时候的高伟已经摆脱了旧主高玮的意识,对事情已经知道底细,不至于被蒙骗过去,不过此时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大齐需要的是团结,哪怕是表面上的。
“蔚爱卿辛苦了,改日朕会奖赏你。”
王尉世赶紧下跪,叩头道谢:“谢皇上。”
“起来吧。其他大臣有何建议?”忍着恶心,夸了尉世辩几句,高伟向群臣征求意见。
黄门侍郎颜之推站出来,向高伟进谏:“皇上,邺城兵士不足,还请皇上火速去河南征募兵士。”
中书侍郎薛道衡也站出来,附和道:“臣附议,河南之地,自周人侵犯以来,并无灾祸,离邺城也不远,皇上可在河南募兵,抵御周人。”
颜之推是《颜氏家训》的作者,此人经历颇为传奇。他原是南朝萧梁的湘东王萧绎幕僚,西魏攻陷江陵,俘虏了颜之推,把他带到长安。但颜之推对灭亡旧主的西魏宇文氏怀恨在心,不久就逃亡到齐国,还做了官。
颜之推的后代人才辈出,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就是杰出的一个。
高伟很感兴趣的看着这个干瘦的老头,这也是见识了一个古代名人啊。
不过颜之推的这个主意并不合高伟的想法,他有自己的计划。
“其他爱卿怎么看?”
高阿那肱揣测了一番皇上的心意,就站出列反驳:“皇上,颜侍郎的这个主意虽好,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更何况,新募的士卒,未经训练,未历战阵,如何派的上用场啊!”
高伟很满意,高阿那肱这个角色实在是太妙了,不枉白宠他,自己不赞成的,不用自己说出口,让他挡掉就好。
“还有爱卿有别的建议吗?”
广宁王高孝珩上前启奏:“皇上,臣有一个建议。”
高伟笑笑,“广宁王请讲,来人,给广宁王赐座。” 昏君来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