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志强”物流,项飞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不仅因为避开了和‘小狼’的合作,还由于他觉得自己很累——不是身体上的劳累,而是心里的疲惫。
每天都要强装笑脸,应付各种勾心斗角,迎来送往的事情没完没了,做着很多违背自己初衷的勾当……。
做得多了,项飞觉得自己的生意就是出卖灵魂,把灵魂摆在摊位上称斤论两卖出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变成了一具躯壳。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但是项飞感不到一点乐趣。
或许他真得不适合在商场,那他适合干什么呢?这是个问题,需要好好想想,需要有个答案。
但是离职后的前两天,他没出门,买了一堆吃的东西在家里自给自足。每天睡到自然醒,饿了就吃饭,渴了就喝水,剩下的时间不是在睡觉,就是在看书。
翻的还是王志强推荐给他的一本书,名字叫《传习录》,明朝一个叫王阳明的话语辑录,看了这本书他学到一个新名词——“心学”。
这是一本带有白话翻译的书,对它感兴趣是因为里面的一个小故事——王阳明17岁的时候就想成为孔孟一样的圣人,根据朱熹“格物致知”的说法,在竹林观察和思考竹子,花了整整七天,没有结果不说,最后还因此得了病。
开始看到这个故事,项飞笑了,天底下怎么还有这么傻的人,闭着眼睛想,看竹子能看成圣人吗?
但是细思之下,项飞又开始佩服他的毅力,不去考虑“格竹”的意义存在与否,谁能在一个地方整整坐上七天呢?凡伟大之人必有奇怪莫名的行为,不是他们傻,而是他们有独特的个性,异于常人的的执着。
而且最后,王阳明并不是无所得,至少证明朱熹“格物致知”理论的刻板无用,“成圣”之路排除了一个选项。
这个故事带项飞走近了王阳明,一个五百年前的老夫子,看画像还是一个精瘦、干巴,长着长胡子的老头。
立志成圣,最后便成了圣人,他怎么会不好奇呢?好奇这老头到底鼓捣出什么理论思想,值得现代人一再翻版关于他的书。
这一看便刹不住车,直接花了几天时间把里面的东西全部读完,发现自己依然云里雾里,对里面的东西仍是一知半解。
为此,他还专门上网查过《传习录》这本书,原来它是本哲学著作,怪不得一时理解不了。
里面最经常说的就是“知行合一”,项飞上学那会也知道这句话,一直以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意思,现代人好像也这么理解。但是这句话源自王阳明,是他说的,里面包含的意思非常复杂,项飞的理解为:用行获取知、检验知,以知指导行,引领行,二者互相依存,不可偏废。
而且最让人惊讶的是,“知行合一”的“知”也不完全是知识的意思,书里的解释是良知,可以简单理解为良心和知识的统一。
这是项飞比较笼统的总结,但是里面的含义要比这些深刻的多,也广泛的多。
还有一点让项飞佩服之极,这老头不仅教导人们做好人,还告诉大家怎么做好人,在各种环境里如何保持本真,如何“致良知”,这是对历来至今所有书籍的突破。
从小学开始,我们一直在书中学各种礼仪道德,接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培养。但是出去校门,突然发现学的一切都用不上,自己践行书本学到的的好人标准,却处处上当,每每吃亏。
这时候我们不禁要怀疑自己学到的那些知识,它们错了吗?当然没错,只是我们用错了,那么又该怎么运用呢?翻遍从小学到大学所有的书籍,上面没写。
怎么办?我们不禁要问!
于是各种前辈的生活经验便冒了出来,教导你要成熟、告诫你不要幼稚,稍一反驳,便说自己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这一句话出来,我们半点脾气也没有,只能点头哈腰认错,慢慢变成所谓的成熟。
他们就一定对吗?或许对他们自己来说是对的,毕竟每个人的人生追求不一样,境遇千差万别,但是不一定适合迷茫的这群年轻人。
所以王阳明是圣人,细细分析他的“心学”,发现我们可以摒弃那些所谓的“经验”,以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来指导自己,活出自己的样子。
怎么做呢?“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坚持“为善去恶”的本心,遇到任何情况要“格物”,思考其中的内涵外延,灵活掌握应对方式,不刻板、不拘泥形式。
这就是项飞领悟到的,但也仅限于领悟,若让他回到商场里面去实施,他可没有那个心气。没有这个心气的又何止他一个人,有“良知”的人很多,却大多和他一样做缩头乌龟,不积极应对世事。
所以,这个世界总会有一段时间乌烟瘴气、一塌糊涂,直到有“良知”的人忍受不了,积极入世,才能带来一个风清气正的朗朗乾坤。
想到这里,项飞也很苦恼,先不说“朗朗乾坤”的事,如果他不打算入世,那以后做什么工作?以什么来养家糊口呢?一个人总得吃饭啊!
他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便不再去想,又开始思考王阳明的“心学”。
《传习录》里还有一句话,项飞在上面做了重点标记,那一句话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这就有点扯了,如果从世界观的角度来说,这就是唯心主义,万物怎么可能依存于一个人的思想、心念?“心学”存在之前,宇宙万物就已存在,那怕以后“心学”消失了,宇宙万物也不可能随之消弭。
所以古人的思想总是有局限的,吸收精华为我所用就可以了。
但是也可以有另一个解释,“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这句话只对人有意义,也就是说它不是世界观,而是普通人认知社会的理论。
对我们来说,没见过的东西我们便不知道,就可以当它不存在;没学习、研究过的道理,对我们来说也不会起任何作用。
可不就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吗?
那么,这样来说,“心学”应该是社会认知学内容,是应用显学,就不是哲学范畴的内容了。
项飞笑了笑,这样的想法估计会被很多哲学大家打死,但是这样想确实能规避“心学”的很多局限性,能很好指导自己的人生之路。
想想又何妨,说不定这老头本身就是这么想的,那时候可没有哲学的概念。 往哪走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