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4年10月30日,日军攻占青岛德军第一道防线,并在第二道防线打开突破口,日军第二舰队为配合此次行动,与英舰一起驶抵大公岛以北海面,在舰炮的有效距离内向德军的伊尔其斯岬今太平角炮台及汇会前岬今汇泉角炮台轰击,从侧面支援陆军的进攻;另一支日军炮舰也驶出崂山的董家湾向浮山方向的德军陆地阵地轰击。.qΒ5.\
经过一番激烈的炮战,日军逐步渗透并占领了德军第二道防线。德军将领依然没有接受光复军的好意,致使浮山防线没有经历任何血战便落入日军之手。对此,参加青岛防御作战的光复军将士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依旧难免心生不岔。
最让光复军上下不满的是,德军丢失阵地也就算了,竟然在撤退的时候没有销毁防线内的重武器装备,白白的便宜了日本人。战后日军在浮山一线的工事里缴获4门轻型克虏伯野战炮,4部炮车及数百发炮弹。
说起此战经过参战光复军将士无不气愤填膺,直骂什么狗屁的世界第一陆军,实在坑爹到家:
眼看日本人咄咄逼人战争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德军早在10月初便派遣俳斯莱尔少尉率8名士官50名士兵来到浮山高地一带,负责监视日军的动向并观察日军炮兵的位置。20日德军小队在浮山上建立了5个防御工事,26日开始向山上运送弹药粮食和饮用水。一天的工夫就送上去子弹6万发手榴弹300枚照明弹2000发及足够坚持8天的食品和水。
25日警戒指挥官菇拉保夫中尉与信号通讯部队1名少尉6名士兵一起来到该高地查看地势,并与驻守在浮山高地上的德军合并。两位战地指挥官规定在作战方面由俳斯莱尔少尉指挥,在德军是否撤离或投降则由菇拉保夫中尉决定。
这点就让参战光复军将士们感到非常不爽,这么重要的外围阵地,只安排了区区二十来位官兵守卫,尤其还是在附近103高地已经丢失的情况下。放下高傲会死吗,有这些准备足够光复军一个加强连驻守十天以上时间了。
真不是开玩笑,以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负责指挥的光复军参谋团甚至敢立下军令状。可惜,青岛德军指挥官太过骄傲,根本就没给他们这个表现的机会,只得眼睁睁看着浮山防线在日军的攻击下轻松易主。
30日拂晓前,山顶上的警戒哨发现日军试图爬上浮山主峰,便向已经爬到半山腰的日军先锋部队开枪阻击。拂晓时分,山体的侧面背面也出现了日军的身影,23个日军小队从山体的三个方向包围上来。
德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用排枪子枪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鉴于日军在三个方向上对德军压制射击,德军渐渐地守不住了。上午11时后,菇拉保夫中尉的警戒哨兵向日军投降了,但俳斯莱尔少尉的部队还在山顶警戒哨所的后方阵地上坚持抵抗。
不久因日军包围上来,鉴于德军兵员不足,无法继续抵抗下去,遂决定投降。此战德军阵亡2人,3人受伤。还有数名德军士兵在1名士官的带领下顺山崖上的的吊索滑下,逃出日军的包围圈,返回市区里。
当时德军指挥部对浮山失守颇为不满,认为浮山是德军天然的重要的警戒哨所。没想到在山顶处有一个步兵小队都没有守住,实在可惜。
听到这样的说法,参战光复军上下真真是哭笑不得,有这么推御责任的么这要是换成德国本土任何一处地方,你丫的这样说来试试
说白了,这又是日军充分利用夜间悄然逼近浮山,趁其不备发动突然攻击的成功战例。另外,德军在浮山上的5个防御工事因山体的地势原因分布不合理,相互无法支援,有多处火力死角,造成德军防御力量分散,达不到一定的火力密度,使日军能利用山岩的掩护接近山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说来说去事后诸葛亮谁都会做,但是眼下情况紧急,也容不得民主进步党上下发泄心头的郁闷。岁军参谋团再一次向青岛德军指挥部提出请求,请求让光复军参加最后两道外围防线的正面作战,以延缓日军的前进速度。
短短时间内连丢两道外围防线,虽然德军将领并不怎么在意,可是在参战光复军参谋团面前有些下不来台。这个时候随军参谋团又提出参与正面作战的要求,不得不让德军将领心中产生某些不好的想法,几乎想也没想就准备拒绝。
可是这时候德国驻合肥商务代办处发来措辞不爽的电报,要求青岛德军指挥部“适当”的照顾一下参战光复军的情绪和合理要求。他们也是没办法,王进一次又一次催促,不给个交代老是敷衍可不成。
关键是青岛的同胞表现得太不给力,短短时间便连丢两道外围防线,让人不得不怀疑世界第一陆军是否有水分的嫌疑眼下的安徽已经成为了殖民地之外最大的军事物资原料采购中心,欧战陷入僵持的时候比拼的就是各国国力,现在可不好得罪了王进这厮。
既然青岛同胞不给力,那就让愿意拼命的光复军参加正面作战,别占着茅坑不拉屎给别人小瞧了去。驻合肥代办处也是满肚子怨言,同胞的不给力给代办处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趁机施加压力发泄一番也情有可原。
感受到了来自合肥方面的压力,青岛德军指挥部也只得不情不愿的答应光复军的要求,让一部分光复军战士负责防线上某些位置的防御工作。
局势都到这份上了,王进自然不可能将宝全部压在无心恋战的得军头上。回过身来他便加快了动员速度,大量身负使命的使者奔赴各方,光复军的战争机器迅速运转起来,一股战争即将爆发的火药味弥漫在整个民主进步党的地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