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国丈难当,深不可测
好不容易才熬过这个胆战心惊的朝会,满朝文武已经没有人,有多余的精力再管他人。杨坚依旧默默的吩咐人,将受到杖责的朝臣送至宫门口,交付家属。
待杨坚离开,众臣这才三三两两跟在后面散去。一路上无一人吭声,也没有任何人发话,怕被宇文赟的走狗听到,一直憋到出了宫门才敢出声。
“国丈这心可真够大的,都这地步了,还有心思管这些受伤的同僚。”
“不是随公心大,是无奈呀。碰到这样的女婿,他还能怎么办?也只有闷着头,把事情做好,也算给自己一个交代吧。”
“也是,国丈大人一向低调行事且慎言少语。朝政上,有他主持大局,至少不会让国家生出动乱来。”
“陛下这一次不知道是有意羞辱随国公,还是在试探他的态度和底线。四个皇后,四个国丈,闻所未闻。”
“朱满月不过是当初太子房里的一个婢女,比太子都大了十多岁。只因为是贴身丫鬟,近水楼台才得逞,生了儿子之后才开脸收了房。如今居然连她都当上皇后了,这样的女人都能与杨皇后平起平坐。也不知道杨氏父女怎么能忍下这口气?”
“元氏的父亲元晟也只不过是开府,陈氏的父亲陈山提也才刚刚升任大将军。哪能和上柱国,大司马这样位高权重的随国公比啊?”
“听你这么一分析,我突然觉得也能接受。虽然都是皇后,都是国丈。可谁尊贵,谁有权势有能耐,我相信满朝文武还是清楚的。这样看来,随公还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国丈。”
“说的也是。反过来想,确实心里舒坦了些,要是其他几个皇后都出身贵胄,那随公反倒要伤心,要寒心了。”
“我总觉得,陛下对随国公的试探才刚刚开始,估计后面还要生出不少事端。这样想想这国丈还真不好当,天天给他收拾烂摊子,还要总被猜忌,被算计。”
“现在人人自危,大家都自身难保,能有这样一个随国公撑着,实属不易啊。”
宫门口附近停了一幅软轿,已经满头银发的李穆在侄子李询的陪同下,静悄悄的听着朝臣们的议论。待百官散尽,李询这才命轿夫起娇,抬着自己的叔叔往家门口方向走去。
“三叔,天元皇帝自施行天杖以来,内外恐怖,人不自安。皆求苟免,莫有固志。只有这随国公,异于常人。”
李穆轻轻抚了抚长须,慢悠悠的回道:“此人乃人中龙凤,成大事之人,必定有很多地方异于常人。以后我们李家要多多和他交善才是。”
“三叔似乎特别看好这位当朝国丈。是因为年少时,他当街一拜吗?”
“少年人多是血气方刚,目中无人之辈,更何况还是在春风得意之时。可是他却能够清醒的认识到得意不能忘形。能够少年得志已经纯属不易,更何况还能谦逊有礼呢?”
李询思虑良久,再次开口问道:“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已经沉得太久,如今浮得又太快。三叔怎能断定,他心性是否一如当初?”
李穆轻轻的用指关节轻轻敲打着软轿,一脸平淡。良久之后,方才淡淡回应道。
“历经磨难,心性自然会变。只不过他变得更成熟,更冷静,也更睿智。你知道,世上有哪两种人,最有可能成大事吗?”
“大仁大义,还是心狠手辣?”
“那些都很虚,而且谁都可以伪装。如果你某一天看到有一个人逆着人群走,脸上却是自信满满,而没有半分不自在,那这个人绝对不简单。还有另外一种就是集万千目光于一身,却能够丝毫不受他人影响。”
李询似有所悟,惊喜的问道:“三叔是看到杨坚今天在大殿上的举动,所以断定……”
话没有继续说下去,李穆当然明白侄子后面想说什么。沉默片刻,李穆接着解释道。
“这两种人内心强大到没人能伤害到他们,同时他们身上强大的气场很容易让身边的人折服,也能够轻而易举掌控对方的内心。”
“古来帝王将相,能做到如此地步的,本就凤毛麟角。三叔的意思是……”
“心里想想就好,有些事察觉的太早,可不能说太早。”
**********************************
宇文赟的残暴让朝臣们几乎人人自危,只要他对谁一笑,谁的心就要狂跳。只要他对谁一看,谁的腿就要狂颤。
唯有杨坚似乎没有丝毫惧意,每天照常处理军政大事,其余的事一概充耳不闻,全当没发生。宇文赟猜不透岳父内心的想法,难免有些心神不安。
“郑译,你说朝廷上下都怕朕,为何杨坚一点反应都没有?他心里在想什么,你知道吗?”
郑译脑子里转了一圈,迅速想到了合适的理由。“陛下,杨坚是您的岳父,是站在您这一边的,自然不会害怕天杖。他心里应该是在想着,怎么样帮陛下把国家治理好。”
宇文赟觉得有些道理,仔细一想又觉得有些不对劲。“朕之前在朝堂上当众推他,又立了好几个皇后,故意给他难堪。他怎么还是面无表情?”
“可能他觉得这些都算不了什么大事,也没把这些小事放在心上吧。陛下,你想想看,四后并立,杨皇后依然居首,杨坚是个识大体之人,哪会在意这些小节。况且杨皇后对此事,不也欣然接受吗?”
“说的也是,本以为杨丽华会大吵大闹,朕还真是小看了她的贤惠。可是,朕当了大半年皇帝了,总有些老东西说三道四的,为什么杨坚就不吭声呢?”
“陛下忘了,杨坚之前开口劝过几次,您有些不高兴,所以他也就没再多说了。杨坚向来寡言少语,不喜欢多管闲事。他心知陛下不愿意让他插手,所以他也很识相的闭口不言。陛下的四辅官,不是都这样吗?”
宇文赟仔细回想了一下,好像是那么回事,内心不免有些得意。
“还是朕选的人聪明,难怪这几个月耳根子清净多了。有这几个人做榜样,底下那些蠢货,也该知道什么事情该干,什么事情不该干吧?”
“陛下说的对,那些人做好手上的事情就可以了,何必吃饱了没事来管陛下的闲事?”
君臣二人得意了一阵,宇文赟眼珠子一转,又想到一些主意,神神秘秘的看向郑译。
“郑译,我那位好岳父此前立了不少军功,也是在刀林箭雨中闯荡过的人。你说要是我找个机会吓吓他怎么样?”
“陛下是想?”
“就是想试探他对朕有没有异心,顺便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天生就是这样不苟言笑,面无表情。”
“陛下是听到什么风声了吗?为何突然怀疑杨坚有不臣之心?”
“朕只是觉得他深不可测的样子,有些让人不爽,所以想找点事刺激刺激他。” 天命之子之黄雀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