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洞见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实现梦想,你需要避开这三个坑
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天生的梦想家,更多的人是在追求梦想的路上磕磕绊绊,甚至痛苦挣扎。这时候,不妨看看,你是不是掉入了梦想的陷阱?
第一类陷阱,我称之为“梦大无力”。典型表现是: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梦想,说起来都让人兴奋,但是又觉得有点遥远,可能实现起来不是三五年可以达到的。虽然有感觉,但是又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好不容易找到自己以为的路径,走过去,却被拒绝;挣脱各种纠结,总算开始了,但是一次次得到的却总是负面的反馈和评价,结果也总不尽如人意;给自己设定了一些榜样,没看到他们的时候,感觉迷茫,真的近距离看到了,感觉更加迷茫,比自己聪明的人比自己还努力,自己还有什么机会呢?
这些都是梦想太大,无力实现的典型表现。
有个姑娘,海外留学背景,在好几个国际组织里实习过,她的目标是创办一个提升人们创新能力的组织。可是回到国内,一方面看不到类似组织,没有可以借鉴的榜样,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的管理、沟通能力都还欠缺,对自己没有信心。所有这些都让她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于是,在移民、创业、国际组织之间焦灼而迷茫地奔跑着。
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有一位IT工程师,工作了三年,开始带团队、做项目。在工作中,忽然发现了与人沟通、帮助支持他人的乐趣,于是就来学习生涯规划,希望成为生涯咨询师。他几乎学习了所有的培训课程,给自己的目标是三年内成为一名可以全职的生涯咨询师。可是,两年过去了,他的咨询技术似乎并没有什么起色,有时候咨询还很虐心,完全找不到成就感。明明是喜欢的工作,怎么能做出这样的效果呢?
“梦大无力”的情况,不仅出现在年轻人身上。有位四十岁的女士,在做了十多年的个体经营之后,转而带团队做销售。一直以来,她对自己未来最好的设想就是能进入精英阶层。她并不缺钱,缺的是那种通过自己努力可以更加优秀,并融入优秀团队的成就感。然而,在经历了最开始的凯歌高奏之后,后续的推进并不顺利,团队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让她遭遇到了瓶颈,而又不知如何处理。
这里的“梦大无力”,指的是相对于一个人当下的状态和能力来说,梦想过大,无力支持。或许在行动中总是失败,或许找不到让自己信服的现实路径,或许连信心都没有。很多人直接遇到的现实问题是:没有资格去做与梦想相关的事情;可以做事,但是无法赚钱,不能生存;看不到实现梦想的机会。
这些拥有梦想的人,像是进入了一条黑暗的隧道,没有一丝光亮,向前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走进光明,后退,就意味着放弃梦想。现实状况与梦想之间似乎没有一点关系,甚至是,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就像是我们对梦想的期待是环绕云雾间,一览众山小,而现实是,小道泥泞,杂草丛生。没人会告诉你,这就是通往梦想的现实小路。
这时候,需要认识到,梦想本身充满了不确定性,从来没有一个可以照做的清单,一项项打钩就能实现梦想了。戒除焦躁,不要着急。把梦想切分到不同的阶段,最近的目标和自己当下的能力进行匹配,与此同时,升级自己的能力,让更大的格局和视野承载更大的梦想。
有人因为梦想过大,无力实现而焦虑,还有人却不敢正视自己的梦想,总在和别人的比较中被碾压。无意中,就陷入了第二类陷阱:“梦想绑架”。
有一次做培训,课间,一个男生过来问我:“赵老师,你说什么是梦想?”问这问题的时候,还有些不好意思。我好奇地反问他:“你想问什么呢?”他一下就放松了:“赵老师,我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梦想,我就想攒点钱,开一家民宿。”我告诉他,梦想无所谓大小,是你自己的就好。梦想所承载的是你现在对自我的认识和期待,还有你希望获得的价值。
我们对自己的梦想无感,感到不好意思,甚至有点鄙夷,这主要来自和别人的比较。本来历经几个月读完一本书,因为忽然读懂了书中深意而喜不自胜,但是打开微信,却看到别人每天一本书,顷刻间,成就感被碾压了,忽然就失落了。反倒会回来质疑自己:我刚才做的那件事,真的算是梦想吗?
对梦想产生困惑的时候,是一个机会,一个提醒自己的机会——提醒你重新审视自己,升级梦想的机会。
在一些人看来,这个社会浮躁得可怕。有人一夜暴富,有人一夜网红,有人一朝成名,而且这些也都是最抓眼球的标题:一个月靠写作赚了十万,一晚上直播进了十万大洋,一年读了三百本书……芸芸众生对此趋之若鹜,我总有好奇:难道他们不害怕吗?不害怕这些都是圈套?
重新审视自己,看看自己被外界所拨动到躁狂的心弦与什么相关。别人所推崇的那个目标是不是自己的梦想?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要形成定见。如果一个想法是摇摆的,那说明还没定下来,用行动把左右摇摆的两个想法都践行一遍,定见自然就出现了。
比如,被朋友的环球旅行梦想打动了。与其犹豫自己是否也喜欢这样到处游走的方式,不如趁着年假背包出去好了,一年走几次,看看是越走越开心呢,还是越走越怀念稳定在一地,安静地过日子。或者,开始喜欢到处走,慢慢地,就喜欢稳定了。体验带来的你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就是你的定见。这个,听谁讲都没用。
有人问,如果每件事都这么做,是不是成本高到不可能?不会的,你不可能那么傻,每个人都不可能那么傻。每次践行带来的不是像实验室里的结果,只一次有效。践行带来的,是一个人认知的全面提升。只是,要珍惜这样直接践行得到的认知,要对这样的认知有信心,既然是体验而得,就要比一百个人说一百遍有价值。经过践行和检验的梦想,才不会被别人绑架。
对梦想产生怀疑,不敢承认的时候,心里还是有梦想的。有些人看到别人追求梦想,那个着急啊,问问自己,却问不出什么来,又不愿自我欺骗,于是坦陈:我没有梦想怎么办?其实他是想问:我该如何找到梦想?
这是第三类陷阱:“梦想不能”。
这样的情况,也不是一天形成的。就像是一株植物没有长好,从小就被捂着长,从来没有在梦想这根枝上发过芽,就是发芽,也被掐掉。长大了,成人了,工作了,终于独立了,忽然有一天发现,怎么没有梦想呢?甚至有人连这个问题都问不出来。
这样的人并不少,有些生命之树生命力旺盛,硬是钻出来发芽,但更多人真的是没有品尝过实现自己梦想的滋味。有一句励志的话,有梦想,永远不晚。但是,没有梦想的人呢?我们要继续励志:探索梦想,永远不晚。
接下来就是方法了——探索梦想的四种途径:
1.从可能的兴趣中找。
2.从书籍、影视作品和各种信息资料中找。
3.从榜样人物中找。
4.从过去的经历中找。
这些还都只是途径,具体的方法,就是像保护濒危动物一样,发现一个,保护一个。然后不管对错,践行一个,通过结果反馈,再对梦想进行调整。
在对梦想的探索和践行中,会出现一个质的变化,就是树立一个人对于梦想的信心。这种信心是:相信一个人是可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想法,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的。这样的信心和自信有关,但是并不能画上等号,自信和能力相关,一个人能力越强,就会越有成就,也就会越有自信。而梦想的信心是对一种规律的相信,这样的相信会产生一种对于梦想的笃定。在对梦想产生信心之前,梦想或许就是别人的奇迹,或者胡言乱语。
我一个同事的父亲,五十岁内退,离开了让自己郁闷几十年的财务职业生涯,从零开始做起了书画的小学生,十几年的时间,读了四所大学,全职潜心学习书画,从山西读到北京,后来又读到杭州。在六十七岁,开出了自己的个人书画展,展览了五六十幅作品。他的书画梦想就是在退休之后才找到的。
人不是工具,如果只是经历了养家糊口、买房置业,在人生历程中没有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并赋予其中意义的话,那就是被物化了的工具。树立梦想最好的时候,是在小时候,那时候最有想象力,也最无可畏惧。可惜,很多人的梦想和想象力会被扼杀,被社会化为比较、竞争的工具,更重要的,由此失去了对于梦想的信心。
当成人之后,如果还对梦想有期待的话,如果不甘愿一生如此度过的话,那就随时开始。当然,这是在补课。只有接纳了这一点,才有可能看到梦想。如果梦想不能,就锻炼出这种能力。
或许有天生的梦想家,或许有一直成功的梦想家,但我相信,更多的梦想家是经历了一个个梦想陷阱,却依然对梦想充满信心的人。即便从未成功过,也依然有信心。
思考 梦想梳理十问
写出自己的梦想,问自己十个问题:
1.我有梦想吗?
2.我的梦想是什么?
3.这是我想要的吗?确认吗?
4.这是我能在一年内实现的吗?
5.我能看到梦想实现时的样子吗?那是怎样的?
6.这个梦想是非做不可,必须完成的吗?
7.这个梦想寄托了我的什么期待?
8.如果梦想实现了,我会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9.如果10分是满分,我有多大程度想要实现这个梦想?
10.我还要做调整吗? 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