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我叫林沐白,你是?
诚然,充军是有出人头地的可能,但是现在这些百姓要的仅仅只是一条活路而已,并非是出人头地。
百姓们虽然不知道什么大道理,但往往就是因为这样,他们着重的点比高位者更加的朴实。
他们不知道自己去充军有没有出人头地的可能,但是他们知道,一场战役要死很多人。
在生死之上,有侥幸心理的人只不过是个例而已。
原本林沐白只觉得愤怒,但是在他自说自话的说出吟出了几句类似于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诗,似乎这样就能够证明他的铁骨铮铮似的。
但是旁人心里都清楚,这是只是一句话而已,没有任何意义的话而已,
要是真的事到临头了,这位所谓的江宁第一才子,可能是跑的最快的哪一个。
谁知道,跟在他身边的美人闻言还真的露出了似乎是崇拜的脸色。
林沐白的神色当中控制不住的露出了些许嘲讽。
连同刚才在李九指哪里的不愉快一同涌上眉头。
“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样的场景,他今天也算是见到了。
林沐白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喃喃自语全部都被身后不远处的一人给听了去。
“这位公子不知如何称呼?”
身后突然传来的声音吓了林沐白一跳,回过头意识到他是在跟自己说话。、
“我叫林沐白,你是……”
跟在男子身边的随行侍卫立马道:“这是新上任的江宁知府,王有来王大人。”
居高临下的态度让林沐白狠狠的皱了皱眉。
王有来发现这一点,瞪了身边的人一眼,“在下却是王有来,林小哥唤在下元德便是,下人不懂事,还请林小哥不要见怪。”
看了一眼王有来,见他似乎确实是没有什么目中无人,林沐白这才开口。
“王大人不必如此客气,若是王大人无事,杨某便先离去了。”
能够跟知府交好是好,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要保全自身,林沐白虽然不知道这知府是什么来历,但是看他的做派就知道不会是寒门学子。
这样的人挺麻烦的,现在林沐白还没有完全在江宁站稳脚跟,不想招惹这些麻烦事。
就算是要扩充势力,那也要站稳脚跟再说,总不能一口气吃成一个大胖子吧?
要是王有来真的因为这件事生气了,那就算是以后有机会,林沐白也不会跟他深交。
“林小哥且慢。”
看着林沐白二话不说就要走人的样子,王有来心里不由得有些好笑,什么时候他变得这样不招人待见了?
从前遇见的那些人,就算不是阿谀奉承的讨好,但是至少也是和颜悦色,像是林沐白这样唯恐避之不及的样子,却是第一次遇见。
用眼神询问他还有什么是,林沐白的设色很是淡漠,似乎一秒钟都不想在这里多待的样子。
清咳了两声,王有来道:“方才元德听见林小哥随口吟出一首诗便是当世妙音,不知林小哥对江宁如今的情势有什么看法。”
这下林沐白算是知道王有来是个什么意思了,同时也知道,看王有来这一批不容拒绝的样子,要是她说不出个子丑寅卯的话,后果不是他想看到的。
“在这里说?”
林沐白看了一眼四周的人来人往,故意挑眉如此问道。
似乎这才注意到自己忽略的事情似的,王有来对林沐白歉意的笑笑,“是元德疏忽了,林小哥,请。”
林沐白对王有来身后的侍卫翻了个白眼,让他看不起他。
注意到他这幼稚的动作,王有来不由得暗笑。
对林沐白的好奇心更加重了,“林小哥年岁几何?”从表面上看起来林沐白的年岁不算小了,但是却能做出这样的动作来看,年岁应该不算大吧?
王有来猜测林沐白还没有满二十岁。
“我今年二十有二。”
“没想到林小哥已经及冠了。”看起来还真是一点都不像,“不知林小哥可否成亲?”
这跟他们要聊的事情有关系吗?林沐白用眼神询问道。
看八婆似的眼神让王有来一阵不适应,“咳咳,在下只是有点好奇罢了。”
刚刚才认识的人,就已经上升到打听家庭成员上面了吗?这是不是太交浅言深了一些?
也还是说,他们这些人的交流方式就是这样?
林沐白有点想不通,不过好在王有来问了一句,没有得到结果就没有问下去了,估计也是因为林沐白的反应所以有点尴尬了。
“林小哥对现在的江宁有什么见解?”
“还能有什么见解?百姓流离失所,城郊频频有难民闹事,只能官府开仓放粮,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就这样开仓放粮的话,来源未免太容易了一点,让难民们吃了东西闲着,这不也是给那些必有用心的人机会么?”
对于江宁现在的局势,林沐白的话可谓是一针见血。
之所以王有来上任这么久还没有决定开仓放粮,现在粮食短缺是一回事,但是更重要的是因为担心难民吃了东西没事做在周边烧杀抢掠。
难民之所以称之为难民,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流离失所,更是因为他们离开了家乡丢失了土地户凭,也就相当现代的户籍。
没有户籍的人,就算是官府想要管理,管起来也不是那样容易的。
这下王有来对林沐白的话更加的期待了起来,能够一针见血的说出这么多,这也就说明了林沐白并非是什么都不懂的花架子。
“那么林小哥以为,应该如何?”
别的什么他心里都一清二楚的,需要的就是一个解决的办法,现在他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了。
要是不开仓放粮的话,难民们终有一天会因为饥饿而反抗,但是要是开仓放粮吧,这些难民又可能因为受到了有心人士的煽动而反抗。
不管他怎么做都有危险,现在需要的就是一个两全之法。
“办法很简单,以工代赈。” 大商闲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