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常见病中医小方手册

十一、夜 啼

常见病中医小方手册 马汴梁 3894 2021-04-06 15:5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常见病中医小方手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小儿白天安静,入夜啼哭,或每夜定时哭者称为夜啼,古称身郾啼。本病应与其他疾病如各种皮肤病、佝偻病、疝气、蛲虫病等引起的身体不适或瘙痒等出现的夜啼作鉴别;也应与护理不当引起的夜啼予以鉴别。

  引起本病的原因,多因小儿脾常不足,喜温恶寒,腹中受寒,夜又属阴,寒邪凝滞,气机不通,或心火亢盛,积热上冲,邪热乘心,故见灯火愈啼;或因阴血亏虚,水不涵木,血不养肝,虚火内扰,热扰心神,虚烦不眠;或惊骇客邪,使心神不宁,神志不安,故夜啼作矣。

  方 1

  【原料】

  丁香、肉桂、吴茱萸各等量。

  【用法】

  上药共为细末,取适量药末置普通膏药上贴于脐部,每晚1次,次晨去掉。

  【功效】

  健脾安神。适用于小儿脾肾虚寒型夜啼,症见睡喜伏卧,屈腰而啼,下半夜尤甚,啼声低微,出气不温,面色青白,四肢欠温,食少便溏,唇舌淡白,指纹青白,腹中若得温熨抚摩,常可使夜啼稍缓。

  方 2

  【原料】

  丁香3粒,钩藤3克,蝉蜕2克。

  【用法】

  3味药共研末,水调为糊,敷脐,常法固定。

  【功效】

  健脾安神。适用于小儿夜啼,惊惕不安。

  方 3

  【原料】

  朱砂、僵蚕、钩藤各9克,灯心草4克,牵牛子3克。

  【用法】

  诸药混合研末,加米汤与药末调和如膏。取药膏适量敷于患儿脐心和掌心(劳宫穴)上,每日下午2~3时敷膏药1次,至睡前再敷1次,连敷3~5日,疗效显著。

  【功效】

  清心安神。适用于小儿心经积热型夜啼,症见睡喜仰卧,见灯火和上半夜啼哭尤甚,啼时有汗,啼声响亮,烦躁不安,口气热,面赤唇红,舌质红,舌尖尤红,舌苔黄,尿短黄或大便秘结,指纹青紫。

  方 4

  【原料】

  朱砂、琥珀各等份。

  【用法】

  共研极细末,装瓶备用。于每晚临睡前用干净毛笔或鸡羽毛(棉签亦可),以温开水浸湿蘸药末少许,涂于肚脐上(为免污染衣物可包扎),每晚1次,可连用3次。

  【功效】

  清心安神。适用于惊骇客忤型小儿夜啼,症见睡中时作惊惕而夜啼,哭声尖锐,时高时低,时急时缓,紧偎母怀,常可见明亮灯光而啼缓,面色乍青乍白,脉来弦急而数,或散乱不止。若配合涂劳宫(双)、膻中(两乳之间)则效果更佳。

  方 5

  【原料】

  牛蒡子50克,珍珠粉2克,朱砂3克。

  【用法】

  上药共为细末,每次用1克填脐,常法固定,每晚1次。

  【功效】

  清心安神。适用于小儿夜啼惊惕。

  方 6

  【原料】

  朱砂0.5克,五倍子1.5克,陈细茶适量。

  【用法】

  先将2味药研末,陈细茶嚼烂,混合后加水少许捏成小饼敷于肚脐中,外覆纱布,胶布固定,每晚换药1次。

  【功效】

  清心安神。适用于小儿夜啼。

  方 7

  【原料】

  灯心草、香油各适量。

  【用法】

  将灯心草蘸油点火烧成灰,再将灰搽于小儿两眉毛上,每晚睡前搽1次。

  【功效】

  清心安神。适用于小儿夜啼。

  【说明】

  用此法一般连搽1~2次见效,3~5次即愈。

  方 8

  【原料】

  远志、合欢皮各5克。

  【用法】

  将2味药捣烂,敷脐,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1换,连用3~5日。

  【功效】

  养血安神。适用于小儿夜啼。

  方 9

  【原料】

  牵牛子50克,米汤适量。

  【用法】

  将牵牛子研为细末,以米汤与药末拌之成糊,贮存备用。用时取药糊适量涂满患儿脐部,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之,每晚于睡前1小时涂药,连续涂药至痊愈为止。

  【功效】

  消积安神。主治小儿食积型夜啼,症见小儿入夜啼哭不休,或夜间定时啼哭,腹胀,吮乳,大便带不消化之物,舌质淡红,苔白腻。 常见病中医小方手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