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李承乾之逆光彩虹

第100章 袖笼探出摇手指

大唐李承乾之逆光彩虹 康三 8366 2021-04-06 15:4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李承乾之逆光彩虹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李泰的失望溢于言表。

  躬身站在丽正殿偏殿,面向上首坐着的父皇母后,眼角的视线一直没离开侧首大哥李承乾案子上摆放的皮鞭戒尺。

  透过杂色玻璃投进屋五颜六色的光,都化成一种颜色----灰。

  整个世界给于李泰的感触,一片无限广袤的灰,找不到一处鲜亮的立足点。

  小胖子沮丧的想着;自己今天还没闹出事,父皇母后就赶来给大哥撑腰做主,一条父皇御赐鞭子不够,母后就再赐条戒尺;以后谁敢闹事,父皇会不会把佩剑也赐给大哥用来对付兄弟们!?

  显而易见,在父皇母后那里,皇子是被分开看待。大哥一人算是一类,已经是高高矗立;剩下的皇子都只能低头伏小乖乖做人。

  想到过完年,即将开始的农庄生活;李恪悲壮且无奈。

  一边的李恪,小心的用手扯着李泰的袖子;

  平时的机灵劲去哪了!?父皇问话的当口,跑什么神,发什么愣!

  今天李恪没有跟着李泰瞎起哄,也没想到大家伙在丽正殿正殿吃喝,太子哥哥告退后在偏殿陪着的客人是父皇母后。

  李恪可不想装兄亲弟恭,陪着李泰一起受罚,鞭子抽和戒尺打,哪一样都不会舒服!

  “青雀!”长孙很满意次子李泰看到紫檀木戒尺精神涣散面露恐惧的样子。

  肘腕被李恪重重掐了一下,李泰算是回了神,“青雀在!”

  “你父皇有话问你俩,都坐下说话!”长孙笑了笑,缓和了紧张压抑的气氛。

  看着落了坐,依旧神色木然的儿子,李世民嗤笑道;“好一对李家麒麟儿,没本事搞风搞雨,制造事端;跑朕这来装乖孩子倒是熟手熟脚!要不是朕亲自跑来亲眼看过,恐怕就不知道刚刚两位王爷,一个个意气风发巧舌如簧。”

  诛心的话不在声高,也不在人多;重在出自谁的口中!出自出口成宪的父皇之口,仿佛调笑的话,浑似风刀霜剑,扑面而来。

  李恪脸色巨变。

  李泰咬了咬下嘴唇,腮帮子肉哆嗦着;“儿臣有错,请父皇责罚!错在儿臣,恳请父皇不要牵连三皇兄。”

  就算低头俯首颤巍巍认错,话语里那份带着几分幼稚的刚毅,却依然透着少年人的倔强。

  “儿臣有错,不该任由四弟任性胡闹,请父皇责罚!”李恪踏出一步和李泰肩并着肩,低伏着头,一字一顿的说着。

  李世民偏头笑看着长孙,啧啧称奇道;“有点意思,今日这趟不白走,总算看到了孩儿们的真性情。

  在咱们眼前一律低眉顺眼还真就看不出来什么区别。”

  长孙放低嗓音,轻声道:“就别调笑孩儿们了!关乎孩儿们一生的大事,您就不能认真和孩子们说会话!”

  身居高位气势威严的李世民和儿子们聊天,聊出了两个如履薄冰匍匐在地的儿子,再被皇后责怪话语轻挑,浮出个委屈的表情,突然想到还有长子在旁,扭头瞪了眼忍笑仁德辛苦的李承乾。

  “敢笑!

  他们有错,头一个受罚的就是你!”

  强装的怒气,屋里人都听得出来,显然李世民心情大好。

  轻咳了一声,李世民学着李承乾讲话的习惯,轻轻用手指关节敲着案子。

  “皇家不能断了统帅三军的统帅,需要早早培养又潜质的皇子。

  高明和朕说,你两都有统领大军的潜质,把你俩一起推荐给朕

  今天,朕就当面问问你们,有没有担起披坚执锐守护李唐的志愿。”

  李泰呆若木鸡,大哥真的失心疯了?竟想着把大唐统兵权交给自己!

  李恪比李泰还晕头,脑子快失去思考能力,嗡嗡响着,胸口塞进块大石,呼吸困难,耳朵里听见心跳声,砰!砰!如同在敲响巨鼓。

  殿内一时陷入了静默。

  上首坐的李世民和侧首坐的李承乾,两父子相视无言。

  李承乾忍不住父皇眼里嘲讽目光的挑械,不耐烦的抓起戒尺,两步就到了李恪李泰身后。

  高举起戒尺,啪!啪!

  不轻不重的每人背上抽了一下;“给我甩脸子也就算了,父皇问话呢!一个个胆大了,装聋作哑。”

  被陡然抽了一记,李泰和李恪都清醒过来,耳边响起大哥熟悉的刻薄话语,舒缓了紧张的情绪。

  哥俩眼睛互相交换个眼神,齐齐起身,恭谨的给上首坐着的父皇母后施礼,齐声答道;“儿臣甘愿倾尽一生守护大唐江山。”

  啪!啪!

  每人背上又各自挨了一记。

  “欠揍,不打不灵醒。”

  挨了一记戒尺抽打,听着响声大,实际不疼;

  李泰带头叫起了痛,减肥后圆脸上显露出的一双大眼,盯着父皇母后,溢满了哀怨。

  手还偷偷拉着兀自挺着腰板,一声不坑的李恪,暗暗埋怨,不会配合着自己喊痛装可怜。

  “别嚎了!都回府准备准备,明日你们母后母妃会陪你们正式拜师李靖将军和秦琼将军。”对给点好脸色就一脑子鬼点子的四子李泰,李世民又爱又气,挥挥手就要撵人。

  啪!

  这次,李承乾明显用了力,李泰跳着脚逃了出去。

  等长孙冲从正殿过来的时间,李承乾让内侍在李世民案子前铺好了大唐疆域图。

  被自己留下的三人,李恪李泰需要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一家人坐一起说明白,以后他们必须担负起保家护国的责任,不单不能被动的跟着两位大将军学习军事技能,而是要积极主动学习军事,尽快成为一个合格的统帅。

  嫡长公主驸马长孙冲和李家关系最近,除了驸马的身份,还是长孙皇后的内侄。

  接下来的事,假借内府之手,自然也少不了要个身份尊贵的可靠人出面。

  皇子年纪都还小,不足以独当一面,和母后父皇商量的结果,选出的合适人选就是长孙冲。

  “冲儿!”长孙皇后拉着侄子,坐到了自己偏旁的坐席上。

  过了年,已经十八岁的长孙冲,比起父亲长孙无忌,高出半个头,白净面皮五官端正;举止也是年轻人里少见的沉稳干练;既是姑母又是岳母的长孙皇后看在眼里,自然忍不住的喜欢。

  长孙冲进殿来一直保持着温和笑容,落了坐,视线投在稳稳坐在上首的李世民脸上,仔细打量着皇帝陛下的表情,暗暗揣摩今日单独召见自己有何用意。

  李世民对李承乾挥挥手,示意李承乾给长孙冲将事情解释清楚。

  李承乾手拎着戒尺,施施然踏上了巨幅地图上,招手叫长孙冲过来;

  “表哥你看,陇右道像不像大唐伸出的一只手指,指着西域。

  一只被吐蕃回纥西突厥夹得死死的纤细手指!……”李承乾用手里的戒尺指点着陇右道边上一个个幅员辽阔的草牧民族。

  “这里,显然就是多家势力交集的点,可以预见,必然会是攻击陇右道首选之地。”手里的戒尺停留在黄河边,陇右道东临突厥,西邻吐蕃,北邻回纥的金州。

  “战争可能在今年发生,也可能会拖后三五年发生。

  不想盲目的接受战争,就要提前做好准备,打赢这场战争的准备。”

  李承乾有意做片刻停顿,留出时间给长孙冲看着地图了解陇右道的局势。

  刚停下,就发现是自己太自以为是,相国家的嫡长子并不是个草包!

  “大军西征,北征最紧缺的是什么!?

  粮食!”李承乾用脚丈量着长长的陇右道,自问自答。

  “为了供应大军,以往的办法,广征民夫,大军一路西行,民夫尾随拖出条逶迤的人车混杂的供应队伍。

  敌人呢!?

  有机会占优势,就和我们打一仗;打不过了,就一路向北向西逃窜。

  要追下去,你看看,这一路要多少民壮才支撑的起大军所需给养!……..

  这样打,战争打赢了,对于大唐也是一种失败。

  粮草,人力损失巨大,而草原荒漠换个游牧民族,又开始威胁陇右道的安全,新的战争危机也开始随之来临。

  所以,我们不能照着以往的方式战斗。”

  已经听过一遍李承乾讲述,眼睛盯着李承乾脚下的地图,李世民依然听得津津有味。

  “问题出在哪了?

  出在后勤供应上,胡人牧水草而居,不存在后勤供应,赶起牛羊,就是带着全部家当上路。

  我们的府兵就要一比十,甚至一比二十配备民夫,长安的一担米运到前线,就只剩下一斗,绝大多数都消耗在路上。

  受后勤供应拖累,军队出击的距离远远小于敌人,对付一两万蛮荒人都要出动五万十万精锐战兵,拉网收鱼似的把荒原草地扫一遍。”

  呼!的长出口气,李承乾停下了陈述。

  “大军远征靡费巨大,也是没办法的事!”长孙冲接了句话,也是一脸沉重,唏嘘不已。

  “冲儿,叫你来就是解决这个难题。”长孙皇后含笑轻声说道。

  “抬上来!”李承乾冲殿门口叫道。

  四个早就等在殿外的内侍,抬着一口三尺阔的小瓮放在李承乾脚边,行礼后躬身退下。

  敞口的瓮,一层白色粉末平平铺满了翁口。

  李承乾示意长孙冲近前仔细看,走到瓮边,长孙冲用手抓了把白色粉末,在鼻端闻了闻,皱着眉往嘴里抛了一撮;“盐,上好的食盐!”

  早就坐不住了的李世民,站在了瓮边,乐呵呵鼓励着长孙冲;“扒开,扒开看看,藏了什么宝贝!”

  长孙冲轻轻扒开上面掩盖的食盐,脱了水泛着青色光泽的羊腿,整鸡,猪蹄,,,,,,一一显露出来。

  “八月二十日埋进去的,四个零十天,足足一百三十天的时间,没一个腐烂变质。

  唐人不会放牧,可是只要有了充足的食盐,遇到敌人,缴获到了牛羊甚至马匹,都可以裹在食盐里面储存起来。

  出征的大军一路只要一直有收获,就能自给自足,大唐对草牧民族战争的成本自然大大缩减。”

  长孙冲拍着手,看着细白盐粒落回瓮里,大为不解的问道;“殿下可知大唐缺盐,陇右道更是缺盐!便是如殿下所说,单单三万人的大军出征,所需食盐换算成铜钱就是一笔巨资。”

  李世民和李承乾听了长孙冲的疑问,相视而笑。

  “这瓮里的盐就产自陇右道,陇右道不但不缺盐,还盛产好盐!”李世民把长孙冲的肩膀拍的,啪啪!响;李承乾呲着嘴为长孙冲感到痛。

  剩下的话不用李承乾多嘴,满怀兴奋的李世民拉着长孙冲;

  “高明庄里的大工匠有秘法,能将陇右道山里岩盐里的精盐提炼出来。

  事关国战,秘法不能外传;一年内必须提炼足够五万大军所需,最少五十万斤精盐。

  朕和你姑母决定,让你去一趟陇右道,事关绝密,还是要靠自家人去盯着。”

  帝王的信任从来就是最好的鼓动;头回被皇帝姑父,拉着手,诚恳的托付绝密大事,长孙冲再也维持不住少年老成的形象,激动地大声答应着;“臣定不负圣人所托!”

  过于激动的年轻人,连具体要自己干什么,怎么做都没问,就慌忙表着忠心。

  “回去准备一下,这两日就出发,人手你姑母会给你准备好!”李世民亲昵的拍着内侄的后背。

  长孙冲总算还留了一丝清醒,提到马上出远门,眨着眼,眼角余光看着姑母;“可以和家父说明去向吗!?”

  “可以告诉辅机,也仅仅能和辅机一人说明,切记!切记!”

  “臣谨记圣人嘱咐!绝不外传。”

  李承乾拉着长孙冲:“父皇母后,儿臣送送表哥!”

  “去吧!”李世民手拿着硬邦邦的羊腿在瓮沿上轻磕着,随意的挥着手。

  走出了偏殿,李承乾带着长孙冲拐到背风的殿角墙边;“独孤大郎为了何事不走!”

  李泰李恪和长孙冲都是自己让内侍传话留的人,这会还一个人在正殿内等着的独孤谋,可不是自己计划里留的客人。

  李承乾问的急,长孙冲今天能得了个,和皇帝姑父贴心的差使,明显有着李承乾在推波助澜,回答起问话,自然也是痛痛快快。

  “烈酒,剩下三家坊市店铺。”

  简洁的却不简单。

  李承乾皱了皱眉神色不善;“有四家,就不可能再增加。” 大唐李承乾之逆光彩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