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长生小农民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那老大你觉得他能够到第几层呢?”郝仁忍不住抬头追问。
“在没有喝这些名酒之前,我觉得山熊他一层都闯不过去。”段毅懒洋洋的说道。
啥……?
他们三人本来就是一体,郝仁自然是希望听到山熊能够闯过的句子。可他没有想到,眼前的这个老大竟然告诉他,一层都闯不过去。
这登仙阁本来就是由晁昊手下的弟子把守着,每一个弟子得到晁昊的传授本来就不一样,据说每上一层,就会多一个境界,越是往上,这境界便会越高。
“这……该不会吧?”郝仁有些不解,更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
“不信的话,咱们等着瞧好了。”段毅开口,语气坚定的很。
而这个时候的山熊,他自然是没有听见段毅和郝仁之间的对话,他只管大踏步向前走,他只知道,在困难面前,他也只能坚定的对自己说,当时的梦想,我还记得,不管这个世界上的人怎么说我,我只想按照段毅给他的信念做事,绝不后悔,不管是现在和将来都一样,即使闯这登仙阁可能会让他丢了性命。
很快,段毅便将自己的视线转移到桌子上那八杯名酒,缓缓开口:“这些酒虽然是名酒,可却不能称得上是最最上品的酒,如果能够……”
“如果能够喝上一杯月影花移的话,想来此行就没有了遗憾?”还没有等段毅说完,长胡子老伯却是再次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并且将段毅这还没有说完的话语都给补上。
月影花移?
郝仁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不过当他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他却是能够感受到这个酒名带给他的风流气息。
“既然你想要喝这月影花移,那我这就去给你酿,客观稍等。”长胡子老伯用手轻轻抚摸着他那花白的胡须,笑着开口说道。
他的声音刚落下,他又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高手,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现在才要去酿酒,会不会太晚了一点。”这个时候的郝仁,对这个消失的长胡子老伯瞬间生出了无数的敬意,在他消失的瞬间,他看向段毅说道。
倒是一旁的段毅,对于这长胡子老伯的突然出现,似乎没有太多的惊讶。
“你懂什么?有些酒是要越陈越好喝,可是像月影花移这样的好酒,却是越鲜越好。月,说的是月圆之刻,花说的是昙花。“昙花一现,只为韦陀”的典故:相传昙花原是天上一个小花仙,后来凡心私动,喜欢上一个叫作韦陀的小神,玉帝得知后大怒,把昙花变做一朵小花,让她在每天里只有一个时辰的开花期。昙花非常痴情,她算好韦陀每天晚饭后下山挑水的时间,并选此时盛开,只希望能借此见心上人一面。于是,就有了“昙花一现,只为韦陀”的传说,也因此昙花也叫做韦陀花。所以,这月影花移的酿成之刻,便是它的最美之时。”
听着段毅口中的典故,郝仁仔细揣摩了许久,这才终于搞明白。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如此神奇的东西,真是大开眼界。
郝仁看了看山熊远去的背影,他的心也越来越紧张起来。他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心跳,这就好像是去闯阁楼的不是山熊而是自己。
好酒不少,懂酒的人少。名酒是好酒,民间好酒更是好酒!
郝仁不懂酒,他自然不知道这月影花移的好酒。而且,郝仁也发现,这间客栈根本就不是普通的客栈,出现在这里的人更不是普通人。他们身为高手,还对自己这般有礼貌,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没有本事的人他们一般都相对高调,相反的,那些真正的高手,却是一个个深藏不露。
很快,段毅那熟悉的声音再次从他的耳边传来。
“这酒,在古代便有着不同的称呼:欢伯、秬鬯、白堕、冻醪、壶觞、壶中物、酌、酤、醑、醍醐、黄封、清酌、昔酒、缥酒、青州从事、平原督邮、曲生、曲秀才、曲道士、曲居士、曲蘖、春、茅柴、香蚁、浮蚁、绿蚁、碧蚁、天禄、椒浆、忘忧物、扫愁帚、钓诗钩、狂药、酒兵、般若汤、清圣、浊贤、杯中物、金波、……等等。”
“华夏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先民欢迎。人们在饮酒赞酒的时候,总要给所饮的酒起个饶有风趣的雅号或别名。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者根据酒的味道、颜色、功能、作用、浓淡及酿造方法等等而定。酒的很多绰号在民间流传甚广,所以文在诗词、小说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词。这也是中国酒俗文化的一个特色。”
“欢伯: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就被称之为欢伯。这个别号最早出在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他说,“酒为欢伯,除忧来乐”。其后,许多人便以此为典,作诗撰文。如宋代杨万里在《和仲良春晚即事》诗之四中写道:“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又,金代元好问在《留月轩》诗中写道,“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
……
“杯中物: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陶潜在《责子》诗中写道,“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杜甫在《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中写道,“忍断杯中物,眠看座右铭”。”
“金波: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动如波而得名。张养浩在《普天乐•大明湖泛舟》中写道,“杯斟的金浓滟滟”。”
很快,段毅就将所有的称呼都解释了一遍。他说的很是流利,甚至引来了周围不少人的围观。这个年代能够解释的如此清楚的人,除了饱读诗书之外,还要有过人的记忆力。有人为他竖起了大拇指,也有不少人低头小声私语。
不过,段毅并没有理会这些。 长生小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