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创世小农民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沈浪找到回常山县的公车,走了上去,找了个靠窗的座位,闭目养神。
此刻,胡子男做上自己的车,掏出电话:
“老李,我手上有两个玩意儿需要你给看一看,我觉得是个好东西。但又怕眼拙,看错了。...嗯,好的,晚上八点,老地方。”
胡子男嘴上说的很谦虚,其实,他的心里已经对这两个核桃下了判断。这绝对是上品的文玩核桃,而且还是最好的野生麻核桃。这个年头,野生麻核桃数量已经很稀少了。华北省内也就涞水和承德有一些。但多数也都是挂羊头卖狗肉,都是嫁接品种。可以说,纯种的野生麻核桃树,这个华北省也找不出20颗。
俗话说,文人玩核桃,武人转铁球,富人揣葫芦,闲人去遛狗。
玩核桃是排在四位之首的。不光上了年纪的人,就是现在的年轻人也开始附庸风雅的抓(抓是行内术语。意思是买,进。)上两只把玩。
但这里不是涞水,年轻人说是在山上捡的,胡子男心里是不相信的。这里的野生核桃很多,但根本就没有麻核桃品种。
,
“老胡,狮子头,四个二(文玩术语,通俗的讲是指核桃的直径,也就是核桃摆正后两边棱的最宽距离。四个二就是4.2厘米。在文玩核桃中属于中上品种)。你捡到宝了。”
叫做老李的人拿着卡尺量了量,双眼放光。
“嘿嘿,果然是狮子头吧。还是个大奔(术语,三棱核桃)。”胡子男不无骄傲的说道。
老李抬头看了胡子男一眼,满脸的嫉妒和羡慕。但还是恶心了他一把。
“可惜,两个没配上对,要不然,两三万肯定有人收。这个样子也就值八千块了。老实说,多少钱抓(买)的?”
胡子男笑嘻嘻的完全不在意老李说的话。白得的东西,能不开心么,还在乎它的品相干什么。
“别人送的,没花钱。”
老李惊讶的看着胡子男,根本就不相信他说的话。在他的眼里,胡子男没有这么大的面子让别人送这么好的东西。
“我说的是真的,而且这个小伙子是个愣头青,根本就不知道这核桃的价值。”
接着,胡子男把他和沈浪的故事讲给老李听。
老李听了心疼的直跺脚。好好的东西,让个不懂行的愣头青当普通核桃吃了!吃了!!!
沈浪姥姥家的两颗核桃树是稀有的野生麻核桃。而且是绝种的异性麻核桃。
通常野生的异形核桃个头不会很大,一般有双棒连体、鹰嘴、五湖四海、一统江湖、三棱、四棱、五棱、六棱、七棱、八棱核桃,七棱、八棱是非常稀少的。一般价格都不菲,是值得收藏的。25年以上的老树结多棱果的比例要大。
沈浪姥姥家这棵,树龄起码30年以上。
核桃有四大名核之说。一般指:狮子头,官帽,公子帽,鸡心,这四种文玩核桃。沈浪手里的就是四大名核之首的狮子头。
嫁接的麻核桃市场价格从2000元起步,像沈浪这种野生的,起价6000元,品相越好价格越高。
曾经有一个人出价120万,求一组八仙过海。无奈,有价无市。根本就没有人凑齐这八颗。八仙过海指的就是一棱、二棱、三棱、四棱、五棱、六棱、七棱、八棱各一个。大部分人收藏到六棱就断档了。
“老李,别惋惜了,我有那小子的电话。有兴趣的话,我联系他...?”
胡子男用询问的口吻说道。
老李相比胡子男,品德还是高尚的。看着胡子男打算再捞一票的眼神,严肃的对他说:
“老胡,别小看现在的年轻人。他们鬼着呢。现在是什么时代,资讯这么发达,你这样急赤白脸的找人家要核桃,他能不起疑心?我看还是先放两天,你不是说,那个小伙子还有一背包的核桃吗?我也联系一下其他人,让大家把钱都准备好。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一次就好,不会有第二次的。”
胡子男的心思被老李看穿,尴尬的笑了笑,点点头同意老李的话。这年头,每个人都精的跟鬼似的,着急打电话只会让沈浪起疑。
沈浪回到自己家,着急的把宋春雷召集过来。整村长李宝,宋春雷是出了大力的,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也该好好的请他搓一顿。
从小一块长大的兄弟,凑到了一起自然是话题多多,酒没喝多少,已经侃了一个多小时了。
“给,尝尝味道如何?”
喝的正酣,沈浪把背包拿来,一股脑的把30多个核桃倒在桌子上。
宋春雷熟练的砸开一个扔进嘴里。
“嗯,味道很清新,就是还没熟,涩了一点。这什么核桃,怎么跟我家里种出来的那棵不一样?”
“野生的,我刚刚从姥姥家树上摘下来的。味道不错吧?来来来,咱两干光它们。”
宋春雷此刻眼神亮了,拿起一颗四楞的核桃,高兴的说道:
“这颗我要了,四条边,比我家里那些两条边的好看多了。”
“随便挑,家里多的是。喜欢的话我跑一趟给你多拿些回来。”
沈浪笑呵呵的回答。完全不在意四楞核桃是多么的珍贵。
没有半个小时,30几个核桃除了宋春雷手里的一个,全被两个败家子吃光了。
“浪子,村里要重新选村长,你有兴趣吗?”
酒足饭饱,宋春雷把玩着四楞狮子头,小心的问沈浪。
沈浪大手一挥,
“没兴趣。这劳什子的位置谁愿意干谁干。再者,这只是上面给李宝打的掩护,最后这个村长还是他的,没人抢的过。”
“就知道你小子对这些没兴趣。对了,工作的事情怎么样了?”
宋春雷关心的问道。
“辞了,接下来的事情还没有想好,等等看看。”
沈浪如实回答。
“闲不住了就跟我一起收粮食吧。”
宋春雷肯定的说道。
他是个粮食贩子,每年夏秋两季,麦子,花生,大豆,玉米成熟的时候,就开着自己的三把子走村转户的收粮食回来,稍微加工一下就送去下家销售。收入还算可以,但是个辛苦活。
“你是大学生,脑子里点子多,咱俩合伙一起干,肯定能整出点花样来。钱不比你上班挣的少。”
沈浪想了一下,宋春雷说的很有道理。这的确是个致富的门路。
种花家因为政策的原因,种地的全都是散户。每家几亩地,收获的时候全都一窝蜂的贱卖粮食,生怕砸在手里头。
就拿小麦来说。播种和收割的机械全是别人的。散户没有规模,也买不起自己的机械。麦收的时候又是阴雨连绵的天气,一天三变脸。好不容易收回来的粮食没有地方晾晒,只能忍痛贱卖给收购站。
加上现在搞大开发,原有的独门独院都改建成楼房,粮食更是没地方储存。仓库,烘干设备,粗加工设备在农村还是空白。更不用提酒厂,豆油厂,食品厂,化工厂这些巨额投资的企业了。
存储粮食一定是个大有前途的行当。
但,这行对资金要求很高。农民贱卖粮食,图的就是收现金,没有钱是干不了这个的。
宋春雷他们这些开三把子收散户粮食的,只能算是最基本的收储,挣的是力气钱,大头都被粮食消耗企业挣了。
“雷子,这一块我的确有想法,但现在条件还不成熟,得慢慢来。”
宋春雷知道沈浪说的是什么,叹了口气,望了望窗外。
“嗯,是得慢慢来。不过没关系,你有的是头脑,我有的是人和力气,一定能干成!”
“肯定能干成,来,剩这半瓶咱俩全干了。”
“干!” 创世小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