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副部长皱了皱眉,拿出了一封信放在了桌上,冷笑一声,说:“光明磊落,我看未必吧?这封信反映的情况怎么说?”
小董一看沈副部长掏在桌子上的信,这就是二营的副营长高中写给省军区的那封信,这样的信胶东军区也有一封,都是叛逃的二营副营长高中写得,这样的信一共有两封,小董说:“仅靠一面之词,不足于为证,更何况还是一个叛徒所写的信,谁能说他不是胡说八道,包藏祸心呢?”
小董的话音刚落,柴干事首先就跟小董接上了火,柴干事批评小董说:“小董不是我说你,你这种思想是很危险的,你如果是抱着这种思想来工作的,我劝你还是回去罢了,你抱着这种思想工作,不客气地讲,你会一事无成,说不定还会把自己赔进去的,我不是危言耸听。”
小董反唇相讥,小董说:“我们看问题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尤其我们这些做包围工作的,我们要处在一个公正客观的立场上看待处理一切事情和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走弯路,不办冤假错案,真正地做到不冤枉一个好人,又绝不放过一个坏人的目的!”
柴干事听了小董这样说,火气更大了,柴干事对小董瞪起了眼睛,一拍桌子说:“小董,你把话说明了,你是说我办冤假错案是吧,还说我走弯路是吧?”
柴干事的话显然有些偏激,小董刚要反击,沈副部长一抬手就制止了小董的说话,沈副部长很生气,沈副部长说:“同志们,我要申明一点的是,我们是在开工作会,不是辩论会,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我们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怎么会有一个统一的行动呢,这样很不利于我们下一步开展工作,同志们我说得是不是?”
沈副部长说到这里,把脸转上了小董,沈副部长说:“小董,干革命工作,尤其干我们这一行的,不能感情用事,这样不仅能害了别人,更能害了自己,那样的话,冤假错案恐怕会办的更多。小董,你还年轻,有些话我就不计较了,你想想我说的话,是不是对你有利的,我不会害你的?”
小董说:“我是看柴干事——”
沈副部长没有等小董的话再说下去,就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小董的话说:“总的来说,柴干事说得没错。我们做得工作性质不同,就决定了我们的思路与一般工作的思路不同,我们做的就是有错推定,如果没有错,我们工作组下来干什么,没有错也就用不上我们工作组了,我说的是吧?”
小董发现这个沈副部长说话有个特点,每一段话之后,总喜欢强迫别人同意他的观点,但小董就是不置可否,沈副部长继续开导小董说:“你换一个角度,用你的话说,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反观这件事情。就李石头宋琦这件事来看,如果他们的工作做得好。做得到位,二营副营长高中能带着部分战士哗变么,就这件事上来说,你敢说他李石头和宋琦没有责任?”
沈副部长还说:“部属出现这种事情,主官说没有责任,这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的,你看信上说的。”
沈副部长说着拿出了信,指着信上的一段话说:“我们不愿意离开我们共同生活了多年的队伍,更不想离开生死与共的战友,可那个李石头宋琦揪着我们的小辫子就是不放,不把我们置入死地不罢休,我们呆不下去了,所以我们走了,此处不留爷只有留爷处,我们走到今天的这一步,全是被李石头宋琦他们逼得我们无路可走,才出此下策!”
沈副部长继续对小董说:“我想这封信你也一定是看过了,我就念到了这里了,我念这封信的目的就是想告诉大家,李石头宋琦两个人有错误,找到他们犯错的根源,我们是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来了,小董同志你说我说的对么?”
沈副部长点名问了,小董也不好不有所表示,况且沈副部长说的也不错,小董点点头,小董说:“部长说得很对。”
沈副部长说:“就是么,小董的思想终于做通了,下面我们就进行下一个议题,这个议题简单地说,就是我们从哪里入手展开工作的呢,大家都发表发表自已的看法。”
还是柴干事首先发言,柴干事说:“据我所知,枪王李石头绝不是一个等闲人物,我们这次要和他斗智斗勇,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我们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根据我们以往的成功案例,我们主张还是应该从外围开始,从外围开始逐个地清理障碍,最后再一举攻破堡垒,这种方法可以说无往而不胜。”
柴干事的话,首先得到了沈副部长的肯定,沈副部长说:“柴干事说得一点都不错,我们解决问题就要像打仗一样,讲究一个策略,拟定一个计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立于一个不败之地。”
柴干事是沈副部长的得力助手,得力助手的得力,就在于想领导所想,做领导所作的事情,没有这个水平绝称不上是领导的得力助手。柴干事刚才的发言就说出了沈副部长所有的观点,所以就得到了沈副部长的全面肯定。
柴干事的障碍、堡垒、外围,小董有些明白又有些不明白,明白的是他们是准备从低处着手,准备工作做足了,最后才动石头。不明白的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调查二营突发的这一事件么,看来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这时,沈副部长问小董:“小董,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小董摇摇头,小董说:“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沈副部长很高兴,沈副部长说:“好,下面我们就开始举手表决,同意这一计划的举手!”
沈副部长说着,就率先举起了自己的手,柴干事也举起了手,两个人都看小董,小董犹豫着刚想举手,手还没有完全举起来,沈副部长就说:“好,全票通过,事情就这么定了,兵贵神速,我们的工作马上就开始了!”
沈副部长对门外喊:“小黄!”
门口站岗的一个战士立刻喊一声:“到!”
这个战士立刻就跑了进来,站在了沈副部长的面前,沈副部长说:“去,立刻将牟平县大队二营教导员宋琦带来!”
小黄一声:“是!”
小黄是沈副部长的警卫班长,小黄走到门外一招手,立刻就有一个战士跑上来,小黄就带着这个战士向二营驻地跑去。二营集中在一条大街上,战时宿营紧凑,尤其在东泊子村,房子大部被鬼子所毁,战士们几乎就是露天宿营,好在有残垣断壁挡着风,多人挤在一起睡觉,夜晚还不算怎么冷,用战士们的话说:天做帐地做炕,一觉睡到大天亮!
小黄带领那个战士来到二营的时候,二营正准备开饭,宋琦拿着自己的铁盒子和战士一样,正排着队准备领饭。今天中午的饭,是高粱米饭,由于这几天战士们建房造屋活比较苦,今天中午的米饭就比较稠,尤其炒白菜里放了猪油,很香、很诱人,战士们嬉闹着,就等着炊事班长掀锅盖分饭了,小黄问:“谁是宋琦?”
小黄的问话没有人搭理他,一是他没有称谓,战士们不知问谁,再一个是劳累了一上午的战士们,吃饭前的心情就是不一般,相互之间开着玩笑,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小黄的问话见没有人搭理他,小黄拽住一个战士的衣袖,问:“你们营长呢?”
被拽住衣袖的战士将胳膊一甩,甩开了小黄拽他衣服的手,白了一眼说:“找我们营长拽我干什么,讨厌!”
小黄是保卫部的人,很牛气,哪受得住战士的白眼,就火了,问那战士:“你什么态度!”
这个战士也不是个善茬,就说了:“我就这态度,怎么啦!”
这个战士就同小黄吵了起来,这一吵自然就引起了多人的注意,很多战士就围了上去想看个究竟,宋琦也走过去问:“怎么回事,吵什么吵?”
小黄看到宋琦是一个干部,小黄又问:“谁是宋琦?”
宋琦说:“我就是,什么事?”
小黄说:“我们是工作组的,找你了解情况,跟我们走一趟。”
宋琦说:“行,我跟你们走。”
宋琦被带到了区政府,区政府是战士和乡亲们齐心协力刚完工的房子,区政府人员包括毛铁柱他们,都忙得脚不沾地指挥带领乡亲们恢复家园,区政府里只有工作组,还有那一班带来的战士。
宋琦走进区政府大门,走过区政府的院子,刚跨进区政府的房门,坐在桌子后面的柴干事怒不可揭,抬手一拍桌子问:“宋琦,你知罪么?”
宋琦一惊,手里准备领饭的饭盒子,一下跌落到地上…… 世代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