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学之上便是各种生产种植技术的教育,为此,李景裕还特意重金请来了各行各业的精英来传授技术,各类生产种植技术的规范普及也是徐州发展如此迅速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了成规模的工匠,有了标准化的技术推广,便有了流水线产业化的基础。再加上后世新技术的推动,徐州的生产效率和产能便都有了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这当中最明显的便是军工产业,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徐州新建的军工基地便已经有了多达三千余人的冶铸工匠。
这个军工基地的核心技术便是百炼钢法,此法出自北宋伟大的发明家、文学家、怕老婆的典范、害朋友的败类沈括所著的《锻钢法》一文,此文收录于大名鼎鼎的《梦溪笔谈》。
此法说来也简单,就是通过烧炼使铁掺碳,再锻打使掺入的碳分布均匀,锻打一百余次,每锻一次就称一次,锻一次就减轻一点,直到不管锻打多少次,斤两都不再减少,这就是优质的纯钢了。
在这层教育结构之上的便是讲武堂这样比较高端的教育层面了。讲武堂所培养的不单单是军事类人才,还有行政、参谋乃至于学术类的人才。
在这个时代,战争依旧还是主旋律,文官们还等着武将们将天下清扫干净,好让他们去治理。所以培养单一的学术类人才是行不通的,讲武堂必须要做到全方面发展。
虽然眼下讲武堂还只是一个雏形,尚没有形成完整的纲领和宗旨,跟后世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完全没法比,但其特色已经形成,所涉及到的领域也极为广泛。
……
安排好了林仁肇等人,李景裕又要继续埋头于案牍之中。
以前翻看史书的时候,李景裕一直有一个疑问,就是那些位高权重者并无衣食之操劳,具体的事务操作都有属下负责,只要稍微勤奋点,把控全局就行了,为何还会频出懒政的昏君?
只是当他到达了这样一个位置后,才有了深刻的体会,一时的勤奋不算什么,但若想要长久的保持下去,实在是不容易。
李景裕首先翻看的是风雨堂从汴京传回来的情报,此时的汴京依旧是李景裕关注的重点,因为他知道,不久之后,那件决定后汉国运的大事就要发生了,但他并不知道具体日期,所以必须要时刻关注着。
郭威成功平定了李守贞叛乱,大军凯旋,带回了胜利和丰厚的战利品。在汴京城中迎接他的有鲜花和百官的恭贺,以及皇帝刘承祐那更加难看的脸色。
时隔近年,郭威终于又在近距离的情况下看到了他的皇帝陛下。他惊奇地发现,年轻的皇帝陛下脸色似乎变得更加差了。
郭威的心里掠过了一丝异样,像是感到了些什么,但是没容他仔细分辨,就马上被欢呼的人群和酒杯淹没了。
因为朝廷对郭威的嘉奖颁布了——加封枢密使郭威为官检校太师兼侍中。
自此,郭威正式成为了后汉朝中第一人!
但这两个头衔几乎都是荣誉性的,完全没有实权,一般是用来追封给已经死去的功臣。这也没办法,除此之外,早就是朝中顶级大佬的郭威已经无官可升了,除非刘承祐愿意脱袍让位。
功高不赏,这让本就睡不安稳的刘承祐更加难以入睡。
刘承祐忘不了白天皇宫里所发生的一幕幕,郭威被群臣簇拥着,所有的人都围着郭威转,那时候的郭威才像是皇帝,才像是这座皇宫,这个天下的真正的主人!而他,本应享受这些赞誉和恭维的皇帝,却被冷落在了一边……
此时的他比刚刚继位时更加的痛苦了,那些一直以来困扰着他的问题非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做些什么,否则他真的再也无法安睡,直至痛不欲生!
历史的车轮就这样被一个人的失眠启动了,在不久的将来,无数人将因此而受益,同样有无数的人将因此而遭殃。
历史的车轮里有着无数的机遇和凶险,所有人都只能随波逐流,听天由命。刘承祐、郭威、柴荣乃至于此时密切关注着汴京动向的李景裕莫不如此,只不过此刻的刘承祐占据着绝对的主动。 糊涂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