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隐瞒不报
县令回去之后心情不太好,虽然人是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的,但是最大的好处却不是他拿了,被他那些同僚知道了,还不得笑破肚皮:这泼天的功劳在面前,竟然都不懂得珍惜。
知府大人虽然没有明说什么,但是他能感觉到,他肯定是对自己的能力有所不满了。
他开始觉得尹基强这个人有点儿不太好了,知道你跟李相佑李阁老有关系,但是这也太不把自己这个一县长官看在眼里了吧?
县官不如现管,他李阁老再怎么只手遮天,那也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尹基强在自己的下辖,却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县令知道现在不好为难尹基强,但是心里始终不是很得劲。
就在这时,有个差役走了过来,小声地靠近了县令的耳边,“大人,我听说之前那个姓尹的本来想要求见您的,只是被下面的人打发走了……”
县令的眼神一下子就瞪直了,“此话当真?是谁隐瞒不报?”
那差役连忙报了一个名字,正是之前跟他不对付的一个人。不过他也是不担心的,因为那人隐瞒不报是真的。
果然,县令黑了脸,就让人提他过来。
这件事说来就话长了。
尹基强本来没想到要到县令这儿汇报一声的,他是个小民,平时都不怎么会往县衙这边来,那种存在于心的敬畏是不会少的,他都想不到自己怎么会跟县令扯上关系。他会跟李相佑说种田的事情,那也是因为李相佑“懂行”,是知己,没有什么官架子,就能聊到一起去。
但是尹甜甜不一样,她知道官场如战场,大佬互撕,最后殃及的肯定是他们这些小池鱼。李相佑不会将小小县令放在心上,但若是县令心里不爽,想要刁难他们家,除非举家搬迁,不然还挺麻烦的。
而在古代,讲究的是宗族牵扯,搬家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尹甜甜觉得做事还是应该更加慎重一些,让尹父去找了个差役跟县令汇报一下情况最好。不管是人家重视了还是没重视,反正他们这边已经做好了。
最后差役不耐烦地把他们给打发走了,一点儿都不让人意外。
这事儿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发生的,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甚至县令不知道内情,本人过来也是这种处理方法。
县令大人是能随便见到的吗?那还怎么维持威严?尹父看起来就只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而已。
现在的百姓去报官,都可能要被打几棒子的杀威棒的。就是为了防止有些人拿着鸡毛蒜皮的小事来烦扰县令,或者是谎报情况。
差役做的事情没毛病,以前他就是这么做的,大家也都是这么做的。
可是尹父受到了嘉奖,性质就不一样了,正好有人爆给了县令。县令心里的这口气就喘平了:好啊,原来不是有人不把我放在眼里,而是有小人在作祟!
那差役被带了上来,他平时做事机灵,还是挺受县令倚重的,但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县令看到他就来气,以前觉得他好的地方,也能挑出不少毛病来。
“冤枉啊,大人,我真的不知道……”
县令沉着脸,不听他的解释,就让人先打了他几板子,就让他卷铺盖走人了。
其他的差役见状,也不太好幸灾乐祸了,而是暗暗在心里警醒,以后可不能看人家是无权无势的农夫就把人打发走,至少要搞清楚到底是什么事情,可不能像他一样,平白丢了营生。
这个时候当差役其实也是一种荣耀来着,下面的小吏走出去,都是被人敬着的,平时各种孝敬钱都有。被这么丢出去,可真的就什么都没有了。
尹甜甜不知道,经过她的一番操作,一些隐患是没有了。
她们一家现在正对着几张地契出神,这地契是县令让人送过来的,说是湖光府和清水县一起给尹父的嘉奖。别人都表示了,他们两个长官总不好吝啬吧?
这几张地契有县城里面的宅子和铺子,就连府城的宅子都有一处。最重要的是,这是父母官的赏赐,来路再正当不过,完全可以放心收下。
尹甜甜在心中扼腕叹息,果然在古代发展最好的应该就是农学生了,她还是选错了专业,辛辛苦苦筹谋,还不如好好种地。要是她多了解一些种地的知识,说不定尹父还能破例去当官。
家具这些东西,到底只是小招。粮食,是可以改变天下百姓命运的东西。
但是现在后悔也没有用了。
尹父考虑了许久,终于说:“以前没去县城,是因为手中的银钱不够多,难以在县城立足,现在我们也算是有资本了,去县城吧!”
一家人都没有反对。不说本来就特别想进城的尹家成,就是对老家充满了不舍的李氏也一样,这是家里越过越好的证明,她过日子也应该是向前看的。
至于府城那一处宅子,尹父决定抽空还是要去看一看,看看能不能赁出去,或者留着也行,万一哪天他们就要搬到府城去了呢?
以前尹父不敢想,但是现在他觉得这也不是不能想的事情,你看这些事情,他不都给做到了么?
在正式搬家之前,尹父先带着一行人去镇上看了看,发现那宅子是三进的,很是宽敞,家具齐全,看起来都是一些好东西。地段也不错,在繁华的闹市区,周围都是民居,去买东西都很方便。
宅子已经打扫得干干净净了,原来这里还有一个婆子叫王婆子,身契都给了尹父。
县令送出这么一份礼,也是非常周到了。
看到这么漂亮的宅子以后就是他们家了,尹家兴整个人都撒欢一样跑了,东瞧瞧西看看。尹甜甜对这里也很满意,真要说起来的话,她是不喜欢乡下的,这个宅子跟后世是不能比了,但是地面平整,用的都是实打实的砖瓦,看起来就让人舒服很多。
一家人满意地点点头,想到以后就要在这里生活,一家人的脸上都是满满的笑意。没有对未来的困惑,只有对未来的期待。
尹三叔自从知道尹父得了嘉奖之后就不太好了,他是不怎么在乎种田的技术的,还算是有点儿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虽然大家都在恭维尹父,让他有点儿羡慕,但是也只是如此了。
他想到的是另外一件事:尹父受了朝廷嘉奖,清水县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跟尹父有了往来,如果他贸然出手抢走生意,有人会愿意跟他合作么?
这条路肯定走不通。
尹三婶于氏的语气里带着埋怨,让他赶紧去跟尹父修复关系。现在人家都要搬到县里去了,距离远了,亲戚关系也会疏远起来,不趁着这个机会修复关系更待何时?
尹三叔一想,是这个道理,便顾不上脸面的问题了,急急忙忙地去找尹父道歉,腆着笑脸说:“二哥,你知道我这个人的脾气比较急,有些话我不是有心要那么说的,你别介意。”
尹父叹了一声气,以前他跟尹三叔的感情还是不错的,就是长大了,大家都有了各自的打算,才会越走越远,他也不可能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真的不跟他往来了。
“老三,以前大家都说你聪明,我也是这么觉得的,你就要把你的聪明劲儿用在正确的地方上。踏踏实实做一点事情,肯定会成功的。”
尹三叔连连点头,其实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转而说:“二哥,听说你在县里也有铺子?要不我帮你打理一下铺子生意好了。你贵人事忙,有很多事情要做,打理铺子我还挺擅长的。”
尹三叔想:我也不盯着你种地发财,但是总不能所有的好处都被一个人占了吧? 天生富贵骨:权臣家的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