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回京
裴砚回去之后,自然是把全豆腐宴跟李相佑李老爷子好好地形容了一番,辞藻那叫一个丰富,将每一个层次的口感都细细地说出来了。在老熟人面前,他就没有在外人面前的高冷了。
若是尹甜甜在这儿,一定会侧目的:倒不是裴砚的人设崩了,而是没想到在这里也能遇到美食家的料。
老爷子吞了一口口水,看着裴砚的目光就气不打一处来,他也喜欢品味各种珍馐来着,这个臭小子可好,在他这里蹭吃蹭喝,可是有好吃的竟然都不带他一个。这孩子是白养了,赶紧丢出去吧。
“找我借的五百两是没有了,你自己能耐大,倒是好好想想怎么还钱吧。不还钱也没什么,你是端王府的世子爷,就是赖账人家都不敢上门催收。”好歹是做到了阁老的人,怎么可能输给一个黄毛小子?
李相佑气定神闲地说。
这下裴砚忍不住黑了脸,他这个名声是挺好用的,可是他还要脸呢!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
“算我输了好吧?那五百两是用来买方子的,你的厨子手艺不是不错嘛,我让他给你做还不行吗?你要是不借我五百两,那就真的吃不到了。”
“嘁,我才不稀罕。”
话是这么说,但李相佑还是让管家把钱拿给了裴砚,自然也吃到了口味独特的全豆腐宴。
李相佑对豆腐这种吃食的评价比裴砚还高,不吝赞美地说:“好吃!”
李相佑年纪大了,肉食再好吃也只能少吃,牙齿啃不动不说,还很难克化,这个豆腐入口嫩滑,有一种特别的肉味,但是跟肉又不太一样,很好地满足了李相佑的胃口。
他边吃边说:“你就要回去了吧?回去之后准备做点什么?就是你想继续混日子,皇上也不会允许的。”
想要在京城那种地方混得开,个人能力或许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家世一定得够压得住场面,不然大家都是皇亲贵胄,凭什么服你不是?
端王是当今皇上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关系非常铁的那种,一心支持当今登基,封了亲王之后就立志当一个闲散王爷证明自己的清白,虽然皇上一心想要让他担任要职,却都被他推却了。
端王可是一个明白人:反正我没有更高的追求,现在就已经够煊赫了,好好享受不行吗?费那么大劲儿干什么?还可能会被人怀疑。
于是端王就成为了京中的富贵闲人,皇上有心想要补偿,自然是补偿到他儿子裴砚的身上去了,裴砚成为了京中的小霸王,皇上还照样给他兜底,“少年人嘛,就是该有这样的意气,跟个老头子似的多没意思?”
大臣们也不好戳穿他,他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皇上对裴砚是真好,就是亲儿子都不过这样了。你说有人敢挑衅裴砚的权威么?曾经有过,也都被收服了。
裴砚便说:“皇上想让我去禁卫军,我还没有考虑好。你有什么建议吗?”
禁卫军就是皇上身边的亲信,走的是武将的路线,升起职来也是最快的。
李相佑就摆摆手说:“别问我,我一把年纪都已经乞骸骨了,早就不想掺和到那些纷争里面去,你倒是放过我吧。”
“放心,有我在,没有人敢窃听。”
裴砚又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他也就是随口一问,李相佑不愿意说,他便也不问了。要是做这么一点事情的决断都没有,若真是一个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估计李相佑早就把他扫地出门了。
他垂眸思考着一些事情。
而李相佑则是想着,能搞出这么多东西来的人可不简单,要不什么时候去拜访一下?也许又有什么新鲜的玩意儿也说不准。
李氏靠着吃食方子赚到了钱,腰杆子就挺直起来了:尹父这么厉害,可是辛辛苦苦也没有她来钱快。
虽然这个方子更具体地说是尹甜甜的主意,但没有她大家也吃不到就是了。尹甜甜就是会说,但是让她做她是做不来的,这个世界的灶台她不会烧火,也把握不了火候,而且还得垫个小凳子才能够到锅。
就按照尹甜甜嘴上说说的功夫,不知道能搞出什么大杂烩来。所以李氏认为,她的厨艺好才是贵客们喜欢的最重要原因。说起来,她最近尤为自信,以前她都不知道自己还能搞出这么好吃的东西来呢!
以前是尹甜甜缠着她做一些好吃的东西出来,现在她自己都在想,这个东西做出来好吃吗?可不可以这样做?
她就希望再折腾出什么方子来可以让贵人们再买下。
几个小的当然乐见其成,研究着研究着,就有好吃的东西了。
不过手里有了钱,李氏就琢磨着该做点什么了,这么多银子放在手里,总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孩子他爹,你说要不我们买点啥呢?买两亩水田最好了,分家的时候你分到的地都不怎么好,我们有了银子,买点好地也是该的。”
“你说得对。”
对于地里刨食的人来说,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地更能带来安全感,尹父也在捉摸着这件事,自然没有反对的意见。手里有地意味着有收成,有了收成日子还会难过吗?显然是不会的。
“还有可以买镇上的宅子,之前甜甜不是说想要搬到镇上去吗?肯定要有宅子才行。”李氏一一盘算起来,“手里头还是得留一些银子,万一以后赚不到这么多,也好有个准备。”
“上等的水田怕是要十几好两才能买到,宅子只怕也不便宜。这银子看着多,其实不经花。”
两个人一盘算,就发现手头的银子看起来是多,但是根本不经用。就这么一安排,啥都没有了。
尹甜甜偷偷地探进了一个脑袋,说:“爹,咱可以先不买宅子。”
“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尹父板着一张脸,却没有真的生气,反而问他,“不是你之前说要去镇里的吗?咋地,现在不羡慕人家日子过得好啦?”
尹甜甜就笑眯眯地说:“人家过得日子再怎么好,也没有我们的好。我觉得我们家最好了!”
在这种时候,当然不能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爹,我想的是暂时不搬到镇上去,其实你也看到了,镇上跟我们村里没有太大的区别,县里的日子跟咱们过的那才叫一个不一样,方方面面都要好很多。我想的是,要买干脆买县里的宅子,反正我们日后有机会肯定要去县里的。”
尹甜甜说的话让人十分心动。
尹父是去过清水县,也亲眼见识过那些大老爷过的好日子的人,怎么会不喜欢?只是放在以前,他就是再怎么喜欢,也不敢往那方面去想。但现在不同了,家里小有存款,日子会越来越好,镇上的宅子买了,去县里买宅子还远吗?
以前他连镇上的宅子都不敢想呢。
“多出来的银钱的话,可以买个铺子做生意,能赚更多的钱。”尹甜甜分析说。
虽然不管是在哪个时代,置产基本上是不会亏的,但是宅子这种东西,还是很要看地段的。他们在镇上住不久,宅子买了用来租的话,可能不划算。因为这种小地方,会租宅子的人也比较少,遇到不靠谱的人的可能性更大。
像县城的宅子租的人应该就多了,反而没有这种后顾之忧。自己不想要了不管是租还是卖,都还是会受欢迎的。
李氏第一个点头,“甜甜说的有道理,我们还是买铺子吧。”
她最近上了做生意的瘾,有个铺子是极妥当的。以前她就想过去卖吃食,奈何分析过了当街摆摊子不划算,有个铺子以后想要卖东西也方便多了。铺子也是置业的重要一部分,就是之前没想到。
“还有家里还养了鸡和猪,去了镇上猪肯定是不好养了,鸡还好说。”李氏其实悄悄摸摸地松了一口气,真让他们丢下侍养了这么久的田地和牲畜,那还真有点儿舍不得。 天生富贵骨:权臣家的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