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他是谁
萧老爷看起来只有三十来岁,富态中颇有威严,穿着上好的绸缎坐在主位,哪怕是对待尹父和尹甜甜,脸上也没有什么轻慢之色。
“你们卖的是什么东西?刚刚我只远远地看了一眼,看得不甚清楚。”
尹父哪里会嫌麻烦,自然是仔仔细细地又给他介绍一遍。
“刚才你们就是在卖这东西么?认识那个买家么?我和他好像也是相熟的,不过没时间,便没有上前招呼。”
萧老爷觉得这东西不错,难怪会引起那人的注意,但是他现在最关注的问题却不是这个,他的语气中稍稍露了一些急迫。虽然他的态度不错,但还是有一丝轻视在里面的,这父女俩穿着是整洁,只是看起来就只是普通农户。
他们能懂些什么?若是不说得直白一点,他们恐怕还不理解自己的旁敲侧击。还不如现在就直接说得直白一些。
可是萧老爷不知道,尹父的确不懂这些弯弯绕绕,但这里的确也有一个明白人。
尹甜甜很快就明白了,萧老爷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不是对这些东西感兴趣,是对之前那位少爷的身份感兴趣。不过看这情况,也不像是有什么恶意,而是想要找门路认识那个人。
尹甜甜心念急转,分析出了因果,就对萧老爷说:“我们也不知道他的身份呢,只知道那位少爷是京城来的贵人,不过他对这些东西挺感兴趣的,已经到我们这儿买了两次,以后还准备继续买的。”
萧老爷就说:“的确,你们的玩意儿是挺有意思的,剩下的还有多少?我这边全都要了。”
尹甜甜马上报出了一个价格,跟给陈员外那边的是一样的,裴砚那种不管俗物的她敢坑,可是萧老爷这样的还是别了,这边的价格给贵了,万一人家出去不小心问了一下,可能不在意这点小钱,但是心里肯定不会舒服的。
这不是做交易的准则。至于萧老爷愿意给打赏的话,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不过尹甜甜不会主动伸手,得让他们自愿的才行。
哪怕是对裴砚,尹甜甜也不是明着坑的,是裴砚自己不在意这点小钱,主动给的。尹父说给多了,他还是没收回去。
萧老爷就像那个仆从说的那么大方,直接给了五十两银票,帮尹父凑了个整,“你们东西做得很好,以后要是有什么新鲜的玩意儿,也可以给我这边送来,多余的就是赏给你们的了。”
然后他又像是随口一提,“若是那位少爷再找你们,可以知会我一声。”
尹父和尹甜甜连忙应了下来。萧老爷出手阔绰,可不只是因为他们东西做得好,更是为了那个人的消息。
萧老爷礼贤下士的态度摆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也没啥好跟两个村民说的,便打发人将他们请了出去。
等人走了之后,萧老爷端着茶盏陷入了深思。
他不过是萧家的旁支,在枝繁叶茂的萧家,像他这样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不过他还是靠着做生意的本事稍微得了一些重视,这些年走南闯北,算是见过不少人。对那位端王世子裴砚,萧老爷也有一面之缘。
只是身份差距太大,他是没有机会去结识的。不过别看萧老爷窝在小小的一个清水县里,他也是有追求的,那远远一看,给他的感觉就是裴砚,后面跟尹甜甜和尹父交流之后,更是让他确定了。
虽然他不知道裴砚怎么会在这种小地方,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明白,这是属于他的机会。
贸然找上前去不是规矩,萧老爷听说过一些传言,说是裴砚这个人不太好相处的。好在契机也出现了,一个农户敢跟裴砚聊那么长时间,肯定是有让他能够另眼相待的地方。
机会摆在面前,能做到什么程度就看他自己的了。
萧老爷沉思了片刻之后,就叫来了管家,“最近清水县周边有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去查一下,不要惊动任何人。然后这些东西的话,给县令家送一套,多余的积木送去相熟的几家府上。”
具体的名单不需要他太费心,管家自然会把名单拟好。
尹父和尹甜甜两个没有直接回去,而是去了东市那边闲逛起来。
今天这一遭太过顺利,让尹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于是他也信了尹甜甜的邪,“要花点钱才会有真实感,赚钱太快了,没有足够的成就感,那就花钱吧,肯定会有一种肉疼的感觉。”
一百两,按照他们原来种地卖粮食,要花多长时间才能赚到?
那些从村子里走出去的,被称为“出息”的人们,在镇上甚至在县里帮工,一个月能有三五两月例就已经顶了天了!
因为身怀巨款,尹父自觉对李氏那边也算是有了交代,便不再拘束着尹甜甜,将李氏给的十两银子都拿出来给她花。就算这十两都花完了,那也是有的赚的。
尹甜甜最主要的目的还不是花钱,而是四处逛逛,东西也是略略地买一些,比如新鲜的吃食,可以给尹家兴带回去的那种,这里的物件还有居民的购买能力要比镇上高出好多。更让尹甜甜确定:搬到镇上是不够的,得来县里才行。
然后尹甜甜又直奔书坊,买了两本风土人情的书,想要更隐私的内容肯定是没有的,但是书中对世家的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介绍,算是可以入门。
尹父还觉得尹甜甜终于转了性子,不喜欢霍霍了。没想到书才是最费钱的东西,就这么两本书,愣是把十两银子都花进去了。还好尹父除了十两之外自己带了几吊钱备用的,不然还没有焐热的银票就要飞走了。
对于尹甜甜为什么会识字的问题,她也偷偷告诉尹父了,“爹,我睡梦中有个老爷爷就在教我识字,还告诉我要多看书,才能帮助家里,好多方法都是藏在书中的。”
这个说法听起来格外荒诞离谱,正常人可能都不太信。可是尹父早就觉得尹甜甜身上有些神异之处,现在一听这个说法,竟然接受良好。果然呢,自家女儿不是一般人,那这书就必须买了。
书中自然是不会告诉尹甜甜有什么赚钱的方法的,至少她买的这两本书是不会的。但是有了这么个说法,多多少少对她的能力是一种掩护,也算是过了明路。
尹甜甜还真的想到了一个适合李氏做的东西:豆腐。
偌大一个清水县,物资还算是挺丰饶了,可她一块豆腐或者是跟豆腐有关的制品都没有看见。
之前尹甜甜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小农女,她已经习惯了什么都缺了,现在的东西也都是一点点置办起来的,因为要做的事情太多,暂时就把豆腐忘在了脑后。
可是现在想起来了,想要忘记就难了,豆制品的菜肴,可以占据饭桌上的半壁江山,可见其魅力之大。一块豆腐可以有千万种形态,简单做有简单的味道,复杂做也可以适应豪华的宴席,可以说是适应能力非常强的一种东西了。
回想起麻婆豆腐、卤豆干、鱼头豆腐汤等等的菜肴,尹甜甜的口水又要流下来了。
想到这里,尹甜甜握紧了拳头:必须得把豆腐开发出来!随之而来的豆浆、豆花都是营养又实惠的美食,想必没有人能拒绝。
别的东西尹甜甜不会做,但是这个豆腐她还有点印象。因为“卤水点豆腐”这句话实在是太朗朗上口了,她知道卤水是制作豆腐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而且小时候她家里也自己做过豆腐,后来妈妈还喜欢自己做,因为他们家对吃的都挺讲究,觉得外面买的不如自己家做的好吃,材料都是再真实不过的。反正有这个时间,随便消磨一下也是好的。
感谢这些经历,让尹甜甜觉得自己也是可以将豆腐给还原出来的。
卤水点豆腐中的卤水,其实就是盐卤,是制盐之后残留的母液,不过这种卤水也是可以自己配置的,只要原料齐全就可以了。
具体比例是忘了,但是慢慢调,总是能够搞出差不多的东西来的。
尹甜甜又去药店和杂货店买了一些东西,才跟着尹父一起回去。 天生富贵骨:权臣家的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