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孩子,孤零零的一个人,白天还好,有人玩,一到晚上,就只剩下他一个人,形单影只。
曾经也有邻居想要抱养他,但是他死活都不肯,无奈,邻居只好作罢。
有一日,西天佛祖驾祥云路过此地,看到了小丁炜的悲苦身世,掐指一算,便知前因后果,遂按下云头,摇身一变,化为一个游方僧人,左手持钵盂,右手拿禅杖,进村化缘。
村中的乡亲们人虽穷,但都是乐善好施,见是大师父化缘,俱都拿出仅有的食物施舍。
这时,佛祖看到人群中的丁炜,便走到他的前面,深深地叹息一声,道:“小施主,你可愿随我修行?”
小丁炜不明所以,茫然地看了看佛祖,又看了看乡亲们,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
众乡亲见此情况,都认为与其这样在村中饥一顿,饱一顿,随时都有饿死的可能,不如随同师父一同修炼,毕竟在寺庙中,有官家的施舍,不至于饿死。
遂七嘴八舌地劝说丁炜,丁炜见大家都这样说,心性尚不坚定的他,倒也知道大家是为他好,原本就孤苦伶仃的,如果跟随师父修行倒也不失为一件正事!于是,丁炜便答应跟随师父去修行。
众乡亲见丁炜答应跟随师父而去,俱都如释重负,松了一口气。
佛祖遂带丁炜,辞别众乡亲,踏上修行的道路。
佛祖为磨砺丁炜大意志,便不驾祥云,只是步行。
佛祖因有神通在身,走起路来,显得轻松而快捷。
而丁炜就不同,他只是一个凡夫俗子,又是小小年纪,体力自然大是不如。
看着佛祖大步向前,丁炜的心里自是不服,但是时间久了,他才知道自己并不如人。
佛祖在前面大步走着,丝毫不见疲态,反观丁炜早已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丁炜不愿认输,咬紧牙关紧紧跟随。佛祖在前面走,虽然没有回头,但是他一直在注意着丁炜,见他一声不吭,紧紧相随,便暗暗点头,知道此子心智坚韧。
经过数月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大雷音寺。
门口值客的佛陀,见到佛祖,便合十为礼,向佛祖问好。丁炜不明所以目光看向佛祖,佛祖只是微笑不语!
进得大雷音寺,沿途只见一派佛门景象,佛陀,僧人,沙弥穿梭其间。木鱼梵音阵阵传来,使人闻之便杂念全无,诵经之声随风飘过,凡俗之人闻之,便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丁炜行走在这仙佛世界,满身的凡俗之气,仿佛也去掉不少。
来到“大雄宝殿”,佛祖那游方僧人的化身一变,变回了佛祖的本体形象。
佛祖那高大的躯体,脑后的佛光,都让丁炜惊呆。
佛祖足下也不见祥云,就那样平平地飞起,缓缓飞向那属于佛祖的宝座。
“大雄宝殿”宽广无比,里面似乎能容得下大千世界。
佛祖刚刚落座,便有那四方菩萨,五百罗汉施礼参见。
四方菩萨和五百罗汉或单掌施礼,或双掌合十施礼道:“参见佛祖!”
佛祖那洪亮的声音道:“诸位菩萨,罗汉,日前我行走天下,见一童子,身世悲苦,我掐指一算,原来他与我佛有缘。善因的善果,恶因得恶果。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他因有孽缘未了,因而被我带了回来!”
观音菩萨道:“敢问佛祖,此子现在何处?让弟子如何去做?”
佛祖道:“此时便在殿外,可让他从小沙弥做起,待佛法达到一定的程度,自有让他应劫的事!”
观音菩萨低首道:“如此,弟子知道了!”
说完,便不再说话。
五百罗汉又向佛祖说了一些别的事情,佛祖一一作答。
有倾,佛祖便开始讲法,众弟子虔诚地倾听,一时间,佛祖的声音传遍大雷音寺的每个角落。
丁炜在殿外听得如痴如醉,似乎忘记了饥饿,忘记了时间,满脑子都是佛祖的妙音在耳边萦绕。
从此,丁炜就在大雷音寺安顿下来,做了一个小沙弥,每日挑水扫地,擦拭佛像。
他默默地做着这一切,任劳任怨。每天都是做完这些,才去听佛祖的讲法。
时光如梭,转眼间,丁炜已经在大雷音寺中度过了十年光阴。
这十年,对于那些菩萨,罗汉来说,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但在丁炜的身上,却是有着巨大的变化。他已经由一个小小的孩童,成长为一个昂扬少年。
昔日的小沙弥,现在已是一个看上去浑身正气凛然,宝相庄严的年轻僧人,隐隐有了得道高僧的迹象。
如今的丁炜,虽然年纪尚幼,但是他经常跟随诸位师兄弟们出去历练,降妖伏魔,或做法事,身上的修为与法力与日俱增。 青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