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历代皇朝更替以来,权力之争无时不在上演。
法家韩非子在其著作之中写了满篇帝王之术,其中亦提及作为帝王,一定要防任何人,不能信任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妃子、儿子,他们其实才是最容易害自己的。
二皇子谋反一事更是明显的例子,所以圣上暗中扶持右相,压制太子的势力,也都是可以想得到的。
李鱼在和太子的谈论中,便将他的这些思考一一说给了太子听。
太子听罢深以为然,他更加信任的看向李鱼,一方面为他能说出这样重大的事情——一旦被传出去会被杀头的事情而信任李鱼,一方面,太子也为李鱼对于局势的高见,而更加信任他的能力。
太子抓住李鱼的手道:“李爱卿真乃智士,本宫日后的前程,还要倚靠李爱卿相助。”
李鱼忙谦让行礼,两个人又谈论一番,太子这才带人离去。
等他们目送太子离开之后,水落等人这才重新走进牢房之中,和李鱼说起释法被杀一事。
李鱼听了之后,并没有流露出太过惊讶的表情,他喃喃说道:“看来敌人果然跟我想象的一般狡猾,在释法做完这些事情之后,他就被灭口,这样我们就找不到证据了。”
水落说道:“公子的意思是说,是那个幕后之人暗杀了释法,从而阻挡我们去查案?”
李鱼说道:“我是这么推测的,这一点应该你们也已经想到了吧。”
刘三刀说道:“是,大人跟我们想到一块去了,那接下来该怎么办?”
李鱼此时也陷入了思考之中,这件事情走到这一步,他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因为敌人已经把事情做绝了,丝毫不给他们任何的退路。
四个人在这里商议了一番之后,最终也没有得出什么比较好的办法,他们也只能选择默默的等待了,毕竟太子已经出面准备要来解决这件事情,以太子的能力应该能够从圣上那里要来全权处置此案的权力,到时候太子肯定会想办法为李鱼洗清冤屈的,就算最后查不出真正的凶手,那时李鱼也不会有事。
李鱼也趁这时从大局的角度去思考了一番,他想如果此次是右相出手要搞自己的话,显然真正的目的,是想要削弱太子的权势。
李鱼身为刑部侍郎,是太子的人,那么把李鱼除掉,太子就会失去一半刑部的权势,面对此事,圣上会纵容右相,还是会相助太子呢?
这件事情想来还真的是不太好确定,一方面右相的权势是已经被圣上扶持的可以和太子比肩了,从这点来看,圣上应该不会纵容右相搞太多的事情,毕竟太子还是圣上的儿子,右相终究是外人。
可是年前发生的那件事儿,即堤坝贪污案一事,太子又在那件案子中,剪出了户部尚书和户部侍郎。
户部尚书和户部侍郎本是右相的势力,经过这件案子,等于右相丢失了重要的臂膀,那么圣上会不会觉得,也该削弱一下太子这边的势力了呢?
李鱼在大牢中想着这件事情的时候,与此同时,太子那边在积极的行动着。
他回去之后就立刻更衣,然后进宫面圣去了,他要在第一时间去见圣上,请求自己来审理此案,他相信圣上会答应他的,因为圣上也非常的青睐李鱼,此时李鱼面对危险,圣上应该会给把此事交给他的。
太子本来觉得自己已经来得够快了,可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在圣上的书房之中,右相已经在和圣上说着话了,他进来时两人正在谈论着这件案情,太子也听见了一耳朵。
而圣上看到太子前来,他很开心的将太子招上近前,问他有什么事情。
太子便向圣上详细说了自己的请求,圣上听闻后,向太子和右相看了看,感慨道:“没想到太子和右相都是关心朝中之事,一心替朕分忧啊,只是这件案子交给一个人来审理也就够了,那到底是交给太子呢,还是交给右相好呢?这还真是让朕有些难办了。”
不用说,太子心中已经明白,是右相刚才已经向圣上请求审理此案了。
太子忙说道:“父皇,这件事还是交给儿臣去做吧,李爱卿和儿臣一同经历了诸多事情,有着共患难的情谊,所以李爱卿面对危险,儿臣也愿意尽心帮助他,为他洗清身上的冤屈,儿臣相信他一定不会是杀人凶手。”
太子说完之后,一边看向圣上,一边也扭头看了看右相,想看右相会怎么说,如果右相再向圣上请求的话,那么太子也将根据右相所提出的理由,而针锋相对的提出辩驳,来为自己争取这项权力。
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右相微微笑了笑,他却并没有说出要和太子相争的话来,反而向圣上夸赞太子。
“臣常听闻人说太子殿下仁心仁德,这件事情交给太子殿下去做,那就再合适不过了,臣一开始是觉得李侍郎一定是被冤屈的,担心这件事情查不出真相来,所以才请求躬身来审此案,既然太子得了消息,也想要去处理这件事情,那交给太子殿,是再好不过的了,也能减轻臣的工作,臣也可以去干一些别的公务了。”
圣上看了看右相,只见右相称手说完,便低头等着决断,也看不见他的表情,圣上的脸上露出一丝疑惑表情来。
太子和圣上心中都是同样的疑惑,不知道右相葫芦里卖什么药。
不过话说回来,圣上一开始没有答应右相,而是在拖延着时间,他也是想要将这件案子交给太子去处理的。
所以话说至此,圣上也就顺着右相的话说道:“那既然如此,这件事情就交给太子去全权处理吧,太子在处理此案的时候,万不可因为李鱼是刑部侍郎就有所偏私,一定要查清真相,不可徇私枉法,知道吗?”
太子连忙答应道:“儿臣清楚,儿臣一定会秉公办理。”
圣上听他这么答应,便说道:“那你们就退下吧。”
右相和太子便行了一礼,躬身离开了身上的书房,两个人一起朝外走去。
出来之时,太子就和右相聊上几句,太子问道:“右相怎么没有争呢?”
右相是一个老狐狸,他装作对太子非常恭敬的样子,不显山不露水地说道:“殿下既然有意要去审理此案,臣又怎敢和殿下相争呢?”
太子冷哼一声,看他也不会说出真话,便拂袖离开了。 长安十二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