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面而来的两辆马车,前面一辆车装的是人,而后面的一辆车装的大概是货物。而且,这车子的前后都有几十个步兵跟随者。这些步兵全是黑甲银枪,虽然人数不多,却很有威严。我肆无忌惮地跳上了车,却发现阿弥居然就坐在这车上。她气鼓鼓地皱着眉头看着对面并排而坐的两个穿着貂皮的官员。只见一个留着八字胡子的文官对另外一个横须蛮生的官员说:“王公此次舟车劳顿,苦乎?”
“老杨,别给我之乎者也的。言非书,没有板子限你的篇幅。我大汉威震四海,受点苦又如何。”那个叫王公的义正辞严地说。
“王公所言极是。上有言,此次接受倭国臣服,不可失威,更不可失礼。公……记否?”
“得了得了,牢记在心。不过……这倭人奉一十三岁女子为王,成何体统……”
“据闻,此卑弥呼能事鬼道。王公可千万小心。”老杨说着微微笑了一下。
“哼!张角之流,装神弄鬼,何足道哉?”
“对对,不道哉,不道哉……”
“那卑弥呼……美不美?”那王公鬼鬼祟祟地问道。
“闻有天仙之貌。”
听到老杨的话,王公咽了一口口水,一脸期待。只是这两人居然完全没在意他们面前那个一脸不爽的阿弥,实在也是两个人才。
倭国、卑弥呼……听到这些名字,我确认自己并不是到了古代的中国,而是汉末的日本。这证实了我当初对阿弥可能是日本人的猜测。
一路上,阿弥还是那样地鼓着腮帮子。显然,她一定是对眼前这两个不可一世的大国使臣十分不满。
队伍花了半天才来到了一个城镇。咋眼一看,这城镇的规模一定不比大汉的任何一个城市。只是该有的东西这里都有,城墙、楼堂馆所等一应俱全。从远处看,城中一处高地上建有一座几层楼高的城堡。或许,这城堡比不上中原的王宫那么富丽堂皇,但是它地处高地,防御力不能忽视。
车马停在了城中一所有着围墙的大房子外面。老杨伴着王公到堂中休息,他说:“此处乃驿馆乎?”
“的确是。”王公说着有点不高兴,看他的样子简直就想暴打老杨这个一直文绉绉的家伙。老杨似乎也看出了王公的脸色,便陪笑着说:“小生此次随行,鞍前马后,可谓尽心尽力。只求公在中常侍大人面前美言几句。”
“你的叔父不也是太傅吗?”王公没说下去,因为一个穿着得体长衫的年轻人迎了出来。
年轻人说要带他们去宫殿,一干人等便又上了车。车子来到巨大的宫门前停了下来,车上的阿弥没有吭声,跳下车去便旁若无人地进入了城门。她就那样走了,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仿佛她从来没有存在过一般。
我正是觉得疑惑,却猛然发现阿弥踩过的雪地上没有一点痕迹,感觉就像是我踩过的那样。于是,我的脑筋不由自主地就开始思考。谁料,这时那个出迎的年轻人恭敬地向着马车鞠了一躬,说:“二位特使幸苦了,请到宫殿里稍作休息。”
那个王公这时还坐在车上,居高临下地不想下来。老杨低声地在他耳边说道:“不可失礼,不可失礼。”
“嗯。”王公答应了一声便跳了下车。他身材魁梧,身法矫健,显然是个武行。
王公一下车便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笑了出来。原来,那个出迎的年轻人身高才到他的胸口。这个时期的倭人大概也就这种身材,无论王公是在车上还是坐在地上,都不会失掉威严。虽然,我诚心希望这王公之所以会笑只是因为能维持大国威严,而并不是对对方的歧视。但是,我深知这种希望只不过是一厢情愿。
“汉语不赖。”王公说着向年轻人点了点头。
“过奖,请入偏殿休憩。”
“偏殿?我们就在正殿等吧。”王公说着昂首阔步地就往城门后的操场走去。
老杨见状,连忙向年轻人拱了拱手,带着十几个卫兵跟着进去。而那个年轻人也急忙跟了上去,带着王公和老杨拐了个弯,到达了正殿。
所谓的正殿,恐怕也不比偏殿要气派多少,大概也就一个羽毛球场般大小。而且,这正殿并不像中原的殿堂,并没有敞开的大门。这里有的,只有很小的栅格木门。而且,这里的房顶并不太高,比现代的宴会厅还要矮。王公一踏入正殿便朗声问道:“女王安在?” 生还者的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