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引狼入室1
顾昭平想,她应该给洪晟钧制造点机会,不然就这样让他苦苦地等待良机,就算洪晟钧能够等得下去,就算林太后的身子还能够撑到那一天,她自己都会被关在皇宫里面被逼疯掉。而且,时间越拖越久的话,她的孩子只怕长大了懂事了都还没有见过自己的双亲,而且李澜清未必能够一直沉得住气。
自从得到了顾昭平的暗示,也得到了她的支持之后,莺歌对于折腾洪晟钧和钟离春简直是乐此不疲,每天都会将这些事情当成笑话说给顾昭平听。这个看上去很纯真很可爱的小姑娘,居然这么乐于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让顾昭平不得不再次感叹人性本恶。
莺歌的所作所为不可能瞒得过洪晟铭的耳目,但洪晟铭对此什么都没说,而且莺歌隐隐暗示过这是顾昭平的意思。这居然让洪晟铭也高兴了起来,至少他的顾姐姐对那个男人已经不再痴迷了。这就证明他终于有机会赢得他的顾姐姐的芳心了。在洪晟铭看来,李澜清不过是一个不足挂齿的过客而已,他的顾姐姐不可能真的会对李澜清有多深的感情。
这皇宫里,谁不知道皇贵妃可是皇上的心头肉,就算是得罪了皇上,都不能够得罪了皇贵妃,至于皇后嘛,谁在乎呢?若不是她生下了太子,现在她的娘家也得到了皇上的重用,众人心知肚明她这个皇后之位早就保不住了。自从莺歌开始暗示南苑的宫女太监对洪晟钧和钟离春可以不用多好之后,向来随风倒的奴才们立马可了劲地开始糟蹋起洪晟钧好钟离春两人来。
钟离春在南苑被关了也快一年了,刚开始的时候,她也曾闹过,不服过,可渐渐地,她发现有吃有穿的,还能够活着,也就消停了下来。可最近这几天,钟离春却发现有些事情明显变化了起来。吃穿上面被克扣了不少不说,反正她一个女人也吃不了多少,可那些奴才们居然让她和洪晟钧在一个盆子里吃饭,而且,那么点东西她一个人吃是够了,若是加上洪晟钧的话,无论如何都不够吃的。
为了吃饭的事情,洪晟钧大发过脾气,还扬言要见林太后,但林太后基本上处于昏睡状态,别说洪晟铭不让他见,他就算是见了又能怎么样呢?
人在饿极了的情况下,总是什么事情都能够干得出来的,很快顾昭平便从莺歌那里听到了有关洪晟钧和钟离春为了吃饱饭而大打出手的事情。结果不用问,自然是洪晟钧大获全胜,钟离春重伤。
顾昭平没有想要钟离春这么容易地就死了,便让莺歌安排了御医过去给钟离春诊治,保住她一条命,至少让她能够继续苟延残喘个一年半载。
再过一个多月,就是洪晟铭登基以来的第一次秋闱,洪晟铭对此极为重视。可洪晟铭毕竟是没什么经验,手上又没有可用之人,原本不算多麻烦的一件事情,却让他焦头烂额。
让洪晟铭松了一口气,却又隐隐不安的,是对于这次秋闱,李澜清居然没什么反应,一副根本就不上心的样子。一次又一次实践证明,不管李澜清做了什么,或者没有做什么,都是不能忽视的,只要和李澜清有关的事情,就没有小事。洪晟铭一边紧张忙碌的时候,这天抽出了空,将自己的老丈人召进宫来。
因为林太后病重,洪晟铭现在几乎大小事情全部倚赖童礼。
对于洪晟铭专宠顾昭平的事情,童礼不可能没有任何怨言,但不管洪晟铭怎么宠顾昭平,童馨雅依然是皇帝,童馨雅生下的嫡长子依然是太子,洪晟铭对于童家的提拔和信任也是童家人有目共睹的。寻常男人都可能三妻四妾,冷落了嫡妻,更何况是皇帝。不管怎么说,洪晟铭都是瑕不掩瑜,童礼对洪晟铭也是尽心尽力,鞠躬尽瘁。
洪晟铭和童礼在奉宸殿商谈着马上就要到来的秋闱的准备的时候,盛国公府李澜清同样忙得不可开交。
李澜清就没有哪天是不忙的。这是香雪对自家公子的感叹。
也不是没有人和李澜清提起过秋闱的事情,但李澜清的意思是按兵不动。若是在秋闱的时候,就开始光是恩泽,选拔可用之才的话,的确是可以占得先机。但秋闱不过是乡试,参加的人太多,良莠不齐,多得是滥竽充数之辈,李澜清没有那么多功夫安排人去一一挑选。倒不如等到明天春闱的时候,天下士子经过了一番选拔,齐聚京城,虽然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失去一些好苗子,但大旻人才济济,并不缺人才,李澜清也没有功夫去为了几个人的得失而费心神。
朝中不少人都已经表示效忠李澜清,说起来李澜清并不缺可用之人,这也是另一个李澜清不太热衷于今年的秋闱的原因。
不过,李澜清对秋闱没什么兴趣,他却知道洪晟铭的兴趣很大,他更清楚这次秋闱对洪晟铭的意义重大。李澜清没有打算陪着洪晟铭慢慢耗,所以,他便想了点办法给洪晟铭添点堵。
就在洪晟铭信心满满,打算在今年的秋闱和明年的春闱大干一番的时候,一篇号称是太上皇洪晟钧亲笔写的赋在京城中悄然流传着。赋中的内容,无外乎是描写洪晟钧这一年来在达旦受的苦,却如何如何坚忍地求生,维护大旻的声誉,话里话外全都在隐射洪晟铭薄情寡义,夺走了兄长的皇位,却置兄长的生死于不顾,待得洪晟钧好不容易回到了京城之后,依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是皇家的丑闻,再加上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大肆渲染,很快这篇赋就传出了京城,传到了天下士子的耳中。等到洪晟铭后知后觉地发现了这件事情的时候,想要控制已经来不及了,刻印的拓本早就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洪晟铭就算是皇帝,却也堵不住这悠悠众口。
洪晟钧回来之后,林太后的身子虽然还未大好,但比之之前随时可能撒手人寰的样子,要好了不少。这天,林太后醒过来之后,已经能够在床上靠着坐着和洪晟钧说说笑笑大半个时辰了。林太后醒过来之后,洪晟铭不可不免地向她倾吐了自己这段时间来受到的非人的折磨,林太后虽然心疼,但手心手背都是肉,她又不好帮着洪晟钧去责备已经是皇帝的洪晟铭,只能下了道懿旨,命令南苑伺候的人不能苛待了洪晟钧。但其实这没什么用,林太后也知道,所以她便当着洪晟钧的面,嘱咐了跟在自己身边十几年的一个老宫女,让她每天亲自安排洪晟钧的膳食,至少不能让洪晟钧再饿着。
说了这么些话之后,林太后便有些累了。洪晟钧亲自侍奉林太后喝了半碗粥之后,林太后再次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林太后陷入昏睡之后,洪晟钧借机将过来给林太后诊脉的朱宵拉到了一边,认真地问道:“朱爱卿,太后的病到底要不要紧?为什么总是昏睡不醒?”
朱宵回答道:“太后的病需要静养,暂时是无性命大碍的。”
听到林太后没有性命之忧,洪晟钧松了口气,继续问道:“那怎么办才能够让太后醒过来的时候多一些呢?”
朱宵说道:“微臣已经在尽力了。不过,若是能够每次在太后醒过来之后,让她保持心情通畅的话,会对她的病情有利。”
洪晟钧点了点头,说道:“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微臣告退。”
洪晟钧在长乐宫用过了午膳,然后又拖到了晚膳过后,林太后还是没有醒,他也没有继续赖在长乐宫的理由了,只能依依不舍地往南苑走去。洪晟钧回不回来南苑,钟离春其实是不关心的。只不过洪晟钧若是不回来的话,钟离春好歹能够没一顿都吃饱,但若是洪晟钧不会来用膳,钟离春却知道他是去长乐宫吃香的,喝辣的去了。对于这种情况,钟离春的心情是复杂的。因为洪晟钧的自私自利,钟离春对于他的恨意一天比一天深重。
其实,钟离春将洪晟钧想简单了,洪晟钧想方设法地赖在长乐宫,怎么可能真的只是为了几顿饭而已?他毕竟坐在皇位上十几年,总有一些暗藏的势力,他若不找借口离开南苑,怎么去经营,怎么谋划复辟呢?目前看来,洪晟钧觉得自己的计划是非常完美的,效果也很明显。这段时间,他也已经联络上了两个愿意效忠他的旧臣,虽然官职不高,没什么分量,但聊胜于无。
吃饱喝足,又干了不少正事的洪晟钧心情很好地回到南苑。正打算回到自己的屋里早点睡的时候,突然察觉到今天的南苑有异。洪晟钧猛然警觉起来,迅速转身回头,屋内却突然点亮了烛火,顿时灯火通明。借着明亮的烛光,洪晟钧终于看到了端坐在一张一看就知道不属于南苑的,做工精良的雕花大椅上的洪晟铭,和排排站在两侧,腰间挂着大刀的侍卫。
洪晟钧自然是不会过去行礼的。在他的心里,依然是他为尊,洪晟铭为卑。
洪晟铭也不计较行不行礼的问题,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的皇兄,大旻的前任皇帝,神色莫辨地说道:“皇兄,朕最近看到一篇赋,虽然文采不怎么样,但让朕惊奇的是,这篇赋却已经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皇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洪晟钧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心头也有些打鼓,但他笃定洪晟铭不敢杀他。别说林太后还没死,就算是林太后死了,洪晟铭也不能在这个时候杀他。这篇赋传出去之后,洪晟铭若是再继续将他关在南苑,不让他露面的话,那就是坐实了赋中所说之事,洪晟铭的头上立马就要被扣上几顶不光彩的帽子。洪晟钧是在赌,他在赌洪晟铭就是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性格。
良久都没有等到回答,洪晟铭继续说道:“皇兄,朕大概是知道原因的。这篇赋之所以流传如此之快,如此之广的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这篇赋出自皇兄你的手。皇兄,你没有什么想和朕说的吗?” 将门嫡女:重生废妃狠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