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家有饿郎:囤粮种田好悠闲

第一百九十五章 给驴取名

  可爱活泼的毛驴到来,小花三姐妹最为高兴。

  虽然早上多了割草的事儿要做,但三个小姑娘一点也不抱怨,每天都抢着喂毛驴。

  一向不吵架的小姑娘,为了给毛驴起名字的事儿,还吵了一番。

  钱小花觉得毛驴两只耳朵长长的,非常有趣,想要叫它“朵朵”;钱小草觉得毛驴的毛色有些发蓝,想叫它“兰兰”;吴小鱼觉得毛驴的牙齿又宽又大,想叫它“板牙”。

  “朵朵”“兰兰”“板牙”谁也不让谁,甚至专门跑到野麻地里来找毛驴的主人——江岁安评定。

  江岁安和孙丽娘正在摘麻桃,这一茬的野麻长得非常好,结出的麻桃每一朵都饱满硕大,不仅如此,令江岁安意外和惊喜的是,麻桃边上还结了扁扁的亚麻籽,深棕色的亚麻籽油光发亮,一看就知道品质上乘,能榨出不少油。

  孙丽娘专门用野草编了筐子盛麻桃,把家里所有的陶器都拿来装亚麻籽。

  一直弯着腰,一点一点收麻桃和亚麻籽可不是轻省活儿,半个时辰后,连身体强健的江岁安都感觉到了疲惫,体力弱些的孙丽娘已经累得不行,坐到田埂上休息。

  三姐妹跑来找江岁安评选名字,江岁安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稍事休息。

  “江姐姐,你说哪个名字好?”钱小花期待地说:“是不是朵朵这个名字最好听?”

  钱小草赶紧道:“兰兰好听,兰兰和驴驴多般配啊。”

  “板牙好,板牙好。”吴小鱼也不甘示弱,跳着嚷嚷。

  江岁安拄着下巴,认真地听完每个孩子取名的理由,沉吟道:“朵朵这个名字很好听,兰兰和毛驴很配,板牙最形象,我觉得三个名字都好。”

  钱小花、钱小草和吴小鱼立马异口同声地问:“选哪个呢?”

  江岁安被三个小家伙着急的模样逗笑了,笑弯了眼睛回答:“不如把三个名字结合在一起。”

  结合在一起?三个小姑娘还真没想到能这样。

  “不如就叫板兰朵怎么样?”

  “板兰朵,板兰朵,板兰朵,很顺耳呢。”钱小花第一个同意。

  钱小草和吴小鱼也拍手赞同,三个人和好如初,高高兴兴地喊着新鲜出炉的名字“板兰朵”去找毛驴玩了。

  坐在一旁田埂上休息,把事儿从头到尾看在眼里的孙丽娘,笑着说:“江姑娘,你挺会哄孩子,以前帮忙带过小孩子吧?”

  江岁安想起梦境里和她有缘无分的傻儿子,神色黯然下来,淡淡地应了声,又下地收麻桃和亚麻籽去了。

  孙丽娘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看到江岁安兴致不高的样子,她不敢多问,疑问压在心里。

  休息了一会儿,力气恢复后,孙丽娘也下地去收野麻。

  江岁安和孙丽娘收了一半地的时候,方家的大孙子方尺跑过来。

  因为野麻长得高,掩住了江岁安和孙丽娘的身影,方尺以为地里没人,大着胆子跑到田埂上,凑近了装麻桃的筐子和装亚麻籽的陶器,仔仔细细地看了记下来,这才往回跑。

  方尺跑走的时候,孙丽娘直起腰歇息,刚好看见他的背影。

  “咦,那不是方家大孙子吗?我家小鱼特别喜欢他,经常尺子哥哥长尺子哥哥短的叫。许氏性子虽不好,可她命真好,三个儿子都那么招人喜欢。”

  孙丽娘和寻常的农家妇人一样,喜欢闲聊,便就着方尺的事儿跟江岁安说道起来。

  “是啊,她命好,儿子争气。”

  江岁安耳边听着孙丽娘的话,心中却有了别的计较。等孙丽娘说的差不多了,江岁安让她跟自己把麻桃和亚麻籽抬到另一边田埂上去。

  “换一边?东边田埂离着家里近些,一会儿咱往回搬也容易,为啥现在要换一边?”

  江岁安神秘一笑:“你只管同我搬,一会儿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孙丽娘知道江岁安比她聪明,既然搬来搬去肯定有缘由,遂不再问,两人搭着手,将筐子和陶器从东边换到西边。

  换好后没多久,孙丽娘就看见许氏朝着她们走来。

  孙丽娘瘪嘴,压低声音对江岁安说:“喏,讨债的来了。”

  江岁安唇角微勾,让孙丽娘一会儿不必多言,由她来说。

  许氏这两天很郁闷,按说有了江岁安他们给的这份工,她家日日能吃上大米饭,应该感到高兴。

  可这高兴就持续了一天,第二天许氏下地,看到满地烂黄的野麻苗,心里就跟吃了黄连似的。尤其是在得知江岁安的野麻长势旺盛,即便她人不在,苗子也没有任何问题之后,许氏心里得黄连一下子变成了辣椒,火辣辣地热。

  她着实不明白,自己明明学着江岁安一步不落地来,怎么江岁安的苗子就好好地,而她的野麻却烂光了。

  许氏心里不平,跟方艺抱怨。方艺哪知道为什么,被她烦透了,直接说她“烂泥扶不上墙”,气得许氏这几天都没给自家相公好脸色。

  昨儿江岁安他们回来,居然带回了一头驴。那驴子皮毛光亮,四肢健壮,一看就是头能干的牲畜。

  许氏本就不平、不满、不舒服的心情,看到江岁安得了驴子后,简直如同在烈火上烤。

  没想到还有更气的,江岁安的野麻已经能收了。

  而且根据她儿子方尺的说法,这些野麻产了许多黄乎乎的麻桃、油光光的亚麻籽。许氏听了,哪里还坐得住,顾不上跟家里商量,颠着脚就找来了。

  不过她这次学聪明了,不像上次跟踪孙丽娘找野麻那会,许氏满面笑容,手里还端着一个碗,里头有两只杀好的竹鼠,是她的小儿子在地里捉到的。

  “江姑娘,你好啊。”远远的,许氏就招呼开了,特别热忱:“昨儿你们回来的时候挺晚的,我没好意思叨扰。这不,一大早我就让娃子们去地里逮野物,快中午了,我给你们送些竹鼠肉来。”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江岁安同样端着笑脸,温和地说:“这怎么好意思。” 家有饿郎:囤粮种田好悠闲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