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不可不知的3000个文化常识

隶书、行书与楷书

  隶书、行书与楷书

  在李斯创制小篆的同时,程邈整理出了另一种书写字体,就是隶书。《说文解字》记载:“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也就是说管理监狱事务的官吏因为事务繁忙而采用较为简易的隶书来办公。隶书的“隶”,具有附属的含义,也曾被叫做“佐书”,在早期是作为小篆的辅助字体被使用的。隶书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是将篆书圆转的笔画改为方折,这样书写速度明显变快了,特别对当时以木简为书写材料的情况更是如此。与篆书相比,隶书的象形特点大大地减弱了,但在早期,隶书与篆书的分界还不是很严格,及至西汉中期,隶书基本摆脱了篆书的影响而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字体,西汉后期开始,隶书逐渐取代了小篆而成为主要的字体。

  行书是由隶书转变而来的,于西汉后期开始形成,但是几百年里并不流行,直到东晋王羲之的出现,才将行书提升为书法上影响最大的一宗。行书将隶书中的横画进行缩短,使隶书的扁方变为正方,同时加强了上下笔画的连贯性,有些笔画采取连续书写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书写的速度。后来楷书取代了隶书作为正体字的位置,行书就成为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避免草书的难于辨认和楷书的书写速度慢而采取的折中的书写方法,常常将写得比较飘逸而近于草书的称作行草,将写得比较端正而近于楷书的称作行楷。

  楷书,又称正楷、正书或真书,也是从隶书发展而来的,大约出现于汉末,但在很长一个时期都还存有隶书的成分。唐代是楷书最为兴盛的时期,初唐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都是标举于世可谓书界典范的楷书大家。楷书的特点是字形方正,结构严谨,笔画平正规整,点画分明。楷书在汉字诸体中成熟最晚,但是此后应用最广,至今通行的汉字印刷体就是楷书及其变体,日常书写体也是将楷书看做参照标准的。行书和楷书在魏晋之际兴起后,隶书的主体地位被取代,但是在书法艺术中仍作为一种基本的字体而存在。 不可不知的3000个文化常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