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氏族社会
氏族公社
氏族公社是继原始群之后出现的以血缘为纽带的人类共同体,是原始社会的高级阶段。氏族公社的历史可分为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妇女居于支配地位,丈夫居于妻方,辈分从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继承。这时期的婚姻实行族外婚制,只有不同氏族之间的同辈男女可以互为夫妻。后来婚姻又发展为对偶婚,就是在互婚的男女群中各有一个主要配偶,但并不严格,所生子女仍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时期氏族的财产实行平均分配。在我国境内,这时期的代表性人类和文化有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半坡村遗址。
父系氏族公社是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组织形式。这时期的代表文化有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在父系氏族公社里,男子居于支配地位,妻子从夫而居,辈分从父系计算,财产由父系继承。男子不再以狩猎、捕鱼为主,而是代替妇女从事农业和饲养业。妇女在经济上退居次要地位,职能已经转向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生儿育女。这时期的婚姻制度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父系氏族公社内部以男子为中心分裂为若干个大家庭,各大家庭内部又分裂为若干个一夫一妻的小家庭。这样,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逐渐瓦解,代之以地缘为纽带的农村公社,以小家庭为单位的私有制产生,随着贫富的不断分化,阶级在形成中。
前仰韶文化
前仰韶文化(约5400年前~5000年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有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等,分布范围在后来的仰韶文化区域之内,如河南、陕西、河北等省,与仰韶文化有继承关系,被称为前仰韶文化。这时期经济以农业为主,发现有石制农具、陶器及粮食等。特别是磁山遗址窖穴中发现的粮食遗存,总量竟达5万千克!如此丰富的遗存,标志着前仰韶文化时期农业生产已经跨越了最初的阶段。可见这里应是中国旱作农业起源地,肥沃的黄土地是先民赖以生存的基地,从这个意义上讲,前仰韶文化居民堪称黄土地最早的儿女。
裴李岗文化
裴李岗文化(约5500年前~4900年前)是目前已知的华北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南中部地带。裴李岗遗址中有房基、窑穴、墓地等村落遗迹,居住建筑集中在遗址中部,窑穴在南部,墓地在西部和西北部。最有代表性的器型是带足磨盘、带齿石镰和双弧刃石铲。农业作物是粟。饲养有家猪、家狗、家鸡甚至家牛等。以木制弓和骨制箭为狩猎工具。陶器有红褐色砂质和泥质两种,多碗、钵、鼎、壶等日用器具,陶壁厚薄不匀。从建筑遗存、埋藏习俗、农业生产,特别是陶器形制、纹饰等方面考察,它与后来的仰韶文化关系比较密切。
半坡村遗址
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年,属于母系氏族繁荣时期的文化。这一文化类型是1921年首次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的,因此以“仰韶”作为这一文化类型的名称。仰韶文化发源于黄河中游,遍布于黄河中上游各省。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有陕西西安的半坡村遗址和临潼的姜寨遗址。
半坡村遗址在西安的东郊,遗址东西最宽处近200米,南北最长为300多米,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遗址略呈椭圆形,北面为氏族墓地,南面为居住区,东北面为陶器窑场。居住区内的房屋有大有小,大的面积达120平方米左右,只有一间,可能是氏族首领的住室或议事集会场所。
这时期的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有石斧、石铲、石镰、石刀、石磨等,大多磨制得比较精致,各有用途。除此之外,骨器、陶器等也是他们常用的工具。这里的生产以农业为主,已经处于“锄耕农业阶段”。半坡居民种植的谷物有粟、稻等,用石磨盘、石磨棒磨去谷皮。他们还种植白菜、芥菜等。家畜饲养业在这时已出现,他们在居住区内建起圈栏,主要饲养猪、狗等家畜。居民除经营这样的原始农业和饲养业外,还要捕鱼、狩猎、采集果实以补助生活,渔猎经济在此时期仍占重要地位。
半坡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有手制的陶器、石器、骨器、纺织架、木器等。陶器以粗质和陶土细泥的红色、红褐色陶为主,最常见的是粗砂陶罐、小口尖底瓶和钵所组成的一套生活常用器,例如瓮、罐、瓶、盆、钵、鼎等,上面绘有黑色或红色漩涡纹、波浪纹、几何纹、花瓣纹、鱼纹、鹿纹和人面形图案等。人们称这类陶器为彩陶。在圆底钵口沿的宽带纹上,发现有22种不同的刻画符号,有人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字的萌芽。半坡居民的装饰品有用石、骨、陶、蚌磨制成的环、璜、珠、坠、耳饰、发饰以及镶嵌饰等。
半坡类型的墓葬约一半有随葬品,主要是日用陶器。其墓葬体现了一些奇特葬俗,小孩瓮棺葬具多打洞,可能是作为灵魂出入的通口。常见“割体葬仪”,被葬者手指、足趾割去另外埋藏。半坡墓葬是男子、女子分开葬在一起,说明了这里尚实行族外婚。
仰韶文化陶器的区域性特点
在前仰韶文化时代,陶器工艺的区域性特点已经产生。东北地区兴隆洼文化流行筒形罐和蓖点纹、文字纹,陶质疏松,制作粗糙。黄河中游的前仰韶文化制陶水平最高,流行平底器、三足器,一些后世常见的制陶方法已见端倪,如裴李岗文化晚期制作精美的黑陶;老官台文化陶器施于口沿的红彩带等;黄河下游的后李文化和北辛文化流行圈形图案与三足器;长江中下游地区流行夹碳陶和器耳装饰,在器物上刻画的动植物纹饰十分生动。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群岛,距今约有6000年。
河姆渡文化的农具除石斧、石凿等石质工具外,最有特色的是骨耜。骨耜是一种翻土工具,用水中大型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制成。河姆渡文化时期的陶器为黑色,有釜、钵、罐、盆、盘等,都是手制的。木作工艺是河姆渡文化手工业的又一特色。在这里出土的一件木质漆碗,外表涂有红色涂料,微显光泽,经鉴定为生漆,这是迄今中国最早的漆器。
音乐的产生与发展
新石器时代,人们对音乐的乐律性质已有了理性认识,随着笛、埙类有明确音高的旋律乐器的出现,人们开始认识音之间的关系,音阶开始产生,并有了将音高纳入模式的乐律知识。山西万荣县荆村和半坡的陶埙已不按绝对音高制作,而具有调式性质,其中一音孔陶埙均能发4个音,并且相邻的音阶各埙也大致相同。早于仰韶文化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新石器遗址出土有十几件骨笛,大多为7孔,能奏出七声音阶,结构完整准确,音质较好。有些骨笛在音孔旁还有调音用小孔,可见制作者已有明确的乐律意识和调音水平。
河姆渡文化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考古发掘时发现有很多稻谷、稻壳、稻茎的遗存,是迄今中国最早的稻谷实物,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水稻的证据。河姆渡居民饲养的家畜有水牛、猪、狗等。
此外,河姆渡遗址还发现一种地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以河姆渡发现的为最早,与北方地区同时期的半地穴式房屋有着明显区别。这种建筑构造是与河姆渡聚落地河湖密布、潮湿炎热的地理环境相适应的,同时也表明了当时的建筑技术已相当进步。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约5300年前~4300年前)首次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镇,是史前时期中国南方文化的主流。这一时期的石器农具磨制非常精细,主要有锛、石犁、耘田器、穿孔斧、穿孔刀等。农作物品种很多,如籼稻、蚕豆、甜瓜等。养蚕和织丝开始成为人们的主要劳作项目。陶器有泥质灰胎磨光黑皮陶、黑陶和夹砂灰陶等,普遍采用轮制。玉器数量之多,工艺之精,为新石器时代所罕见。其中玉琮和玉蝉都是中国早期玉器中的珍品,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是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59年于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发掘其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泰山周围地区,延及山东中南部和江苏淮河以北一带。年代约始自4300年前。
大汶口文化以农业经济为主,种植适合黄河流域的耐旱作物粟,已经有较多的剩余粮食。农业生产工具有石铲、鹿角锄等,木质农具如耒、耜等已经出现。
大汶口文化饲养的动物有猪、狗、牛、羊、鸡等。渔猎经济占有一定的比重,骨镞、角质鱼镖、网坠等遗物表明了当时居民进行狩猎和捕鱼。大汶口文化特有的獐牙刃勾状器以鹿角为柄,是用来捕鱼和切割的多用途复合工具。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制作工艺在不断发展。早期以红陶为主,中期盛行灰陶,陶制品的种类明显增加。晚期则以黑皮陶为主,陶胎为棕红色,少量为纯黑陶。轮制技术的广泛使用使陶器制作获得长足的发展。晚期制陶工艺,发现了新的制陶原料,质地坚硬、胎薄而均匀,色泽明快的白色、黄色、粉红色陶器,统称为“白陶”。
花瓣纹钵 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 红陶彩绘 江苏省邳州市大墩子出土
大汶口文化一个显著特点是陶色多样化。彩陶纹样以几何纹为主,由挺拔、尖锐的直线组成的几何纹样颇具特色。
大汶口文化中使用的陶文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陶文的产生和使用,为甲骨文、金文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制石、制玉、制骨等手工业在大汶口文化中已经比较发达。石质工具多为磨制,并穿孔,出现了管穿法和凿穿法两种穿孔方法。
大汶口文化的房屋有圆形半地穴式,屋顶为木质的原始梁架结构,呈圆锥形。
龙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黄河下游地区,出现龙山文化。它是由于在山东章丘县龙山镇被发现而得名。龙山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2500年~前2000年,覆盖范围包括山东省中、东部及江苏淮河以北地区。龙山文化以精湛的黑色陶器制作工艺为特征。当时的制陶工艺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陶器造型规整,器壁薄且均匀,有的器皿壁厚仅有0.5毫米,重量尚不到50克。器皿表面打磨光亮,并附有划纹、弦纹、竹节纹及镂孔等纹饰。在这时期,制玉业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龙山文化以原始农业为主,以渔猎、家畜饲养及各种原始手工业为辅,以粟作为其主要农作物。生产工具则有扁平穿孔石铲、蚌铲、骨铲、双孔半月形或长方形石刀、蚌刀、石镰、带齿蚌镰等,反映了当时农业经济的繁荣。由于山东濒临大海,故当时的渔业也占一定的比例。狩猎的对象则是以鹿类为主。饲养的家畜有猪、狗、牛、羊等,家禽有鸡,并且当时已能进行猪的人工繁殖。
龙山文化时期的居民建筑,主要有长方形或圆形半地面式、圆形地面式和夯土台基地面式三种,其中夯土式建筑开创了中国古代夯土建筑的先河,为后来各种大型宫殿的建筑奠定了基础。
城堡建筑
龙山文化时代的城堡具有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有高耸的夯土城墙环绕,形成一道坚固严密的屏障;城内是面积巨大的建筑群,既有高大的夯土台基建筑,也有小型建筑,还有先进的建筑设施,城内建筑有统一的布局,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城外围绕着一条护城河,既可为城内提供水源,又起着城堡的防卫作用。从总体、结构和布局等方面看,这些城堡建筑都远远超过了当时的村落建筑。尤其是高大的夯土城墙,具有一种雄壮威严的建筑美,它既是城堡不可缺少的屏障,也是城堡的象征。如果说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结晶,那么城堡建筑的出现则是建筑艺术上的一个飞跃。
新石器时代的农作物
在新石器的早期阶段,黄河流域的旱田耕种粮食作物主要是粟(俗称小米,夏商周三代或称稷),磁山、裴李岗遗址均有出土实物,除粟外可能还有黍(俗称大黄米);华南地区的山地耕种粮食作物,最早可能是芋类、薯类;长江流域的水田耕种是水稻,但稻的种属(籼或是粳)情况尚不清楚。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黄河流域和其他流行旱田耕作习俗的北方地区,耕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黍,个别地区或亦种植豆、麻、稻、高粱、麦等;长江流域、华南地区则主要种植水稻,个别地区(如台湾凤鼻头文化)亦兼种粟。综合全国各地的情况,大致有芝麻、蚕豆、薏苡、瓠(葫芦)、菱角、芡实、甜瓜、桃、樱桃、莲藕、栗子、花生、枣、油菜、芥菜或白菜等。
家畜的饲养
畜牧业与农业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只有在人们的生产技术与经验积累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家畜的饲养才能产生。原始人类最初的食物来源主要靠狩猎和采集,动物的驯养则是狩猎水平发展的结果。弓箭出现以后,提高了狩猎的效率,网罟、陷阱、栏栅等在狩猎中的使用,使人们能够捉到活的动物。人们捕获的动物时多时少。当捕获的动物数量较多的时候,人们没有立即将它们全部屠宰,而用绳索捆绑或用圈栏圈养起来,待食用时再去屠宰。特别是捕获的幼仔,食用又嫌肉少,它本身又不伤人,圈养以后还会日渐长大,这或许是引发人类去驯养动物的始因。其中,狗经过驯养以后,还成为狩猎时的帮手,因此,狗被认为是最先驯养的动物。家畜的饲养一经出现,驯养动物的品种也不断增多。在黄河流域,大约在仰韶文化时期已饲养黄牛。在龙山文化时期,又增加了马和猫。这样,到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马、牛、羊、猪、狗、鸡这“六畜”,均已成为家畜而被人们饲养。 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