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朝的经济贸易
农业的发展
元朝统一后,元世祖很重视农业的发展。他下令保护农田,禁止侵占农田作为牧场,并设立劝农司、司农司、营田司等管理农业的政府机构。颁行《农桑辑要》指导农业,成立村社对促进农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措施的实施和人民的努力下,屯田大规模地铺开,水利的兴修更使农业生产得到快速的恢复和发展。
棉纺织业的发展
棉纺织业作为新兴的行业,在元代大有发展。到元朝中后期,棉花已在全国广泛种植。棉纺织业作为一种农村的家庭副业,也在江南地区普遍发展起来。在这一技术的迅速发展中,黄道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黄道婆是松江府乌泥泾人,曾流落到崖州(今海南),因此学到那里的纺织技术。元成帝贞元年间(1295年~1297年),她随船返回故乡,将造、捍、弹、纺、织等一整套工具的制作方法及织布中使用的颜色搭配、综线挈花等技艺传授开来。织成的被、裱、带等的各种纹样、图案,色彩鲜艳,远近闻名,并在长江流域得到推广,使这一地区棉纺织技术出现了一次突飞猛进的发展。松江一度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此后,棉织品逐渐普及为普通人民的服装材料。元代纺织业的发展,与棉纺织业技术的革新和普及是分不开的。黄道婆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修建元大都
元大都从1267年开始修建,直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才告完工,历时18年之久。它的组织建筑是设计者刘秉忠以《周礼·考工纪》中的都城建设为指导思想进行规划修建的。
大都城整体接近方形,北面两个门,东、西、南3面各3个门。布局形制为三重城垣:大城、皇城和宫城。皇城周长10千米,包括宫城、御苑以及兴圣宫、隆福宫、太子宫和太液池等。宫城在皇城内偏东部,在全城的中轴线上,分为前朝、后宫两部分。社稷坛在皇城以西,太庙在皇城以东,商业活动的市集中在钟鼓楼一带。这种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布局,符合中国传统的都城规划模式。大都城市布局严谨,井然有序,有明确的中轴线,以宫城为中心,南起丽正门,经皇城前广场,过灵星门,进入皇城、宫城,直抵皇城以北位于都城几何中心的中心阁。由此向北,轴线略为西移,通过鼓楼,直达钟楼。元大都的水系工程由水利专家郭守敬规划,疏通了东西向的运河(通惠河)和两条主要的水系,保证了宫苑用水。
元大都的建成,是城市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它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座按照预先整体规划平地兴建的都城,也是13世纪~14世纪世界上最宏伟壮丽的城市之一。
元代大运河
元朝灭南宋后,仍依靠旧运河进行水陆运输,其路线由长江辗转入淮河,逆黄河而上达滦旱站(今河南封丘西南、黄河北岸),陆运180里至淇门(今河南浚县西南),入御河(今卫河),再运至大都。这条隋唐以来的运河旧道,因历经变迁,久不通畅,漕运诸多不便,所以元朝政府着手陆续修凿大运河。至元三十年(1293年),通州至大都的通惠河开通,至此,大运河全线贯通。它以杭州为起点,以今北京的积水潭为终点,全长超过1790千米,依次为:通惠河、通州运粮河、御河、会通河、济州河、扬州运河、江南运河。大运河经过了今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6省市,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5大水系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水运网,成为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主动脉。
海外贸易
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朝先后在泉州、庆元(今浙江宁波)、上海、澉浦(今浙江海盐县南)、广州、温州、杭州设置了7个市舶司。其中泉州是对外贸易的最大商港,由此出口纺织品、陶瓷等日常生活用品,进口丁香、豆蔻、胡椒、钻石、珠宝等。
元朝的海上贸易关系十分广泛,同亚、非、欧各国的交往频繁。外国人里,最著名的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回国后还撰写了《马可·波罗游记》。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元朝政府着手制定了市舶法则,至元三十年(1293年),又颁布《整治市舶司勾当》22条。市舶法明确规定了市舶司的职责,包括办理船舶出入港的手续、舶货的检验和收存、舶货的抽分和纳税等等。市舶司由行省管辖,每个司设提举两人。征收舶税和市舶抽分时,往往有行省高级官员在旁边监督。市舶抽分和征收舶税成为元廷的重要财源之一。 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