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败意大利
腓特烈一世的屠城暴行并没有吓倒意大利的民众,反而激起了他们反抗残暴统治的勇气。1167年,威尼斯、维罗纳等意大利城邦组成了新的“伦巴第同盟”。看到意大利人的起义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腓特烈一世又发动了第四次侵略战争。战争一开始,腓特烈一世的大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占了罗马。可接下来的战斗却陷入了僵局,腓特烈一世的军队遭到了意大利人民的顽强抵抗,军队里瘟疫流行。眼看自己掉进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腓特烈一世只好丢下部队,化装成农夫逃回了德意志。
位居皇帝之尊居然要化装逃跑,这对腓特烈一世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他发誓一定要报仇雪恨。1174年,腓特烈一世重整旗鼓,率领着数万大军第五次进军意大利。此时,加入“伦巴第同盟”的意大利城市也增加到了22个。战争刚一开始,同盟还想通过和谈解决问题,但是腓特烈一世拒绝和谈。1176年,最后的决战在米兰附近爆发了。战斗打得天昏地暗,腓特烈大军在众志成城的意大利人面前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腓特烈一世身受重伤,只得率领着自己的残兵败将放下武器,向“伦巴第同盟”投降。
1177年,腓特烈一世被迫与教皇亚历山大三世签订了《威尼斯和约》,腓特烈一世同意归还教产,同时不再插手教皇国的内部事务。为了表示自己悔改的“诚心”,腓特烈一世还“虔诚”地跪在亚历山大三世的脚下亲吻了教皇的脚。1183年,腓特烈一世与“伦巴第同盟”签订了《康斯坦茨和约》,废除了隆卡利亚会议的一切决议。虽然腓特烈一世在战场上一败涂地,但是他毕竟还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于是“伦巴第同盟”允许腓特烈一世在名义上保留人事任免权,并且规定“伦巴第同盟”在皇帝出巡时必须做好接待工作,总算是给腓特烈一世保留了一点儿颜面。
12世纪时,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镶嵌画。
1186年,腓特烈一世对意大利发动了第六次进攻,也是他最后一次进攻意大利,但是这次进攻仍然以失败告终。1189年,67岁高龄的腓特烈一世在征战途中掉进了河里,沉重的盔甲让他变成了水中的“秤砣”,这位雄心勃勃、戎马一生的皇帝最终以这样一种方式告别了人世。 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