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德国

再见倾心

德国 李爱霞 1050 2021-04-06 13:52

  再见倾心

  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友谊。

  1843年,《莱茵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了,马克思和妻子燕妮辗转来到了巴黎。在美丽的塞纳河畔,马克思开始主持进步刊物《德法年鉴》的编辑工作。而在一海之隔的曼彻斯特,恩格斯正在刻苦学习,不过他学习的可不是父亲安排的经营管理,而是整个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在曼彻斯特的所见所闻,尤其是英国工人每天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却仍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的景象深深触动了恩格斯,他逐渐明白了经济才是决定政治状况的根基,并开始刻苦研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等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著作。就这样,恩格斯从经济入手,逐渐走上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道路。不久,恩格斯写下了著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几经周折,恩格斯将文章投给了马克思主持的《德法年鉴》。这次他没有遭到上一回那样的冷遇,马克思看完这篇文章后如获至宝,当即决定将文章放到《德法年鉴》的第一期出版。回到家后,马克思甚至还激动地对妻子燕妮说:“恩格斯,那个商人的儿子,他居然这么透彻地认识到了无产阶级的使命。”这时马克思才隐约感觉到自己在上次见面中有些武断,以至于错过了这样一位怀有崇高理想的知己。

  1848年是整个欧洲的革命之年。

  不过马克思并没有遗憾太久,1844年8月的一天,恩格斯专程从英国来到了巴黎,第二次拜访了马克思。再次见面,马克思从恩格斯的眼中看到了坦诚与直率,恩格斯则从马克思的眼中看到了欣赏和鼓励。为了弥补自己第一次见面时的冷淡,马克思热情地邀请恩格斯到自己的家中做客,恩格斯欣然赴约,还给窘困的马克思一家带来了礼物和食物。在接下来的10天里,26岁的马克思和24岁的恩格斯形影不离,他们一起参加了巴黎工人的集会,一起拜访旅居巴黎的工人运动家,一起到法兰西剧院广场旁的咖啡馆喝咖啡,还一起撰写了近20万字的著作《神圣家族》。马克思的夫人燕妮和管家琳蘅都对举止优雅、彬彬有礼的恩格斯有着很好的印象,她们感受得到这个金发的客人给马克思带来了真正的欢乐;而恩格斯对马克思一家的招待也非常感激,他回到英国后还专门给马克思写了感谢信,信中反复提到在马克思家度过的10天是自己一生中最愉快的日子。 德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