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纺织机之发明
实业革命原于机器之发明
上数章所述者为法国革命,拿破仑战争及维也纳会议诸陈迹。以政治家武人及外交家之力为多。然在法国全级会议未召集以前,英国社会中已有一种革命。其影响较国民会议之事业及拿破仑之武功尤为远大。人民之习惯思想及希望莫不因之而变更。
十八世纪以前之实业状况
古代希腊人及罗马人虽以文明著于世,然对于实业器械上绝少发明。十八世纪以前欧洲之工业状况几与古代埃及无异。纺织耕种纯赖手工。货物运输专恃车辆。信札邮递之迟缓亦与罗马帝国末造无异。迨十八世纪之末叶忽有种种实业器械之发明,不百年间工商业之状况为之丕变,即世人所谓“实业革命”是也。近世之各种问题如商埠也,工厂制度也,工党也,贫民也,皆由是而起。故实业革命之重要实不亚于君主,国会战争,宪法诸事矣。
纺织业之改良
一百五十年来之实业革命可以纺织业之改良一端说明之。织布之先必先纺毛、棉或麻成纱而后可。纺纱之法自古已有发明,然一人同时仅纺一线。至一七六七年英国人哈格里佛士(James Hargreaves)发明纺纱机,以一人运动机轮同时可纺十线。是则一人之力可以作十人之工矣。次年又有理发匠名阿克来特(Richard Arkwright)者发明纺纱之辘机,创设纱厂,卒致巨富。一七七九年克纶普吞(Samuel Crompton)合哈格里佛士之纺机及阿克来特之辘机而一之。至十八世纪之末已有同时能纺二百线之机器之发明。运用机器者一二人已足,专恃手工者遂不能与之争衡。工厂制度从此发端。
织布机及轧棉机
纱线之出产既富,旧日之织机已简陋不适于用。至一七三八年揆约翰(Jonh Kay)有飞梭之发明。织工运用机柄,使飞梭往来不再需他人之辅助。至一七八四年肯德(Kent)之教士卡特赖特(Cartwright)博士发明新机,飞梭提纬均系自动。然至五十年后手工不敌机器时,昔日之手织机方废。十九世纪之中织机之改良日有进步。至今利用机织一人之力可当昔日二百人之工。此外又有以酸质漂白之发明。昔日漂白专恃日光动需数月之久,至此数日而已足。一七九二年美国人辉特尼(Eli Whitney)发明轧棉机,每日每人力能轧棉一千余磅,以视昔日之每日仅轧五六磅者真有天渊之别矣。
各种发明之影响
自纺织机发明之后布之出品骤然增加。一七六四年英国每年仅输入棉花四百万磅,至一八四一年增至五万万磅。拿破仑战争将终时奥文(Robert Owen)宣言在新拉拿尔克(New Lanark)工厂中二千工人之工作足以抵苏格兰全部人民之手工工作。 近世欧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