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日
全省地质工作会议今天在地矿大厦举行,省国土资源厅张庆坤副厅长、局领导班子成员、三总师、局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各地勘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地矿家园、科技馆、美得乐大酒店的负责同志,局十大杰出青年和局劳动模范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伊局长主持。
这是自己在地矿局长岗位上召开的最后一次全局性会议了,心中感到有许多话要说。回顾实施资源山东建设六年来的工作,自己最感欣慰的是,没有辜负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全局干部职工的厚望,和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克服重重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创了地矿工作的新局面。主要找矿成果、经济指标、实物工作量和精神文明建设均跃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并率先实现企业上市。这些优异成绩确实来之不易。
资源山东建设硕果累累。全局共有矿权612项,六年新增516项,新增勘查面积6.4万平方公里,新发现矿产地133处。提交和控制资源量:金1700吨,铁60亿吨,煤269亿吨,有色金属263万吨,铝土10.76亿吨,钾盐20亿吨,其他非金属110多亿吨,创造潜在经济价值20万亿元以上,是建局50年找矿成果总和的两倍多,超额完成了资源山东建设的任务目标。
一是地质找矿实现连续突破。在胶东连续发现和提交了寺庄、焦家、马塘三个深部特大型金矿,还有三个特大型正在勘查中,其中纱岭超过300吨,三山岛金矿也到了300吨。六年探明和控制的金资源量,超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全省提交的金资源总量,占近年全国提交金资源量的一半还多,使胶东地区成为世界级金矿资源基地;在济宁发现了山东历史上最大的铁矿,提交储量18.3亿吨;在秘鲁邦沟地区探明高品位铁矿25亿吨,预计可提交30亿吨;在澳大利亚伊尔高地区控制铁矿资源10亿吨以上,远景可达20亿吨;煤,在省内提交储量40多亿吨,在新疆等地提交储量200多亿吨,已成为新矿、兖矿、山水集团等省内大企业的原材料基地;多金属,在五莲七宝山提交铜铅锌资源量32万吨,在新疆、内蒙古、青海探获超过30万吨的铅锌、钼、锑等资源;钾盐,在刚果(布)探明20亿吨。
二是大地质服务格局已经形成。完成了蓝、黄等“四区三园”以及各市重点区域的地质灾害治理、环境地质、城市地质、海洋地质、地热能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在全省抗旱打井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提交济南、泰安、淄博、烟台等10余处水源地,在全省17个地级市开展地质灾害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2000余个,打出了300多眼地热井。组织成立了省浅层地热能研究推广中心、省海岸带地质研究中心以及省地热温泉研究所等,建设了30多个浅层地热能利用示范工程,实现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供暖面积60多万平方米。
三是勘查施工和多种经营稳步发展。完成了全国20多个省市区和10多个国家的部分机场、港口、桥梁、水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工勘施工。六年共完成工勘施工项目332项,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79项。2012年实现经营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11%。多种经营中的机械制造、珠宝玉石、酒店旅游、房地产开发各成体系。探矿机械系统内领先,并走出国门,在澳大利亚设立了分公司;地矿珠宝已成为省宝协的主要支撑力量。
四是探采治一体化扎实推进。采矿业越来越成为拉动全局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建成并达产安徽徐楼铁矿、山西娄烦铁矿、昌邑南任铁矿、海阳鑫泰金矿等4座矿山。徐楼和娄烦铁矿的二期工程进展顺利。马塘金矿、韩旺铁矿、五莲七宝山铅锌矿、内蒙古小孤山多金属矿等一批矿山项目正在积极建设或办理手续。
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12年全局实现总收入比2006年增长331%;经营收入比2006年增长418%;实现生产增加值比2006年增长416%;实现利润比2006年增长1067%。如果再包括上市的资产和经营收入,利润会再上台阶。
完成实物工作量再创新高。全局六年共完成机械岩芯钻探812.2万米,是建局50年总和的1.13倍;完成工程地质钻探695.7万米,桩基进尺1124.5万米,桩基灌注量269.8万立方米等。其中,机械岩芯钻探连续6年钻探工作量全国第一,每年都占全国钻探总进尺的近十分之一,连续7次打破钻探孔深全国纪录。西藏罗布莎科钻项目,首开高原科学钻探之先河;莱州4000米科钻项目目前孔深已达3700多米;辽宁葫芦岛、甘肃金川等国家科学钻探项目进展顺利。
精神文明建设保持全国先进行列。我们先后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被中央组织部等授予“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另外,我局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先进离退休党支部、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还有2个地勘单位获“全国模范地勘单位”荣誉称号;6个单位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8个单位获省直文明单位称号;7个单位和2个基层集体获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
实施资源山东建设六年来的丰富实践波澜壮阔,山东地矿人探索形成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也弥足珍贵,是全局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很好地总结、坚持并发扬光大。
一是创新思路。从2007年开始,我们着眼于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和地质服务,提出并大力实施了资源山东建设战略,坚持“省内、省外、境外”三线联动,并适时推出了构建大地质服务格局、探采治一体化、和谐地矿建设等措施和办法,形成了一套全省地矿工作的科学发展之路。特别是指导和推动省内深部找矿和“走出去”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这几年,我们在新疆、内蒙古、青海等12个省区取得矿权135个,勘查面积2929平方公里,提交了一批煤矿、铁矿、多金属矿和贵金属矿;在澳大利亚、秘鲁、智利、刚果(布)、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美国、加拿大等20个国家合作勘查矿权244个,勘查面积达到5.74万平方公里,提交了铁、钾盐、铝土、铜、金、金刚石等一大批找矿成果,正在勘查的还有重稀土、铀、铌钽等国家稀缺矿种,并牵头成立了澳中矿业联合会,被国土资源部肯定为“山东模式”。实践证明,用足用好资源山东建设战略这个全局启动内力、凝聚外力的总抓手,就能进一步提升我局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开辟山东地矿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是加大投入。我们下大力气拓宽融资渠道,大幅度增加投入,对设施装备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大大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积极争取,六年中全局财政拨款共达44.5亿元,是“十五”期间总和的3.8倍。其中,各类预算外和政策性资金15.1亿元,包括设备资金3.3亿元,项目资金8.4亿元。同时,六年调剂内部资金30多亿元,项目资金59.8亿元。在资本运营上,企业上市终于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局由资源、资产优势向资本优势迈出的关键一步。目前,上市融资能力可达20亿元以上。六年来,全局用于设备改造的资金7.8亿元,购置大型先进设备、仪器数百台(套),使我局的装备水平全国领先;用于地勘项目的资金超过70亿元,完成了国内国外一批重大项目,获得了一大批好的找矿成果。
三是强化科技。在加强理论指导上,我们下了大功夫,先后组织专门力量,对胶东金矿、济宁铁矿、鲁西北煤矿等重大找矿项目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形成了“阶梯式”成矿模式等一批具有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的地质科技成果,解决了主要成矿区带深部找矿一系列路径和技术问题,成就了世界级金矿富集区;在运用先进技术上,我们主要强化了在钻探工艺、地球物理探矿、实验测试等方面的自主创新,以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助推地质找矿工作,找矿技术全国一流;在创新找矿方法上,我们坚持以一院为主、多家参与、多机组上阵组织找矿会战。坚持将普查、详查、勘探一体化设计,梯次推进,大大缩短了找矿周期;在用好技术人才上,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几年中有探矿状元、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工程勘查大师等拔尖人才,和一批经验丰富、身怀绝技的“找金大王”“找水大王”“找铁大王”“地热大王”“索道大王”等活跃在全局各行各业,取得了一系列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科技成果。其中,焦家深部金矿详查和济宁颜店铁矿详查项目入选2008年全国矿业十大新闻;焦家深部金矿详查被评为2008年全国矿业十大找矿成果;“阶梯式”深部金矿成矿模式研究和找矿突破项目被评为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入选2011年全国十大地质科技成果;莱州4000米和西藏罗布莎科钻项目入选2012年度全国探矿工程十大新闻。
四是深化改革。这几年,我们主要下大力气抓了内部机制改革。在激励机制上,主要是完善了局属单位经营者业绩考核办法,设立地质找矿特别贡献奖,重奖贡献突出的找矿人员,实现收入分配向一线、贡献大的倾斜。同时,合理控制收入差距,形成了科学、有效、和谐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在机构设置上,主要是进一步明确了局机关各处室的职能定位。在全省8个没有地勘单位的地级市设立了地勘院,在全国十几个省区、20多个国家设立了办事机构,形成了局、院、分院、办事处四位一体的组织体系;在人事制度上,主要强化了局属单位的岗位管理,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合同管理,实现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从2007年开始,我们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公开招考,六年招考1226人,改变了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
五是加强党建。六年来,局党委以《党建精神文明建设重点项目责任书》为载体,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资源山东建设提供了根本保障。六年共提拔交流处级干部232名,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年轻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坚持创先争优活动到一线、到项目、到机台。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转变作风,勤俭节约。扎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扎实有效。以争创各级文明单位为载体,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几年,我们大力弘扬“三光荣”和“艰苦创业、勇于创新、赶超一流、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新时期山东地矿精神,大大激发了全局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六是改善民生。六年来,我们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最大限度地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局干部职工。2012年,全局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9.2万元,同比增长16%,是2006年的2.6倍;在册职工年人均工资8.1万元,同比增长17%,是2006年的2.8倍。六年募集资金11.3亿元,开展基地改造项目40多个,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4000多户职工搬进了新房。地矿家园、地矿大厦、科技馆以及张夏、齐河、柿子园等基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家喝上了放心水,吃上了放心菜,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广大离退休干部职工的津贴、取暖费、医疗费等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经营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日益规范,工会、安全、信访和离退休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全局呈现出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回顾实施资源山东建设这六年,自己确实非常感慨。正如伊局长所说,这六年是全局整体面貌、发展实力实现重大变化的六年,是找矿成果由少到多、再到硕果累累,经济发展从弱到强、再到良性循环的六年;是发展关系协调、内外环境优化、广大地质工作者扬眉吐气、彰显尊严的六年!之所以能取得这样好的成果,首先这是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尤其是奋战在一线的同志们,不论在省内、省外,还是在国外,大家都吃尽了苦,做出了无私的奉献。有时不光流血流汗,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再就是领导班子坚强有力的结果。这些年,无论是局班子成员、机关处长,还是院长、书记们,大家都尽职尽责、撇家舍业、辛辛苦苦、无怨无悔,所以才成就了山东地矿今天的辉煌;还有就是更离不开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温家宝总理做出重要批示,肯定我们的工作。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和各位领导,省委省政府姜异康书记、姜大明省长、刘伟主席及各位分管领导多次听取我们的工作汇报,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肯定和鼓励,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并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发改委、商务厅、人社厅、外办、国资委,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巡视组、省直机关工委、老干部局等省直部门以及各市都支持资源山东建设。国外有关政府部门、大使馆以及国内有关省区政府主管部门、一批大企业集团都与我们建立了良好关系。没有他们的支持,也成就不了我们的今天。所以,我们应该知足感恩,好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好局面。
自己很快就要离开地矿局的工作岗位了,说实话,真的有些依依不舍。因为自己毕竟和班子的同志、和处室的同志、和各地勘单位的同志、和全局的干部职工一起打拼了六年。这种情感,不身临其境、不风雨同舟,是体会不到的。回顾这六年,自己庆幸遇上了一支能打敢拼的好队伍,庆幸遇上了一个团结一心、互相帮扶的好班子,庆幸遇上了一批关心支持地矿局工作的好领导。这实在是自己的幸运。一位省领导和我交谈工作时,我曾很动情地说,在省地矿局这六年,是我参加工作40多年来,最好的一段经历之一,也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铭记的一段经历。六年中,为工作上的事情,自己曾焦虑过,曾着急过,曾发过脾气,但班子的同志和各处室、各地勘单位的同志,都能理解我,都能包容我,这是我尤为难忘的!就这一条,我也永远不会忘记地矿,永远心系地矿,如果工作需要,我会竭尽全力为地矿事业的发展继续做好服务。
再说什么感谢的话,那是客套,那是生分。因为自己已经深深地融入这个优秀群体中了,和同志们建立的深情厚谊也已经深深地印到骨子里了。我相信,过去多少年之后,好些事情不但不会淡忘,还会时常欣慰地忆起,还会时常欣慰地一笑,这也就足够了!
我也祝愿山东地矿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我也坚信新一届领导班子会比我干得更好! 地矿手记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