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图书馆更名国家图书馆
北京图书馆更名国家图书馆
目前藏书二千一百万册,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综合性图书馆
本报北京 2 月11日讯 记者钱江、孟宪励
报道: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日前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对外称“中国国家图书馆”。这次更名说明国家图书馆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国家图书馆前身是始建于1909年9月9日的京师图书馆,1912年正式开馆接待读者,1916年开始接受呈缴本,从而确立了国家图书馆的地位。1928年7月京师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新中国成立后,国立北平图书馆改名为北京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是综合性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目前藏书量为2100万册,其中包括26万多册古籍善本,200多万册古籍线装书,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综合性图书馆。它还是全国书目中心、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图书馆发展研究中心,承担着为中央国家机关、重点科研、教育、生产单位、社会公众服务、对外文化交流等多项职能。
又讯
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全馆计算机网络系统——千兆馆域网11日正式开通,这标志着该馆向现代化图书馆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个图书馆此前已采用微机局域网,先后组建了13个子网,初步实现了业务加工、读者服务的自动化和网络化。国家图书馆于1998年选用千兆位以太网络技术,设置1673个信息点,把原来相互分离的13个子网纳入一个系统,形成了全馆网络系统。
(1999年2月12日第1版) 人民日报70年消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