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药治病,既神奇,又有效,但最早是如何发现中药能治病的,却是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之事。在谈及中医药起源时,可能会想起《淮南子·修务训》所记载的“……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而认为中药之所以能治病,是由于神农氏以身试药,尝遍百草,终于发现了不同的药,治不同的病,并撰写了《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医药发展的基础。
但对于“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这一上古传说,其真实性却常常引起人们的怀疑。如果一日遇七十毒,那即使不睡觉,平均一小时就要大约遇3次毒,竟无伤于性命,那就只有神人才能做到。所以在宋·刘恕《通鉴外纪》中讲,“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在晋·干宝《搜神记》亦载“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用鞭子打百草就知道其药性,这也确实太神奇了。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秦汉时期众多中医药学家搜集、整理当时中药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记载的大部分中医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六合、四气五味”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但在这本书中,也没有讲古人是如何发现中药能治病的。
我怀着这一疑问,近十年来注意收集一些有关中医药的传说故事,发现自秦汉以后,在一些医学典籍、传奇小说中出现了许多有关中药治病的传说故事,在民间也流传着一些中药传说。这些有关中药治病的传说,基本可以分成:
1.仙人帮助一些贤孝之人,找到中草药治病。如冬虫夏草是由于夏草去找药治她妈妈的病,而与一个叫冬虫的小伙子产生感情,最后发现了冬虫夏草这味药。而女贞子则是一个忠贞凄美的爱情传说故事。
2.在日常生活中,偶然发现治病的中药。如对白花蛇的发现,是由于一个人,满身生疮长癣,走投无路,喝了一个破房子中的水缸中的水,将病治好了,原来水缸中泡有一条白花蛇,才知道白花蛇对于疮癣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仙鹤草的发现,也是由于几个秀才在赶考途中,偶尔拾得仙鹤嘴里掉下来的草,用于止血的。
3.观察一些动物用草药治病,而应用到人身上治病。如骨碎补就是看到猴子治病而发现的。
4.对已有记载的药物功效进行验证的传说。如对于龙骨作用的发现和进一步验证。
5.说明中药命名来历的。如三七,是因为只有种植三年以上,七年以内的,才有药效,如果种植不到三年的是没有药效的,所以叫三七。
6.一些神化传说。如刘寄奴的发现,瓜蒌等中药治病的发现,均带有一定的神化传说色彩。
这些传说较多,据初步统计,常用的约两百味中药都有相应的传说。有些药,还有三至五个不同的传说。为了真实反映我国中医药文化,本书将这些传说都尽可能收载。为了让本书更有利于阅读,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体现如下几个特点:
1.分类更为科学合理。在以前出版的类似书籍中,较少注意分类,一般都是按拼音或笔画顺序进行简单的罗列。本书在分类时,将中医理论和现代药名进行联系,分成“延年益寿补虚药、跌打损伤止痛药、祛风通络风湿药、温胃散寒止呕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防治感冒药、清热解毒防暑药、疮癣蛇毒治疗药、镇静安神助眠药、化痰理气止痛药、健脾消食化积药、理气妇科常用药、利水渗湿消肿药、活血凉血止血药、平肝息风止痉药、芳香化湿解暑药、攻毒杀虫止痒药、泄下醒神其他药”,非中医药专业的人都能理解。在每一类中药中,按笔画顺序进行排列。
2.图文并茂。每一味药,均配有一至两幅原药材图,以帮助读者了解中药、认识中药。相同的一味中药,有不同的种、甚至不同的科、属。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一味药只配有一幅原药材图片,个别的药,配有2至3幅图,让读者在看传奇故事时,得到美的享受,也有利于认识中药。
3.列出中药的别名异名。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域的差异,几乎每一味药都有不同的别名异名,如人参的别名异名有:山参、园参、人衔、鬼盖、棒槌、土精、神草、黄参、血参、地精、百尺杵、海腴、金井玉阑、孩儿参等等。再如金银花的别名异名就有:忍冬、忍冬花、金花、银花、二花、密二花、双花、双苞花、二宝花、金藤花、苏花、鹭鸶花、努间努碾、吊坡胶姿、胶都颠(侗族名)、羔热马耨(布依族名)、阿拉塔蒙根其其格(蒙族名)、抛捏、婵人防、勤人墙、美亲晒、琴严扁、善然效(瑶族名)等等。将这些别名异名列出,有助于读者结合当地方言和传统认识中药,也有利于中药房的中药师配方和中药专业人士研究中药。
4.列出了最早记载的本草专著。大部分中药都是先发现中药的传说,后才被收载到中草药专著之中,但也有一些中药,是先被《神农本草经》等专著收载,才有使用的一些传说。本书尽可能列出最早的中草药专著,以供读者参考。
5.体例合理。本书是按【药材来源】、【别名异名】、【传说故事】、【功能主治】、【本草考证】排列。这些都是大部分读者关心的内容。首先是要知道每一味中药的来源,然后了解这些中药的别名异名有哪些,接着再看看与该味中药有关的传说故事,传说中治的病与现在典籍中记载的功能主治有何不同,最后列出最早记载该味药的本草典籍,让读者了解该味药是先有典籍记载还是先有传说才被收集进入中药典籍的。
我每次细读这些中药传说故事,一方面会受到里面惩恶扬善、积善成德的影响,另一方面,更坚信了中药治病的神奇效果。我希望所有阅读此书的读者,都能像我一样坚信中药防病治病的事实,同时也在日常生活中,能使用中药进行一些简单的防病治病,在野外活动或旅游之中,必要时可以像古人那样采药自救。
继承、宣传和弘扬中医药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医药、让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服务,是我的夙愿。近几年,我逐步将我所学、所用、所研究的有关中医药文化进行了收集整理,并分类成册,出版发行,本书就是其中之一。我希望读者阅读此书后,能够更相信中医药,热爱中医药并使用中医药,让中医药为我们的健康服务。然而因受知识面和写作水平所限,其中难免有失偏颇之处,还望读者海涵和行家斧正。同时也对曾经为中药传说故事的收集编撰做过贡献的业内人士表示诚挚谢意。
三乐堂堂主兴洪
2012年7月28日 中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