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作品集(全5册)

从崔桦的《人在网中》说起

  从崔桦的《人在网中》说起

  今天我们三家——省杂文学会、省文联创作理论研究室、武侯祠博物馆一起在这里举办崔桦的杂文集《人在网中》作品研讨会。到会的人都是杂文界、评论界和新闻出版界有影响的同志,也是崔桦的好朋友。我没有对各位冠以“著名”二字,因为真正著名的人并不需要戴这顶帽子,不知名的戴上这顶桂冠人家还是不知道。会议由我和子贵联合主持:我因有病人要照顾,打个开场锣鼓;子贵坚持到底,唱压台戏。当然主要是请大家发表高见,希望通过讨论《人在网中》这本杂文集,对我省杂文事业的发展有所促进。

  我常称崔桦为老兄,其实他比我的年龄小。新中国成立时是工人,没有进正规大学。以后自学成才,读完大学中文系课程;由工人到干部、到记者、到领导、到作家;既写小说,又写杂文。粉碎“四人帮”以后,他的小说集《紫红的蔷薇》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是我把第一本样书送到他手上的。这是我的荣幸,也是我们友情的体现。

  《人在网中》收集了崔桦近年来所写的杂文和随笔共73篇(包括附录和后记)。去年四季度书店开始发行。不久,我就在报纸上发现《人在网中》被列入畅销书之列。在“当前而今眼目下”(女人的乳房、大腿、隐私、情杀、裸尸等充满一些书籍报纸时),杂文被列入畅销书,是很不容易的。这与崔桦注意了《杂文要吸引青年》(附录一)分不开。至今为止,有关报刊发表了8篇评论文章,给《人在网中》很高的评价。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专门举行了这本书的作品研讨会。

  有关杂文和会议开过不少,我也说过一些意见。从内容上讲,杂文一定要贴近生活,与人民群民同呼吸共命运,敢于讲真话,针贬时弊,且具有它特有的讽刺和幽默的功能。好的评论有的也是好的杂文,但杂文绝不等于一般评论。杂文是用自已的特色来执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的。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丰硕的成果和美好的前景,有利于改革开放的我们要歌颂,妨碍改革开放的我们要抨击——当然,抨击绝不是板起面孔训人。现在仍有一些人怕杂文,或是误解,或是心中有冷病。我希望这些同志学习朱镕基总理对《焦点访淡》积极支持的态度。至于杂文作者,则需要努力实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杂文一定要姓“文”,有思想深度又有幽默感,题材也要多样化。先不说百读不厌,起码要吸引读者看了还愿再看。崔桦的《人在网中》,正好在这些方面取得突出的成果,值得我学习。

  我是出版战线的老兵。《人在网中》的封面、内文设计、纸张、印刷,均属上乘。崔桦,人是漂漂亮亮的,书也是漂漂亮亮的,头像漫画也有趣,显示了崔桦的气质。有镜架,看不见眼睛。眼睛到哪儿去了?这是智力测验。我说到他夫人温琼如心里去了。因为温如对崔桦写作和出版《人在网中》,是很支持的,“军功章”理应有她的一半。

  开场锣鼓就打到这几,现在请专家唱戏。

  1999年1月23日 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作品集(全5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