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岛君
中岛君
日本的山梨县是四川省的友好县。1987年我随四川省川剧院到日本演出,在去富士山参观时,山梨县知事望月幸明和夫人,曾在途中设宴招待我们。1990年我又随芙蓉花川剧团去日本,头两场演出就从山梨县开始。
我们在山梨县受到很热情的接待,主人请我们参观了县美术馆、文学馆及其他一些文化设施。陪同我们参观的日本朋友,有一位叫中岛幼八,他的中国话说得不错,曾到过四川。他说“久仰”
右为中岛幼八。摄于日本山梨县甲府市
我的“大名”,因为有一次他随山梨县友好代表团访蓉时,我曾与该团有关人员商谈省歌舞剧团去日本访问演出的事宜。
中岛君文质彬彬,热情友好。途中在车上主动给我们介绍山梨县的一些基本情况。其中谈到该县盛产葡萄,味道好,产量大。为了说明问题,他引用了一些数字。我这个人从小数学不好,但那天忽然发现他谈的年产量前后有些矛盾。我怕自己弄错,不敢明确质疑,但反复问了两次。中岛君显然感到了我的疑问。
我们在山梨县的活动安排紧凑。演出为主,参观为辅,还有两次宴会。山梨县的葡萄产量早被我丢到爪哇国去了。接着去东京。一天夜场演出结束,我收到中岛君的来信,是用中文写的,不用找翻译。信不长,除了一些友好的话外,重点在这一段:
我必须向您纠正一点:山梨县的葡萄产量每年为“7000吨”左右,此为误,应为81400吨(昭和六十二年的统计),现在可能更多些。请向有关人员订正,并表示歉意。
中岛君这种负责的态度,令人感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参加了不少的外事活动。有时不同的人在介绍四川的情况时,所谈及的数字各有不同。有人介绍我们省叫“四川”,随意地说是因为有四条大江。在一次宴会上,谈到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是从什么地方出发的。我说是从威尼斯,而另一位主人坚持说是突尼斯。虽然都有一个“尼斯”,但前者在欧洲(意大利),后者却在非洲。一个人的知识有深浅不同,难免有差错,但是否有中岛君的这种负责精神,有错必纠呢?
勇于纠正自己错误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1998年7月1日 四川省文联主席李致作品集(全5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