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医圣传人水肿肘后方
525.医圣传人水肿肘后方
《金匮要略》水气病所列证候,风水面部浮肿,目窠如卧蚕,手足按之呈凹状,水在体表,四肢“聂聂动”。调治以腰分界,上者发汗,下则利小便。汗出、低热、恶风,投越婢汤;开通尿路,从下焦泻水,用防己茯苓汤、五苓散。临床区别,若急性肾炎,常给越婢汤;心力衰竭,则用五苓散,壮阳加炮附子;肝硬化腹水,肚大脐凸,病情较轻开五苓散,严重的投《伤寒论》牡蛎泽泻散,甚者十枣汤。这是医圣传人信手拈来之肘后方,虽然简单,确有效果。
1957年冬季,老朽于山东中医进修学校门诊,遇一青年学生,急性肾炎,发烧、面目悉肿、小便不利,就授予越婢汤:麻黄15克、石膏30克、甘草6克、生姜5片、大枣3枚(擘开),水煎,分三次服,五剂而愈。不久,又一老妇患心力衰竭,双腿肿胀,足肿隆起似瓜,身体状况及虚弱程度,未见危重现象,乃以防己茯苓汤配合五苓散予之,计黄芪30克、桂枝10克、汉防己10克、茯苓30克、白术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加入人参15克、炮附子15克,仍按上述,三次饮下;连用四剂,因感觉胸内灼热,将炮附子去掉,继续七天,共十一剂,症消转安。 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精华录(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