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春有刀鲚夏有鲥,秋有肥鸭冬有蔬
咸鱼呵呵笑道:
“海青姐别这么生分嘛,叫我弦子就好了。”
海青还就喜欢这个自来熟的:“那我就不客气了。弦子,有什么好戏介绍?”
咸鱼不答反问:
“海青姐是自己跑单帮还是签了公司?”
这话问得有些尴尬,海青上半年报考了一次京城人艺话剧院,奈何惨遭落榜,考官觉得她演戏放不开,不会笑也不会演,所以就把她刷下去了
毕业这俩月,她一直在家里准备考下半年的考试,还没有一家单位,没有一个戏来找她呢。
着急上火的时候,给黄垒老师打电话。
黄老师这一年也就拍了一部《橘子红了》,发了一张专辑,其余时间都在学校上课。
好歹人家黄老师没戏的时候,还有个老师的工作。
她海青没有戏拍,那可就真是没事可做。
虽然不至于饿死,但毕业就失业,无所事事可让她有些抓心挠肺地烦躁。
此时听见咸鱼这么一说,自哂道:“什么跑单帮跑双帮的,我现在是无业游民。”
咸鱼夹着一根干丝正要往嘴里送,听了高兴地说:“那海青姐就是没签公司了?怎么样,有没有兴趣签我的公司啊?”
海青虽然着急,但也不能来个人就答应啊,因此问道:
“你们公司……怎么样啊?”
咸鱼知道一切都得实力说话,嚼完干丝,喝了口鸭血粉丝汤,清了清嗓子道:
“你知道段龙吗?”
海青眼睛一亮:“段龙?演《纪念碑》的那个?”
咸鱼点点头,海青是圈内人,知道这么出名的话剧并不稀奇。
段龙是中戏,海青是北电的,两家表演系培养出来的学生路数有着很大不同。
北电表演系,培养的目标是电影演员,所以更重视学生在镜头前的表演。
四年的课程中会大幅度添加表演上镜的课程,招生偏爱长相精致、有味道的考生,而且学生在校时可以接戏实践。
中戏表演系,培养的目标是话剧演员,毕业生多往人艺、国话里走,而且老戏骨多。
因此,中戏非常重视学生的声音、台词。招生偏爱五官清晰,声音洪亮,对长相没有那么看重,但是学风比较严谨,不鼓励在校生请假出去拍戏。
海青是舞蹈演员出身,当年考中戏和北电,同时被录取,最后选了北电。
如果当时她选了中戏,说不定毕业考话剧院还要好考一点,怎么着也会有个工作。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听见个段龙就羡慕得不行。
咸鱼哈哈笑道:
“就是那个段龙,那是我大哥,现在他的经纪约就签在我的公司。
他刚接了个戏,是扬阳导演的年代剧。
我们俩和全哥还有兵兵姐的关系都挺好的,哦,不是演金锁的那个兵兵哦。”
他这么一说,海青彻底去掉了疑虑,反正自己现在也没工开,还不如签个公司,这样还旱涝保收一点。
当下眼珠一转,凑近了问道:
“那你的公司经纪约都什么条件啊,有戏拍和通告都怎么分成啊?平时不开戏的话,工资怎么发?”
哦……
咸鱼挠了挠头,这种小事他还真不清楚,但又不好和海青说自己不知道,连忙眨眼道:
“海青姐,只要你愿意来,这些都不是问题,有专门的人跟你谈。”
海青回头望了望男友。
这个男友看来是个会算计的,早在那里琢磨了半天,连忙点头同意。
开玩笑,能和全哥跟兵兵谈笑风生的人,也不是那么好碰到的。
当下双方互换了联系方式,这边算达成了初步意向。
海青和男友比较着急,见咸鱼和正弦还是玩心更大,便决定北上京城,亲自和范隐等人去谈。
咸鱼忽悠到了正主儿,其他琐事便不想再管,随他们去了。
……
金陵一行,居然这么好运撞到了海青,咸鱼自然心情不错,天天带着正弦吃香喝辣。
莫愁湖、玄武湖、紫金山、总(我爱咸鱼)统府、雨花台、鸡鸣寺、乌衣巷、朝天宫、明故宫等等,足足玩了三天才依依不舍离开金陵再度南下。
第二站是苏市。
苏市古称吴、吴都、吴中、东吴、吴门,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为苏市,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沿称至今。
苏市与金陵的繁华粉黛虎踞龙盘不同,以园林和水乡古镇闻名世界,集自然美和艺术美于一身,在国内各大旅游城市中有着独特的水乡苏味,有称“国内威尼斯”。
咸鱼和正弦南下苏市,不过两个小时便到。
与金陵火车站相比,苏市车站飞檐斗拱、黑瓦白墙,更加古典韵致。
俩人出了车站,便感到肚子好饿,二话不说,直奔观前街松鹤楼。
这松鹤楼乃是苏市老字号第一家,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由徐氏在苏市玄妙观创建,经营面点带卖饭菜,迄今已有近二百五十年历史。
作为苏市地区历史最为悠久、饮誉海内外的正宗苏帮菜馆,松鹤楼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苏市美食,因此,它常常见诸电影和文学作品。
著名的金老爷子在自己的武侠小说中就多次提及松鹤楼,可谓一段佳话。
松鹤楼菜品经典,有酱方、醋溜鲤鱼、焖肉豆腐、红什拌、炒三鲜、原汁扒翅、白汁元菜、松鼠鳜鱼、荷叶粉蒸肉、西瓜***肺汤和暖锅等,采用苏菜炖、焖、煨、焙等传统技法,讲究选料、刀工、火候,让人垂涎欲滴。
松鹤楼更出彩的是其与天时地利相配的四季菜肴。
苏市本身地处江南,气候适宜,“春有刀鲚夏有鲥,秋有肥鸭冬有蔬”。
春雨潇潇时,鲜茶上市,松鹤楼用名茶碧螺春的二道茶汁与虾仁烹制成“碧螺虾仁”,还有色呈酱红,入口即化的“樱桃肉”和“笋腌鲜”等。
入夏,鳝鱼鲜嫩肥美,应时的“响油鳝糊”脍炙人口。
深秋菊花盛开时,稻熟蟹而肥,名厨用大蟹壳做容器,蟹粉衬底,蛋清搅成雪花状,铺在蟹粉上蒸,出屉的成菜,宛如朵朵飘落的雪花,雅洁可爱,入口肥鲜。便是名菜“雪花蟹斗”。
到了隆冬则是苏帮传统彩的团圆宴,吃出一年的福气。
咸鱼和正弦不忌口,拿着菜单一口气刷刷刷点了二三十个菜。
那边大堂经理看了,觉得有些多,便好心过来提醒。 重生之我真不是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