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中京一二事
李文翰这头听了中京的消息,难免开始着急起来。
这几日,若是想要立即找到吴州太守和顾都尉,怕还是有些难。
此外,他最担心的,反倒是宋诸吏送到中京、呈给圣上的那颗头。
毕竟伍从史的供词,证据太单薄,又无辅证,很难让圣上一夜之间、就下令抄了当朝丞相的府邸;
但是若是送上谋杀皇子的证据,就不太一样了。
离开东部尉府邸的前门后,李文翰骑着马,为了这颗螳螂刺青的头,冥思苦想了一路。
路过一家酒馆时,他看着坐在门外、喝得酩酊大醉的街头小喽啰,忽然就想起来了。
——这样的刺青,不就是白丞相府里养的那个、终日无所事事,酒囊饭袋似的侍卫脸上的么。
他想不起这人的名字,只记得,白丞相似乎从不在意此人,只是好吃好喝地供着,连个扫院子的活都不安排。
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半路跑来刺杀景王?
想到这,李文翰倒是叹了口气。
他更愿意相信白丞相是无辜的了。
毕竟,把自己府中的侍卫派来,去谋杀皇子——能把身份暴露得如此彻彻底底的事情,白丞相是干不出的。
这么简单粗暴的手法,用脚趾头都能想到是谁的大作。
——除了能夜闯牢房、抓着疑犯强摁手印的苏太尉,还能有谁。
李文翰停了马,看向身边的随从,
“中京那头,可有苏太尉的消息传来?”
“回大人,这几日接的消息,都禀报给您了,并未有苏大人的消息。”
李文翰转回目光,静静看着前方,沉默了许久。
直到一个坐在酒馆门槛上的醉汉骂骂咧咧地走了出来,倒在了大街上,仰面朝天睡着。
身下的马躲开臭烘烘的醉汉,让手中牵着的缰绳紧了紧。
李文翰忽然有些不确定。
白丞相一家,是不是等不到他搜集齐证据了。
他深吸一口气,还是对着随从说话了,
“回去把新抓的伍从史,和从他宅子里搜到的证据,都带上。”
“我们要回中京了。”
...
中京。
一个着官袍,脑门锃亮的中年男子,被守在殿外的内侍带进了殿内。
他走到正座前,叩拜行礼。
座上上是个六十岁左右的男子,不过看起来比实际年纪要大上一些。两腮的肉松松垂下,眼泡也略有些松弛。
正是当今圣上。
他缓缓摆了摆手,示意中年男子免礼,嗓音略有些沧桑,
“太尉今日急着要进宫来见朕,是有何要紧事?”
苏太尉站起,扶正了自己乌纱帽,
“微臣今日收到了飞鸽传来的消息。景王妃原来未去往吴州,而是歇在了翎州张太守处。”
座上的人冷嗤一声,声音平稳而迟缓,
“我儿被送来中京,生死未卜,如今也未醒来。这个做景王妃的,算盘倒是打得好,与她那当丞相的父亲一般无二。”
苏太尉在下头听着,声色不动。
“既是太尉得知的消息,便由太尉派些兵马,去往翎州,把她带回来。”
“五日之内。” 穿到王妃大婚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