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第六个学习场地时,所有的弟子其实都已经有了挺大的疲倦,毕竟一天六个场地走起来,脚都要走断了,何况在抵达场地之后,还要做很多的事情。
可让人觉得恼气的是除了这第六个场地之外,等下他们还要去第七个场地,整个一天,真的是要累死去。
第六个场地是书印场,此场对应的是文派书云峰,书云峰最擅长的是书画以及印刻。
在华胥国诗画是不分家的,画这东西既可以在书云峰出现,又可以在诗云峰出现,现在的书云峰也有绘画科目,但却是为打底子所用,整个峰的学习乃以印刻见长。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书云峰在印刻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力,像如今的华胥国政权体系,上至王室,下至百官衙役,很大一部分的官印书章,都是出自书云峰之手。
因为这层关系,书云峰便成了青浮仙门内,有着固定来源的小金库,出于经济利益的影响,再加上替皇室官府制办印章又是无比荣耀之事,书云峰便干脆弃画主攻印刻。
总之书云峰的印刻在华胥国来说简直就是天下闻名,十分地有影响力,地位也极其之高,乃是青浮仙门文派中很重要的一个峰座。
跟别的场地不同,一进入书印场内,大家便很明显地感应到了一种十分文雅的气息,相比起前面的铸炼场、药炼场、驯兽场、乐艺场、训兵场等五个场地来,这书印场,仿佛才真的有一种“文脉”气息。
负责本场授艺的导师名叫顾昌硕,一听名字就感觉到不是寻常人家的出身。
进场之时,大家可以看见他大概五十余岁,穿着一身玉色中夹杂着一些黑金丝的华服,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看起来十分地富态文雅。
看着他那一身的打扮,众弟子一进场,便顿时觉得进入了富贵人家,大家的言行举止,自然也就随着气氛的不同,而变得谨言慎行了起来。
待众弟子都进场了,他便开始微笑地朝着大家打起招呼来:“大家好,我叫顾昌硕,是你们的书印导师!”
打完招呼后,他接着道:“大家应该也都知道,虽然印刻是我们这堂课的重中之重,但绘画知识却是印记的基础,我这堂课原本应该还是先教你们绘画才对,不过,本堂课因为要挑选小队长,所以第一堂课,还是要先从各位的印刻天赋上下手。”
书印场中的东西,都是早已经呈现出来了的,每人都有一个印刻台,台子上也有许多的雕刻工具,除此之外,大家看见每人的台子上,还有一块东西,初看以为是石头,但其实却是玉。
一到了位子上坐好了,大家自然便用手去抓拿桌上的东西把玩试探。
这个叫顾昌硕的导师倒也不阻止大家,只朝着大家微笑着道:“你们都很好奇印刻是什么工艺吧,放心,本堂课我们青浮仙门专门为你们准备了刻刀和毛胚玉,你们现在就可以用我教你们的方法,以及你们自己的创新能力以及刀工,把你们想刻的东西刻出来。”
说话之时,有关印刻方面的知识,开始化作缕缕意念,传达到每个人的脑海之中,告诉着大家最基本的印刻知识。
当然,这些知识的传授也只是走个过场,印刻是一门大学问,哪是那么容易就能学会的,此刻青浮仙门为大家准备的毛胚玉,可以说完全就是浪费。
不过因为书云峰财大气粗,所以浪费这么些毛胚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对于他们来说,选出合适的书印弟子才是至关重要的,到时候一块合适的刻印章便能把这些毛胚玉,全都给换回来了。
刻印之道,最主要的还是绘画功底,另外则是手上的力量稳固程度等各种刀工技巧,像顾昌硕传达给大家的意念中,便包括了最主要的几个需重点注意的方面。如:
执刀的松紧程度。这种松紧程度当根据石质软硬、线条深浅而决定。石头硬、线要刻得深,力量要强劲,那刀便要握紧;反之就可松一些。刀握得过紧比较费力,灵活程度也差。刀握得过松,刻的力度就不够。总之,执刀力度是很有讲究的。
运刀速度的快慢。运刀的快慢可不是技法和功力的体现,而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成功的篆刻家,在创作上肯定是十分严谨的,行刀前需要仔细思忖揣摩,而行刀的过程,自然是急不得。有时为了刻出一方好印,刻磨数次或十多次都是有的。若有些镌刻者想炫耀自己的技能,一小会儿功夫便刻出一方印来,那样的印,往往便上不了档次。
补刀。刻印和作画也是一样的道理,甚至比作画更难,像作画时偶尔会出现有瑕疵的地方需要修改,镌刻也是一样。印刻好后,需当仔细检查,发现有不满意的便要补上一二刀或数刀,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当然,有的人真有那个实力,把印刻得一气呵成而不要补刀,那也是可以的,但是那样的人,在这世上真的很少很少。
顾昌硕所说的这些,当真是十分仔细,而且讲得很有道理,弟子们也都听到了心里,于是便都拿着台子上早已经为他们准备的刻刀,以及毛胚玉,开始在书印场上思忖了起来。
台上的顾昌硕则是朝着大家催促:“你们可别想太多了,要快一点刻,因为这堂课的时间可不多,你们得要快点完成作品交上来,才有可能争夺小队长的资格。”
顾昌硕刚才意念中说的是要大家慢一点刻,但现在却要大家快一点刻,这倒也不能说他矛盾,毕竟现在他的目的只是要选小队长,对于能不能出什么好印,他倒是不在乎。
顾昌硕说得也挺有道理,时间不等人,大家可没那么多的功夫去想刻什么,听着顾昌硕的话,场地上还要思忖刻什么的弟子,于是各自开始打断各种胡思乱想,拿起刻刀快速雕刻了起来。 斗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