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好的公司,一定要吸取人家的长处,才能继续的进步。
你可以说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也可以说青出于蓝胜于蓝。
在电子行业,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pad就是苹果ipad的升级版,dreamstars也是galaxy的note和s系列的升级版,未来的dreamsnosnostars都形成挑战。
当然了。萧奇的并不是说自己不染指2000块手机的市场了。
除了整机销售之外,还有很多方面可以赚钱嘛!
比如英飞凌和展讯联合制作出来的手机芯片。这就是一块大肥肉啊,几乎是占据了2000块以下手机的纯利润中30%的份额。
至于其它的零部件,萧奇就不好再去插手了,毕竟有钱大家赚,只要他把这个最重要的把控住了,足以施加一定的影响。就已经达成了萧奇的目标。
有些可惜的是,萧奇没能把联发科给买下,不然联发科加上英飞凌加展讯,在3000元以下的手机芯片市场上,都绝对是一统全球的节奏呐!
略开这个事情不提。
说起萧奇对于自己王牌机型的更新换代。他现在要做的是,在自己的实验室工程师们,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之前,还是要把前世的许多成熟畅销机型的优点,放在自己的智能电子产品身上。
比如现在的仙女实验室里面,正在忙碌的一项研究,就是微软的平板电脑surface中,除了pad聚氨酯保护外壳,实际上很类似,只不过微软把这个保护外壳的功能,更加强大化了,让它除了保护和美观作用之外,变得非常的实用。
这个强大化,就体现在微软把保护外壳做成了一个键盘。
把surface用自带的支撑架横竖放在桌上,再平铺开touchcover,这不就是一台更加简化的手提电脑吗?
可以说,微软的这个心思非常的有创意。
但它失败就失败在对于surface本身的功能研发和产品体验上,有点本末倒置的意思。
这样说吧,surface绝对是一个好的pad上去了。
至于说帮助dreampad竖立或者横立的装置,萧奇才不会在dreampad上面增加一块金属板来伸展开固定,还是选择了用扩大touchcover面积的方式,来让它支撑dreampad,这样最多就是touchcover再长一些,却不会破坏dreampad的整体美观。
touchcover开始运用后,聚氨酯保护外壳也不会大幅度的减产,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要买touchcover的。
聚氨酯保护外壳售价才30美金,而前世touchcover成本大概是16美金,可微软都卖到了120美金,萧奇提前这么几年弄出来,卖个168美金,想来也没有人好说什么吧?
知识是无价的啊!
更何况萧奇为了开发这个touchcover,这么小一个东西,光是研发资金就花了8000多万美金,还有专利什么的,加在一起1亿美金的成本是要的。
不过萧奇并不着急把touchcover推向市场,毕竟这个月dreampad2就要首发了,它的更新换代已经足够有竞争力了,没有必要一口气把武器全部拿出来。
一下子把自己的底牌都亮出来了,还怎么做这个市场的领导者呢?
他要等到谁第二个做出智能平板电脑时,才把touchcover拿出来打击敌人,抵消它对市场的冲击力,再次增加竞争壁障,让他们望尘莫及。
虽然这样有些不人道,但做生意谁管你这些啊?
把竞争对手打趴下,让自己能赚取更多的钱,才是做生意的目的啊!
何况现在有机会率先做出来的,明显就是三星了,或者微软也有点可能,打击国外的竞争对手,萧奇从来都是责无旁贷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