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不错过身边每一个天才的想法和原则,钟南马不停蹄地赶往蓟州军营,他迫不及待地想见一见这位写出了《本草纲目》的大牛人。只是钟南记得原本时空里的李时珍,应该是在万历二十年左右去世的,可如今自己军营里的“李时珍”还健在,希望他们也是同一个人吧!
在原本时空里,李时珍出生于医学世家,其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则是当世名医,曾任太医院例目。由于在古代,无论民间医生还是御医,地位都较为低下,其父不愿李时珍再学医药,希望他改走读书应试一途。
李时珍在十四岁时随父到黄州府应试,中了秀才。李言闻大喜,希望其再接再厉,哪知之后他三次赴武昌应试,都名落孙山。其实李时珍自幼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所以三次应试失败后,下定决心弃儒学医,潜心钻研医学。其父无奈之下,只得打消让他考试做官儿的念头,带着儿子四处行医,由于医术精湛,渐渐地声名鹊起。
嘉靖年间,李时珍因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怪病而名声大噪,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裣聘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之后,李时珍又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被授予“太医院判”的职务,只是因为其为人不够圆滑世故,多受太医院中同僚排挤,便辞职回了故乡。
从太医院还乡后,李时珍坐堂行医,致力于对药物的考察研究,在此期间,他还以自己的字为堂号,创立了东璧堂。
可能是在太医院中的任职经历,给李时珍的一生带来了重大影响,为他编写《本草纲目》打下基础。由于太医院中藏有各种少见的医药典籍,包括《本草品汇精要》等,也多有民间不易见到的奇珍药材,借着这些便利,李时珍获得了当时大量的本草相关信息,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
其后,李时珍积极地从事药物研究工作,经常出入于太医院的药房及御药库,认真仔细地比较、鉴别各地药材,搜集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在这些过程中,他发现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于是下定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
李时珍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了八百多部书籍,从嘉靖四十四年起,多次离家外出考察,足迹遍及了湖广、江西、直隶许多名山大川,弄清了许多疑难问题。
历时二十七年后,《本草纲目》初稿完成,此后十年间,李时珍三次修改,终于完成了这部鸿篇巨著。由于年龄偏大加上多次四处考察,晚年的李时珍身体大不如前,在《本草纲目》定稿后的次年便离开了人世。
回营的路上,钟南大致回顾了一下“药王”的一生,心想自己的穿越会不会影响到《本草纲目》的面世呢,要是把这样的文化瑰宝给穿越没了,那可就是大大的罪人了。
原本是想让徐万州通传一声的,后来钟南觉得不妥,无论对方是否还是曾经的“李时珍”,都值得他亲自去拜见拜见。毕竟,蓟州军营的医疗工作还得仰仗对方,钟南可不认为军医在战争中的作用不大,相反,还能丰富一些特别的战术哩!
询问了好几个士兵,才在一处药材室中见到李时珍。之前他在给老将军看病时,钟南并没留意,此刻再见,免不得仔细观察一番。
此时的李时珍年龄当有五十开外,不过却动作轻盈,眼神也有些许凌厉,可能是久在军营的缘故,看起来不像医生,而是像军人多一些。
“李先生近来可好!”钟南先行打招呼。
“劳总兵大人挂念,小的一向安好!”
“那就好……那就好!”说完之后,钟南不知道接下来说些什么,顿时冷了场。
好在李时珍并不是拘谨内向之人,猜测总兵大人不会无缘无故地来找自己,于是开口问道“不知大人找我所为何事?”
对呀,自己为什么要急匆匆地见对方呢?还不是被刚刚发现牛人赵士祯这件事给刺激了,才有了想瞻仰一下“药王”的风采,想问问对方写好《本草纲目》没有的念头。不过,这可不能实话实说呀,不然肯定会被众人当做怪物。
于是总兵大人念头一转,撒了个小小的谎,“李先生,今日我总觉得身体有些不适,烦请给看看是不是得了什么病?”
李时珍一听,神情立马严肃起来。对于钟南这位蓟州总兵,李时珍可是早有耳闻,深知如今他对于大明边境防线的重大作用,如果真要是得了重症,无异于让刚失去吴惟忠的蓟州军队雪上加霜。
先是仔细查看了钟南的脸色,又翻看了眼部,再细看了口腔、耳鼻部位,接着李时珍伸出右手,给钟南号了号脉,半响过后,并未发觉有明显异常。
对于自己的医术,李时珍是极为自信的,可是这一次却没看出任何名堂来。他沉吟片刻,又重新给钟南号了脉,这一次,时间更长,只是依然没有任何发现。这下,李时珍坐不住了。
“敢问总兵大人,是觉得身体哪里不适?”
钟南本来就是打胡乱说,身体并没有哪里不舒服,只是如今只能“赶鸭子上架”,继续将错就错。
“就是觉得身体疲乏得很,使不上多大劲儿!”说完了,钟南还偷瞄了李时珍一眼,生怕对方看出了端倪。
“可还有其他异常?”李时珍神色凝重,脑袋里快速思考着,倒是没发现钟南的小动作。
“其他的暂时倒是没有。”
李时珍听闻后,用手反复捋着胡须,斟酌良久才开口说道“眼下小的还诊断不出总兵大人得了何症,只是猜测很可能是最近太过操劳,所以才有上述症状。”
说到这里,李时珍停顿了一下,像是为自己没能确诊而感到懊丧,摇了摇头才接着补充道“大人这两日要密切留意,若是病情有了加重迹象,或者是又有其他的不适,一定要第一时间召小的前去查看。”
“那是自然。”眼见对方如此重视,钟南心里多少有点过意不去,可碍于面子又没法说实话,只得转移了话题。
“不知李先生对毒药可有研究?”
“毒药?”李时珍倍感意外,“大人想做何用途?”
“是这样的,我在里加了些狼毒砒霜之类的毒药,不知道对蒙古骑兵有没有效果?”
一提到自己的专业领悟,李时珍就来了精神,“大人往添加毒药之事,我是知晓的,那些砒霜之类的药物还是我提供的呢。”
“其实大多数药物都有毒性,民间也有‘是药三分毒’之说,而且有些原本无毒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后会改变性质,变成有毒之物。所以只要根据不同情形,添加不同的药物,都可以生成不同的毒药。”
“至于毒药的效果,则受环境影响和个人体质影响较大。”
“个人体质这个我倒是理解,环境影响又做何解释呢?”钟南抛出疑问。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春夏之季,由于万物生机勃发,毒药也更容易感染和传播,就是人畜粪便之类的污浊之物,也很容易让人感染疾病。”李时珍深入浅出地介绍着药理知识。
“那有没有什么药力强劲,同时又容易感染接近人群的毒药呢,我想添加到和炮弹之中,要是蒙古人胆敢来犯,也别怪我心狠手辣!”
钟南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数年的军旅经历让他变得更加铁血,所以并不认为这样对待入侵者有什么不妥。只是他想到李时珍身为医生,可能会接受不了自己的做法,于是解释着,“李先生可能会觉得我太过残忍,只是对待那些无耻的侵略者,再下作的手段我认为都不为过!”
“哪里哪里……”李时珍并不介意,相反对这种想法深表赞同,“无论是谁,犯我中华者,都得付出惨痛的代价,不然他们记不住疼!”
两人都有相同的理念,沟通起来自是更加顺畅,李时珍又答应再帮钟南配比几种毒药,就是总兵大人要求的那种。
之后数日,钟南都在翻看蓟州军营和兵工厂的花名册,想看看其中是否还有牛人的大名。无论是火器专家赵士祯,还是“药王”李时珍,都让他有了如虎添翼的感觉。就算自己有穿越者的优势,多了一些此时不曾有的本领和知识,却仍需要精英之士们来帮忙。“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那要是三个赵、李之类的牛人呢,岂不是远超孔明先生了!
翻看了数遍名册,并没有发现记忆中其他牛人的大名,这令钟南多少有些失望。看来“主角光环”还不够强大,仍需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说不定到那个时候,牛人们会主动投怀送抱呢!
当晚,钟南的梦中多了许多的牛人身影。他们围坐其身边,一起指点江山,此间情形,何其壮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