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剑歌

章三十五(来客)

剑歌 映月 4156 2021-04-06 12:50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剑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卢鸿一在静修峰几名弟子搀扶下,哆嗦着站了起来,惊恐的盯着台上的齐聿“你……”,一句话没说完,就此昏了过去。一时间,擂台周围,所有前来观战的弟子,霎时间轰然叫好,场面甚是混乱又热闹。

  除静修峰弟子外。

  张念生高兴的飞上擂台,来到正在愣在原地发呆的齐聿身前,激动道:“齐师弟,你赢了!”

  齐聿没说话,扭头看向擂台下。

  此刻,静修峰一脉的几名弟子,将卢鸿一扶持,同时,眼睛还盯着台上的齐聿,双眼喷出愤恨的目光。

  “走吧!”齐聿将铁剑反手而握,转身飞下擂台。

  在众多十峰弟子的围观之下,他和张念生来到裁判席位面前。

  剑圣李虚玄对齐聿的表现还算满意,对他点点头。

  只不过静修峰的几名弟子扶着昏迷不醒的卢鸿一,也走到了裁判席位前时,气氛沉重下来。席位前钟子道真人此刻盯着面前的几名弟子,黑着脸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任谁一看,都知道他的心情如何糟糕。

  钟子道真人阴沉不定着脸,道:“映月峰倒是出了一位好弟子,不过如此心狠手辣,非我正派人所为!”

  闻言,齐聿冷眼相看,道:“技不如人罢了!”

  “你!”钟子道真人勃然大怒,小辈放肆,竟然敢公然顶嘴!

  梅时善泰然自若,盯着钟子道:“钟师兄说的未免太冠冕堂皇了吧?若是齐聿心狠手辣,怕是你门下的弟子已经横尸当场了。”

  公子自打上山,就经常去引龙峰,且走的最近也是引龙峰弟子。梅时善真人早将他当做门下弟子教诲。此刻冲突起,他当然会偏向齐聿说话。

  气氛压抑下来,李虚玄站起身来,沉声道:“子道师弟,此时必要再提了。今天是玄琼宫比武大会第一天,就想让弟子闹笑话看吗?”

  李虚玄话语深沉,隐隐约约还带有怒意,九峰真人自是察觉到。钟子道察觉情况不对,脸色缓和了一些,低头道:“剑圣师兄说的是!”

  商行舟、夙秋等各峰真人皆露出微笑,看笑话的同时也纷纷出些言语劝解。 随着各峰首座的圆话,洛河广场上的气氛也随之缓和下来。

  时间的流逝,待到今天九峰大会第一天的比武结束时,天色已经接近未时日昳。引龙峰一脉,除了关礼仪其余的六名弟子,皆赢得比武。

  颇为巧合的是映月峰王不莽与齐聿也赢了比武。

  日昳之时,一位长老走到裁判席位,在掌门李虚玄耳旁小声说了两句话。李虚玄脸色便的凝重起来,似乎发生了什么大事。 扫视了一眼九峰首座,掌门李虚玄旋即站起身来,宣布今日十峰弟子比武结束。

  不知是何缘由,九峰首座都被李虚玄留在了太上峰上。

  热闹的洛河广场,十峰弟子逐渐走出洛河广场,离开了太上峰。

  齐聿也跟着张念生等人,朝着洛河广场外的楼门走去。一路上,不少的十峰弟子都是偷偷打量齐聿,议论不绝于耳。

  另一边,太上无极殿内。

  几位身穿道袍的老者,和一位身披红色袈裟的小和尚,坐在左右两侧的椅子上。

  小和尚约有十八九岁,个子有七尺左右,浓眉大眼,十分的清秀。

  而几位身穿道袍的老者,自然是玄琼宫九峰的首座,坐在最上座的是掌门李虚玄。

  那坐在左侧椅子上的小和尚,站起身恭敬道:“小僧法号‘圆晖’,今日上山拜访玄琼宫各位前辈,乃是奉家师普光大师委托,前来送雁书。”

  大殿内在坐九峰首座闻言,皆是露出诧异之色。普光法师是玄奘法师最为得意的弟子之一,道行高深。而且普光大师是密宗大能,此时春分时节,大师送雁书上山,莫非有大事发生?(资治通鉴记载:普光大师,是唐玄奘的上首弟子,他的籍贯和生卒年月不详。玄奘于贞观二十一年(公元六四七年)在弘福寺译出解深密经和大乘五蕴论时,他就担任了笔受。直到麟德元年(公元六六四年),玄奘在玉华宫译出咒五首经(密教经典)他还参预译场(见开元释教录卷八)。他师事玄奘,非常勤恳,又以闻少证多,为玄奘所默许,因而与玄奘的译事相始终。玄奘译出的经论,经普光笔受的最多)

  李虚玄眉头一皱,摸了一把胡子,道:“送雁书上山?莫非是山下出了什么乱子?”

  圆晖双手合什“阿弥陀佛”,随后从宽大袖袍内取出一封信,递给李虚玄。

  李虚玄接过书信,拆开看了一遍,脸上露出凝重神色。

  又将书信递给了钟子道等人。

  梅时善接过书信,看一眼后,叹息说:“半年前我曾下山一次,山下还尚且安稳,没想到这半年,竟如此混乱。”

  圆晖双手合拢,恭道:“梅真人您有所不知。半年来山下唐帝国,内忧外患,又有百越人作乱,政局不稳。师傅他老人怕祸乱再起,最后遭殃的还是帝国百姓,才特意命弟子拜访江湖奇人,相互扶持,解除祸乱。”

  李虚玄露出一丝为难之色:“虽说历来乱世邪人作怪,修道之人应捍卫正道,铲除妖魔。但是我们江湖门派却不可参朝论证,这次唐帝国混乱,本派还需三思。”

  圆晖道:“且不说唐帝国外的大千世界,九州江湖各宗各派,本是正道,匡扶百姓,脱离苦海,乃是分内之事。如今唐帝国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道家云: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如今忠臣不在?道家提出此道,却又不干涉,何为道也?。”

  此话一出,大殿内所有九峰真人皆是一怔。这圆晖小和尚虽说年纪不大,却睿智聪明,被他这一辩论,九峰首座皆是哑然。

  钟子道则是不服,道:“圆晖小法师的话未免太过偏颇了些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历代千年朝代之更替,皆是道法自然。你们佛家不是也常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而你们为何又要过问世俗之事呢?”

  圆晖恭敬道:“可是佛主又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

  闻言,众人皆是相互看了一眼。

  这时夙秋道:“掌门师兄,既然如此,那就让十峰的几名得意弟子下山吧。一则可以匡扶世人,二则可以悟道,早日修成大道。”

  李虚玄低头思索了一会,随后点点头,道:“言之有理,自然如此,那圆晖小法师明早再下山复命吧。”

  圆晖脸上笑容满面,双手合拢,恭敬道:“多谢掌门!”

  李虚玄颇为赞赏,道:“呵呵,普光大师难怪会派你来。以你的睿智,怕是将佛家《造塔功德经》参悟的差不多了,道行不浅呐! ”

  圆晖恭道:“剑圣前辈缪赞,与贵派门下弟子相比,圆晖道行微不足道。” 剑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