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剑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张念生点点头,目光看向大家,道:“这些政变性质的问题,应该是那所谓的苍天之子要考虑事情,我们玄琼宫弟子下山悟道,乃是为了中原黎民百姓,江湖上的风雨,才是我们所要为己任的事情。”
李含光道:“这世道,政局不稳便会使得江湖风起云涌,如今九州江湖中人,亦正亦邪,一丘之貉,都不知是好是坏了,面具戴久了,怕是都分不清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了。”
“不可胡说!”宋卿书闻言,道:“李师弟,如今九州江湖,邪人就是邪人,和正派截然两然。你刚刚的话,如若是被其他江湖众人听的,会让一些人对我们玄琼宫产生误解。”
“哎。”
闻言大家皆是微微叹息,沉闷不语。这本是江湖和政治两种事情,偏偏牵扯到了一起。
慕容雪见大家不知为何,气氛突然沉浸了下来,辩解道:“我们这次下山是为了勘察人魈,我们将我们的任务完成了便是,至于那些江湖中事,也应该是师傅和师伯们操心的事情了。”
满庭芳笑道:“慕师妹说的是,这些都是师傅还有师伯们操心的事情,我们何必杞人忧天呢。”
这时,琴知看向宋卿书,问道:“宋师兄,你是掌门师伯门下的弟子,师伯了可说下山以后,如何探查人魈?”
闻言,众人都看向宋卿书。
宋卿书道:“师傅说密宗有人魈的消息,让先去长安的慈恩寺,到时候慈恩寺的主持法师,会派人随我们一同前往。”
琴知道:“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宋卿书巡眼众人,道:“越快出发越好。”
第二日,天微微亮。
众人便朝着西都长安城进发。
自古以来,长安便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池。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长安简称“镐”即源于此。
汉高祖五年置长安县,汉帝国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高祖七年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命名为长安城。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起点,历史上曾有周、秦、汉、隋等在内的多个朝代建都于此。
据文献记载,隋初大兴建城时的规模为外郭东西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周围六十七里。城内面积约八十四平方公里。
太宗时期,在城北龙首原建大明宫后,城市面积为八十七平方公里,城北尚有广阔的禁苑。
城内长安、万年两县共有八万户,其中包括人口众多的许多贵族官僚府第,此外尚有寺庙的僧道,教坊的舞伎、乐工,再加上常驻军队约十万人,总人口将近一百万。
长安城内初汉人之外,人口主要有各地士族、一般官僚士大夫,沿边各少数民族乃至西域诸国人,全国各地的僧侣、商人等,日本、波斯、罗马、高丽等外国学者、僧人等。(详情请参考资治通鉴)
长安城地理位置座落在陇右道中心,一行人出了陇镇,跟着官道上的行人,用了一日的时间,才到达渭河。
渭水,又名渭河,全长八百公里,流域面积十三万平方公里。上游以及北岸泾河、洛河等支流,流经黄土高原,夹带大量泥沙。
中、下游渠道纵横,自汉至唐,皆为关中漕运要道。
《山海经海内东经》:“渭水出鸟鼠同穴山,东注河,入华阴北。”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渭水出首阳县首阳山渭首亭南谷山,在鸟鼠山西北,此县有高城岭,岭上有城号渭源城,渭水出焉。”
所以越是临近长安,路上的行人越多。
三月阳春,万里渭河两侧,可谓是风景秀丽,美不胜收。一路上,形形色色的路人,也都被如此春景所迷醉。
沿着渭河便的官道行路,一阵吵闹声,老远便从前方传来。
众人放眼看去,竟然突然出现了一群密密麻麻的行人,似乎在围着什么东西。
“哎呦,真是惨呦。”
“是啊……是啊,看这样子,像是被饿狼吸干了血,你们说这是怎么死的啊?”
一群人都在议论着什么。
宋卿书等人走上前推开人群一看,皆是眉头一皱,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只见面前的地上三具尸体,皆是面黄肌瘦,没有一丝水分,更没有一丝红润,像是被东西吸干了血肉。
“这……这……这是徐大贵!”齐聿惊道。
琴知听到齐聿的惊呼,上前站到齐聿身前,秀眉紧皱,看向齐聿,惊道:“齐师弟,你说这是徐大贵?”
见齐聿和琴知二人,认识这死者,宋卿书等人也都微微诧异,朝着二人看去。
齐聿点头道:“恩!他的服饰和上次见一点没变,还有他腰间挂的玉佩。”
琴知打眼一看,回想起来果然去前些日见的徐大贵吻合。
就在这时,一位身穿红袍袈裟的中年和尚,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单手立于胸前,嘴中说着:“阿弥陀佛 ,这位小施主和死者相识吗?”
见人群中出一位僧人,周围围观的行人皆是纷纷让行。僧人在大唐帝国地位一向颇为高,深的百姓恭维,此刻见一僧人,众人自是十分的厚待。
齐聿也是为眼前走出来的僧人惊了一下,道:“死的人名为‘徐大贵’,乃是长安城的商人,前些日子此人从西域返回大唐。”
僧人听到齐聿的话,点点头,随后看向地上的尸体,道:“那施主可曾认识这位死去的徐施主家人?”
齐聿年幼时在长安城成长,随父亲齐忠书去过不少次慈恩寺,对那里的高僧也都面熟,却没见过这位僧人,不过他也没有在意。
而是摇摇头,道:“我只知道此人是长安人士,却不认识其家中人士。”
闻言,僧人叹息道:“那真是可惜,我本是慈恩寺的僧人,今天接到寺里来的一位俗世人的禀告,说此处有一桩命案,不是人所为,便赶来了,但是此刻没有线索,却不知如何查起。”
“不是人所为?”几名玄琼宫弟子皆是相互对视。
随后,宋卿书走到徐大贵尸体跟前,蹲了下去,察看着他的尸体。
半晌后,站起身来沉思了片刻,口吻略微有点滑稽,问道:“这桩命案的确有些蹊跷,想必高僧也应该看出来什么名堂了吧?”
那僧人听出宋卿书话里有话,眼中露出震惊,随后低声道:“几位莫非也是修行的江湖中人?” 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