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剑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章二百六十一(客栈笑谈)
与辩机同时入选为缀文大德的,另外八人是西京普光寺沙门栖玄、弘福寺沙门明濬、终南山丰德寺沙门道宣,简州(注:今四川简阳县西北)福聚寺沙门靖迈,蒲州(注:今山西永济县西)普救寺沙门行友,栖岩寺沙门道卓,豳州(注:今甘肃宁县)昭仁寺沙门慧立,洛州(注: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天宫寺沙门玄则。
九人皆为一时上选,而辩机、道宣、靖迈、慧立四人名声特著,因为他们除了参与译经之外,都另有史传著作行世。
辩机编撰了《大唐西域记》,道宣著有《大唐内典录》、《续高僧传》,靖迈著有《古今译经图记》,慧立则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不但功在释氏,且为一般士人所喜读而乐道。
四人中辩机最年轻,风韵高朗,文采斐然,尤为俊朗。他在玄奘译场中担任缀文译出的经典计有《显扬圣教论颂》一卷,《六门陀罗尼经》一卷,《佛地经》一卷,《天请问经》一卷;又参加译出《瑜伽师地论》要典,在一百卷经文中由他受旨证文者三十卷,足见他才能兼人,深受玄奘器重。
《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玄奘奉唐太宗的诏命撰著的重要著作。
此书记述玄奘游历西域和天竺途中所经国家和城邑的见闻,范围广泛,材料丰富,除大量关于佛教圣迹和神话传说的记载外,还有许多关于各地政权、历史、地理、物产、民族、风尚的资料。
当时唐太宗怀着开拓疆域的大志,急切需要了解西域及其以远各地的上述情况,所以初与玄奘见面,便郑重地嘱他将亲睹亲闻,修成一传,以示未闻。
玄奘见太宗如此重视,不敢怠慢,特选自己最所倚重的辩机作撰写此书的助手,将自己游历时记下的资料,交给辩机排比整理,成此巨著。此书问世后,影响极大,致使一些同类著作相形见绌。
隋代吏部侍郎裴矩所撰《西域图记》、唐初出使西域的王玄策所撰《中天竺国行记》,唐高宗时史官奉诏撰成的《西域图志》,今皆不传,唯独《大唐西域记》流传下来。
“如此说来,这个辩机高僧的确是功德无量。”孟魂道:“可惜此人贪妄欲,苦肉身,忌妒恨,爱别离,求不得,放不下。”
仓央穆嘉眼神中露出了一丝惋惜,随后看向孟魂笑谈道:“师傅不是放不下,而是这俗世红尘滚滚,天下间又有几人能够逃的过呢?”
江厌离倒是没有在意仓央穆嘉的话,可能是因为他与白夜行待在一起比较久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他看来,还是窑子里的姑娘舒服,至于谈情说爱的,全都是浪费时间。
“那个缀文大德,是什么东西?”江厌离看向众人问道。
齐聿笑道:“就说你不学无术,缀文大德梵语bhadanta,音译婆坛陀。于天竺那烂陀寺时,为对佛菩萨或高僧之敬称。又比丘中之长老,亦称大德。另于诸部律中,对现前之大众,凡指比丘众,称‘大德僧’,比丘尼众则称‘大姊僧’。”
“于中土唐帝国,不以‘大德’一词称佛菩萨,而为对高僧之敬称。然于隋至目今,凡从事译经事业者,特称大德,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六即记载:贞观十九年,六月玄奘于弘福译经时,另有证义大德十二人、缀文大德九人、字学大德一人、证梵语梵文大德一人等。”
“贞元释教目录卷十六亦举出临坛大德、百座大德、三学大德、讲论大德、义学大德、翻经大德、译语大德等名称。 ”
“此外,统领僧尼之僧官,亦称大德。据续高僧传卷十一吉藏传载,武德初年(注:武德六百一十八年—六百二十六年是唐高祖的年号,也是唐朝的第一个年号。唐朝使用武德这个年号一共九年。),以僧众过繁,乃置十大德以纲维法务;僧史略卷下德号条亦列出临坛大德、引驾大德等名称。”
“然至今日,‘大德’一词已广泛使用,凡对有德有行之人,不论其出家、在家,均以‘大德’尊称之;或不限于具足德行与否,而成为佛教界一般性之礼称。”
“别译杂阿含经卷一、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九、卷三十八、大智度论卷二、大毗婆沙论卷六、释氏要览卷上。”
“大德术语,梵云婆檀陀Bhadanta,原为称佛之名。在律中则为比丘之称,现在中土佛家有临坛大德之称,是敕任者。释氏要览上曰:‘智度论云:梵语波檀陀,秦言大德。’毗奈耶杂事十九曰:‘年少苾刍应唤老者为大德,老唤少年为具寿,若不尔者得越法罪。’僧史略下曰:‘德号之具其来远矣!魏秦之世翻译律本羯磨文中族曰大德僧。”
“诸传纪私呼僧中贤彦多曰大德,非国朝所辅也,敕京城僧尼临坛大德各置十人,以为常式。有阙即填,此带临坛而有大德二字,及官补德号之始也,端甫为引驾大德。”
“四分戒本序曰:‘诸世尊大德,为我说是事。’戒疏一上曰:‘七佛非一曰诸,宇宙无上曰世尊,行满位高曰大德也。’”
“佛家对年长德高僧人或佛、菩萨的敬称。梵语为“婆檀陀”。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常有大德名僧讲一切经,受业沙门,亦有千数。”
《翻译名义集释氏众名》:“婆檀陀,《大论》:秦言大德。《毘柰耶律》云:佛言今日后,小下苾蒭,於长宿处,应唤大德。”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四章:“帝(隋文帝)深崇佛法,天下大德,群集关中。”
道士亦有称大德者。《因话录》卷四:“元和以来,京城诸僧及道士,尤多大德之号。”
听了齐聿的解释,孟魂、蒋峰、江厌离、惠英、惠空、巫师阿史德鹘都十分的诧异,没想到齐聿懂得佛家规矩亦或是典籍竟然会如此之多。
仓央穆嘉对着齐聿双手合十,笑道:“大都督果然如我家主人所说,不仅道行高深,而且学富五车。以大都督的智慧,若是遁入空门,将来佛家佛法上的造化,前途无量啊。”
闻言,孟魂、蒋峰、江厌离三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蒋峰笑道:“高僧怕是故意说的吧?聿哥刚与梦竹嫂子成婚不久,你这就劝聿哥皈依佛门,这不是翘聿哥吗?哈哈……”
“是啊是啊,哈哈……”孟魂、江厌离二人也都笑答道。
听到三人的话语,仓央穆嘉脸上露出无奈,这种无奈让人很容易就能察觉出来,他似乎是出于真心。
仓央穆嘉无奈笑道:“三人施主说笑了,大都督不仅聪明睿智,而且对佛家了解的甚多,再加上大都督身有西海玄琼宫的内功心法,两者结合,前途无量啊。若是遁入空门,修行佛法,定会事半功倍,说不定在三十岁之前成为小圣人也说不定的。”
仓央穆嘉说的颇为真诚,而且又头头是道,孟魂、蒋峰、江厌离三人也都停止了嬉笑。惠英、惠空、巫师阿史德鹘三人都是沉默寡言,只是听着几人的谈天,没有多问。
齐聿听了仓央穆嘉的话,心中颇为无奈,脸上露出哑然失笑的神态。皈依佛门,这四个字可不止一位高僧与他说过了。当时随着宋卿书、张念生、琴知等人下山,再临长安城大慈恩寺时,圆测圣僧与他在大雁塔上夜谈,就说过类似的话,当时却被齐聿一口回绝了。
目今自己与娇妻李梦竹成了家,心中有了牵绊。而且父母大仇未得报,他怎么可能会遁入空门。就算没有成家,以他桀骜不驯放浪不羁的性子,也不可能去当和尚的。
“佛门太过清净,以我齐聿的性子,今生今世,怕都不会遁入空门了。待到我齐家大仇得报,然后去房陵地域寻得显弟和裴元大哥,为显弟夺回李家江山,我也就可以回家了。”齐聿对着众人笑道:“到时候跟随我的弟兄,比如蒋峰,比如厌离,如此孟魂、晓泊、疯子、吴迪他们,到时候也都可以在朝廷封侯拜将,怀里抱着几个娇妻美妾,有些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一生快哉!”
听了齐聿的话,饭桌上的三位和尚惠英、惠空以及仓央穆嘉倒是没有说些什么,他们都是佛家的高僧,早就已经看淡了俗世间的荣华富贵,粉红骷髅。但是他们也知道,想要让一位心中有些宏图大志,一心想当领袖的人物皈依佛门,可能性少之又少。
巫师阿史德鹘则是看着齐聿,眼眸中露出诧异的神色。或许是因为齐聿的想法与他的表面太过不复合,一位年纪不到二十的少年,心中竟然有如此惊天地泣鬼神,吞吐天地的宏图大志,着实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这时齐聿又道:“现在已经到了关内,行程走的也有五分之一了,今个吃晚饭,大伙就先早些休息,明日一早动身,争取早日抵达东海长洲。到时候任务严峻,我们也要先养足了精神,才能够有很大的机会夺回《道书》。” 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