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剑歌

章三百(燃火起)

剑歌 映月 5690 2021-04-06 12:50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剑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章三百(燃火起)

  李敬业道:“我等视齐兄弟为自己人,所以才会告知齐兄弟,只希望得到齐兄弟的相助,齐兄弟如今是上州凉州的大都督,若是我们从扬州起事,大都督从凉州起事,西南夹击,到时候她武媚娘有天大的本事,也翻不了天。”

  闻言后,齐聿与仓央穆嘉等人互看了一眼,笑道:“此时还需从长计议。”

  李敬业、骆宾王等人听了,只是笑笑,没有再多言语。

  而后齐聿低头沉吟片刻,看向李敬业问道:“李将军,齐某在洛阳城时,听过洛阳城朝廷大员裴炎一直都与李将军有书信来往,不知是真是假?”

  李敬业笑道:“仲璋兄乃是裴炎的外甥,一直以来仲璋兄与裴炎都有书信来往。”

  齐聿道:“薛大人与李将军等人乃是磕过头的兄弟,李将军如今与武媚娘势不两立,裴炎又是薛大人的舅舅,若是李将军起事,裴炎不会暗中有所帮助?”

  “这个……”李敬业顿了顿,道:“武媚娘有今天的成就,都是裴炎一手扶持上去的,若是我们起事,他也不一定会暗中帮助我们。齐兄弟,实不相瞒,从庐陵王李显从皇位上被废除,我们就一直派人暗中与裴炎联络,想要让裴炎效忠李唐,保家卫国。不过裴炎文明之际,王室多虞,保义朕躬、实著诚节,所以回答一直不明确,如今正是秋收起兵好时机,所以我们也有些急不可耐了。”

  “舅舅一向爱惜自己的羽毛,就怕他不肯助我们呐。”一旁的薛仲璋叹息道。

  李敬业道:“不过近些日在洛阳城的线人来报,洛阳城倒是传来一个好消息。”

  齐聿问道:“是何好消息?莫不是朝廷有所变动?”

  李敬业笑道:“洛阳城最近流传一首歌谣,估计裴炎也快坐不住了。”

  “歌谣?”齐聿好奇道:“一首歌谣?这算是何好事?”

  李敬业看向骆宾王笑道:“说到这儿,还要感谢老骆的好主意,不然裴炎帮不帮住我们,我心里还真没有一点底。”

  “何解?”齐聿问道。

  李敬业笑道:“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以齐兄弟的智慧,应该知道是何意思吧?”

  李敬业话语一处,孟魂、白夜行、惠空、惠英、仓央穆嘉五人皆是露出疑惑之色。倒是李敬猷、唐之奇、杜求仁、薛仲璋、魏思温以及柳淑美等人没有显露出多大疑惑,却是代之的是看向齐聿的眼神,似乎想要知道齐聿能不能猜出这歌谣的意思。

  李敬业一直想要联合洛阳城裴炎想要来个里应外合,这歌谣定是和裴炎有关。

  自古以来,乱世歌谣倒有不少,而出现乱世歌谣的目的也正是一些人想要借着“歌谣”来达到一些目的,有的人甚至将歌谣联系到鬼神之说,

  古往今来,最早把歌谣与鬼神联系到一起的首推东周中兴之主周宣王。

  周宣王闻谣轻杀杜大夫化厉鸣冤”,那周宣王“闻”的是“谣”便是下面这首童谣:

  歌曰:月将升,日将没;壓弧箕焤,几亡周国。

  意思是说:“有红衣小儿,到于市中,教吾等,念此四句,自教歌之后,不知去向。”

  听了这歌谣后,周宣王心绪不宁,于是便召集大臣问询:

  大宗伯召虎对曰:“壓是山桑木名,可以为弓,故曰壓弧。箕,草名,可结之以为箭袋,故曰箕箙。据臣愚见,国家恐有弓矢之变。”

  宣王口虽不言,点头道是。

  又问:“此语传自红衣小儿。那红衣小儿,还是何人?”

  太史伯阳父奏曰:“凡街市无根之语,谓之谣言。上天儆戒人君,命荧焤星化为小儿,造作谣言,使群儿习之,谓之童谣。小则寓一人之吉凶,大则系国家之兴败。荧焤火星,是以色红。今日亡国之谣,乃天所以儆王也。”

  伯阳父答曰:“臣观天象,其兆已马,似在王宫之内,非关外间弓矢之事,必主后世有女主乱国之祸。况谣言曰:‘月将升,日将没’,日者人君之象,月乃阴类,日没月升,阴进阳衰,其为女主干政明矣。”

  谣言‘将升’‘将没’,原非目前之事。

  况‘将’之为言,且然而未必之词。王今修德以禳之,自然化凶为吉。弧矢不须焚弃。

  于是,不管周宣王怎么挣扎反抗,命运的威力就在这个谣言中显现出来。

  因为谣言,周宣王流放了王宫内孕育四十年才出生的婴儿。

  因为谣言,周宣王派兵杀了贩卖桑木弓、箕草袋的山民,逃跑的山民却救了流放的婴儿,婴儿长大后成为了绝世美女,周宣王死后,幽王即位,幽王出兵攻打褒国,褒国惧,从民间寻美女取名褒姒献给幽王,于是才有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所。

  不仅如此,还有更加离奇的歌谣,那就是身死国灭的董卓。

  歌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卓出坞上车,前遮后拥,望长安来。行不到三十里,所乘之车,忽折一轮,卓下车乘马。又行不到十里,那马咆哮嘶喊,掣断辔头。

  卓问肃曰:“车折轮,马断辔,其兆若何?”

  肃曰:“乃太师应绍汉禅,弃旧换新,将乘玉辇金鞍之兆也。”

  卓喜而信其言。

  次日,正行间,忽然狂风骤起,昏雾蔽天。卓问肃曰:“此何祥也?”

  肃曰:“主公登龙位,必有红光紫雾,以壮天威耳。”

  卓又喜而不疑。

  是夜有十数小儿于郊外作歌,风吹歌声入帐。

  歌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歌声悲切。

  卓问李肃曰:“童谣主何吉凶?”

  肃曰:“亦只是言刘氏灭、董氏兴之意。”

  于是董卓满怀改朝换代念头,对自己要当皇帝深信不疑的董卓就进了城。

  后人有诗叹董卓曰:“霸业成时为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谁知天意无私曲,郿坞方成已灭亡。”

  献帝践祚之初,京都童谣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案千里草为董,十日卜为卓。凡别字之体,皆从上起,左右离合,无有从下发端者也。今二字如此者,天意若曰:卓自下摩上,以臣陵君也。青青者,暴盛之貌也。不得生者,亦旋破亡。(注:《后汉书·五行志十三》)

  在隋帝国末末年,也有歌谣的存在,那就是“桃李子”的歌谣。

  当初隋文帝杨坚总是做噩梦,梦见洪水淹了都城,于是“意恶之,故迁都大兴”。

  在杨广继位隋帝国的时候,民间有童谣云:“桃李子,洪水绕杨山。”

  有人解释说这是预示着有姓李的会替代姓杨的江山。

  隋炀帝杨广由此怀疑,有李姓人氏会夺取隋帝国天下,但天下姓李的是在太多,于是就对姓李的人进行了一番排查筛选,最后看上了郕国公李浑,因为李浑不但姓李,名字中又有三点水,恰好应验了先皇的梦,而且李浑侄儿李敏小名恰好叫洪儿。此时大臣宇文述正好与之不和,乘机诬告李浑谋反,就把他灭了族。

  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父亲李宽为隋帝国的上柱国,封蒲山郡公。

  李密世袭蒲山公,先跟杨玄感造反,失败后在各路造反的草头王中周旋,后来成为瓦岗寨的二把手。

  在此期间,李密派重玄派道士李玄英去一个山寨一个山寨走访,要找一个叫李密的人,说这个人是真命天子,要取代隋朝的。

  那些草莽英雄们问起理由,李玄英就说“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并向大家解释:“‘桃李子’,谓逃亡者李氏之子也;皇与后,皆君也;‘宛转花园里’,谓天子在扬州无还日,将转于沟壑也;‘莫浪语,谁道许’者,密也。”

  就这样,李密把自己成功的抬上了一把手的位置。

  可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论有几个“桃李子”,在太原的李渊是笑到最后的“桃李子”,李密最终还是逃不过李渊之手。(注:桃李子,洪水绕杨山。会有李玄英者,自东都逃来,经历诸贼,求访李密,云“斯人当代隋家。”人问其故,玄英言:“比来民间谣歌有《桃李章》曰:‘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准道许!’‘桃李子’,谓逃亡者李氏之子也;皇与后,皆君也;‘宛转花园里’,谓天子在扬州无还日,将转于沟壑也;‘莫浪语,谁道许’者,密也。”既与密遇,遂委身事之。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三卷)

  所以经过古往今来的一系列歌谣,齐聿哪能不会联想到一起?

  齐聿眼眸转了转,思索一了一会,眼睛一亮,道:“一片火两片火,意思是是炎字,绯衣,是裴字,绯衣小儿当殿坐,是说裴炎将坐的皇位?”

  “哈哈哈哈……”

  齐聿见解一处,李敬业、李敬猷、唐之奇、杜求仁、薛仲璋、魏思温以及柳淑美等人皆是笑了起来。

  “报,紧急军情!”

  “报,紧急军情!”

  “报,紧急军情!” 剑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