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剑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章二百五十七(仓央穆嘉的往事(八))
有一天,高阳公主装出了一副花容失色的样子,向李治告状,说房遗直非礼了她。
李治听后大吃一惊,他决定严加审理这件事,这时,太尉长孙无忌出现了,他接下了这桩案子。
长孙无忌一个堂堂的宰相,竟然愿意审理一桩性骚扰案,这不是拿着牛刀杀鸡吗?令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长孙无忌要杀的可不是鸡,而是牛。
在长孙无忌审案的期间,他以房遗爱为中心,以李唐宗室和满朝文武为半径,把和驸马走的近的人全列入了自己要铲除的名单里,原来,房家的人曾是长孙无忌的反对派,长孙无忌借着审案的名义,将这些人一步步全铲除了。
当然,这一切也都于高阳公主的性格有关,她是一位庶出的公主,但是却备受李世民的宠爱,造就了她骄纵的个性。
小时候的她,生活在衣食无缺的皇宫里,甚至不知道忧愁为何物,那时的她热情开朗。但是,这些在她结婚后,却都变了,变得阴晴不定且更加的骄纵,幼年时的开朗已不复见了,特别是经过辩机的死,她更是变得近乎疯狂的地步,所以她在之后的生活变得更是乱七八糟,最后甚至被赐死。
这些种种的因素可以知道,她的一生其实是很不幸的。
虽然说这些事情有大半是她骄纵和颐气指使个性造成的,但是实际上她却是权力下的牺牲品,至于传闻中所说的淫乱,其实说起来也不过是她勇于追求属于她自己的爱情而已,只是他追求的过程都跟性脱不了关系而已。
只不过最终决定高阳公主宿命的是谋反一案。
随着太宗李世民驾崩,新皇帝李治登基。高阳公主同时与房家失去了太宗李世民的庇护,永徽四年因为房遗爱参与荆王李元景谋反案发而遭到灭顶之灾。
对于这次皇室谋反案历来众说纷纭,结论各不相同。
朝廷有人认为是宗室势力与长孙无忌元老势力较量后失利的结果,也有人认为是宗室势力想推举新人取代李治而遭到政治清洗,也有人认为是房遗爱参与魏王党谋反遭到诛杀等等。
总之这次皇室清洗案涉及的人数众多,皇室勋贵荆王李元景、高阳公主夫妇、巴陵公主夫妇等均被赐死,房玄龄家族几乎被清洗殆尽。
吴王李恪被冤杀其四子,仁、玮、琨、璄并流岭表,一时成为永徽年间的大案载入史册。
高阳公主夫妇诸子流放岭南。根据其他资料显示高阳公主夫妇共有四子,家族复灭后二代孙房沼,监察御史;三代孙房绛,四代孙房晦、房勋,五代孙房凝(字玄俭,晦子,郢州刺史,着有《支谟墓志》)、克让(凝子,光州剌史);六代房邺(邺,字正封,作有《少华山佑顺侯碑颂》)、房复,各人事迹留存较少。
房遗则无后,长子房遗直,受二弟的牵连贬为铜陵尉之后,举家迁往任上,遂在铜陵传嗣。房遗直身后四世之内,子孙皆已失考,据传世代均有在九华山入寺为僧者。
五世孙名叫房阶,中唐时期做过大理司直;房阶的儿子名叫房鲁,字咏归。房鲁有个儿子名叫房重,字慕,曾任武功尉。房重有个儿子名叫房谔,曾任大理寺评事。房谔有四子,乃是房从约、房从绎、房从绚、房从绾。
房遗直一支至今有后,均以铜陵为祖业,是为房玄龄之嫡脉薪传。
房遗直唯一保留性命十分可疑,而且高阳公主夫妇案发也与他密切相关。
如果不是高阳公主诬告他非礼,高宗则不会派遣长孙无忌去查案,也不会发现高阳公主夫妇谋反罪状。
怎奈目前无史料佐证,只在《龙城录》中《房玄龄为相无嗣》云:房玄龄来买卜成都,日者笑而掩象曰:“公知名当世,为时贤相,奈无嗣相绍何。”
公怒,时遗直已三岁在侧,日者顾指曰:“此儿此儿,绝房氏者此也。”
公大怅而还,后皆信然也。
相士给房玄龄说,房遗直会使房家绝后,房玄龄不信,但后来的人都认为这个相士说的是对的。
这应该是民间传说,通过此传说可以肯定,房遗直是让整个房家绝后的人。
再联系上永徽年间房遗爱谋反一事,遗爱和高阳公主被诛杀;房玄龄的儿子都被配流岭表;唯独遗直因为继承父亲爵位而被留了下来,只被废为庶人。
因继承父位,就被留一条活命,又房家遭此劫难,起于高阳公主诬遗直非礼于她。加上的说法,可以肯定房遗直有很大问题。
虽然不知究竟是何问题,但可以肯定,这是高阳公主与房遗直争夺爵位的真正原因。从这些可以看出,高阳公主的死与房遗直脱不了关系。(注:论文《辩机死因初探》)
诸多谜团围绕高阳公主,可见高阳公主一生身处政治斗争漩涡,虽然有唐太宗的宠爱和庇护但仍在后来摆脱不了被害的命运。
至于她是否真的像传闻所说参与了与丈夫的政权谋反并和和尚道士私通布星次行巫术则不得而知了。
所以只有取其信者择之,至于拨开笼罩在她身上的重重迷雾了,那就不知所以了。
究竟她是聪慧明理的太宗爱女还是淫乱骄横的公主,诸位看官自有见地,岂非一言以蔽之。
而他与辩机的案件,也以辩机被腰斩的结局落下了帷幕。
众人听了这些前朝的恩怨情仇,皆是叹息不已。
齐聿从小便在书香世家长大,又是在高宗李治在世时,宠溺的人物,自然也了解过这些前朝的陈年旧事。
听了这些前朝往事,不由得哀叹道:“当年的案件,事非谁过,又有谁知道呢?小时候听父亲大人提过一次,当年的房遗爱,也是个可怜人罢了。”
白夜行好奇道:“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房玄龄的子祠,权高滔天,为何聿哥你会说他是个可怜人呢?”
闻言齐聿看向白夜行,冷笑道:“权高滔天?那又如何呢?目今只要在身帝王身边,就算是关陇豪强亦或是江南世家,也都要礼让三分,更何况是他房家?失去了太宗李世民的庇护,就简直是失去了主人庇护的一条狗而已。房遗爱房遗爱,名俊,字遗爱,忠臣房玄龄次子,妻子为太宗李世民第十七女高阳公主(注:后封合浦公主)。娶高阳公主后,房遗爱官至太府卿、散骑常侍,又封右卫将军。其兄房遗直在父亲死后应当以嫡长子的身份拜为梁国公,以高阳公主故,房遗爱“礼异他婿”谋罢房遗直封爵继承爵位。唐高宗即位不久,以某事房遗爱被降为房州刺史。后又因谋反事件捕杀,高阳公主亦被赐死,诸子配流岭表。”
齐聿接着道:“如果按照前朝典籍记载,那是他死有余辜,可是谁有知道真相是否真是典籍记载的那样呢?”
仓央穆嘉笑道:“虽说如此,但是凡是都有因果,房遗爱之所以会如此,也正是因为他的身世。他出身书香世家,却以武成名。所以才有了“诞率无学,有武力”之寥寥数语。贞观二十二年被唐太宗赐婚,娶当时最受太宗宠爱的女儿第十七女高阳公主为妻,并收公主侍女淑儿为妾。成婚后,房遗爱被任命为右卫将军。房玄龄死后,其嫡长子房遗直本当承继为银青光禄大夫,因高阳公主的缘故,要让给弟弟遗爱,太宗李世民不许,高阳公主因此很失望。高宗李治时,房遗爱被任命为房州刺史。永徽四年,房因谋反事件被杀,高阳公主亦被赐死。房遗爱有曾孙房绛,生房晦、房勋。房晦生房凝,字玄俭,郢州刺史;房勋生房克让,房克让生房邺、房复。房邺字正封。房遗爱的孙子房沼后为监察御史。这些何尝又不是前因后果呢?” 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