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反唐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薛刚当然知道徐孝思。
想当初,徐孝思的父亲徐敬猷刺杀武则天失败,结果被满门抄斩,三岁的小孝思也在其中。
为了保住徐敬猷的这点香火,薛刚和太乙山窦青老祖费尽千辛万苦,才在王怀义的眼皮底下把徐孝思救了出来。
后来薛刚继续在红尘中打滚,而小孝思则跟着窦青老祖前往太乙山修道。
算算时间,二人分别有十二年了。
从三岁的孩子到十五岁的少年郎,面目变化之大堪称天差地别,薛刚当然认不出来。
他赶紧把徐孝思扶了起来,道:“原来你是孝思!哈哈,当初我见你的时候,你还是个穿开裆裤的孩子,跟现在的面貌可大不相同。要求我一眼就认出来,那也太难为……”
薛刚本来想说叔叔,不过一算辈份,自己还得管人家叫叔叔呢。算了,还是不占这个便宜了。
于是他赶紧改口道:“那也太难为你薛大哥了。”
徐美祖也过来与徐孝思畅叙兄弟之情,一阵寒暄过后,他才继续问道:“孝思兄弟,你究竟是怎么把李承业抓到的,能不能给我好好说道说道?”
“此事多亏了我那授业恩师……”
原来,徐孝思是受了窦青老祖之命,前来九焰山辅佐薛刚。一来是为了报薛刚的救命之恩,二来是为了不辜负了这身本事,三来是为了报全家被杀之仇,可谓是一举三得。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尽管好处很多,但这其中也不是没有隐忧。
其中最大的隐忧就是,徐孝思年纪太小,到了山上恐怕为人所轻。
窦青疼徒弟,就想让徒弟先立一个大功再上山。
立什么大功呢?窦青老祖考虑来考虑去,就考虑到了李承业的头上。
三打九焰山,周军若是胜了,那当然是万事皆休。
但要是败了呢?李承业逃命的本事着实不差,要想把他逮着殊为不易。
人老奸,马老猾。老乞丐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我既不和你比修为,也不和你比宝贝,只和你比算计。
你擅长逃跑又怎么样?万变不离其宗,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得了,我就让孝思在云州城守株待兔。
于是乎,窦青老祖略施手段,把老主持引走。徐孝思来到华正庙,把庙里其他和尚迷晕,自己做了庙里的知客。
李承业一时不察,花钱求着徐孝思把自己引入庙内,最后当然是着了道,被生擒活拿。
听完了此事的前因后果,徐美祖叹道:“如此说来,我还要多谢窦青老祖,不知他老人家现在何处?愚兄想当面相谢。”
“您这个要求我可答应不了。”徐孝思道:“现在我师父正领着元化和尚满天下兜圈子呢,我可找不着他。”
“那老人家有没有危险?需不需要接应?”
徐孝思傲然道:“大哥且放宽心,我师父的本事可比元化和尚高多了,真动起手来,吃亏的肯定是老和尚。我师父那是让着他,才不愿意与他正面冲突。”
徐美祖点头道:“既然如此愚兄就放心了。咦?”
话说到这,徐美祖忽然发现薛刚神思不属,眼圈发红,泫然欲泣。
这可真奇怪了,薛刚那是铁血真汉子,宁愿流血不愿意流泪的主,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眨眼间就做如此姿态?
他赶紧关切地问道:“三爵主,您怎么了?”
“没什么,唉,说出来不怕军师笑话,某家是看了孝思,有些触情生情。”
“此言怎讲?”
薛刚叹道:“当初我在卧虎山落草,娶了贤妻纪鸾英。就在她即将临盆之际,武三思和王怀义来平山灭寨,鸾英不幸战死。如果我那孩儿未死的话,现在大概也十三岁了,比孝思也小不了多少。”
……
抛下薛刚的感怀不谈,无论怎么讲,大破周军活捉李承业,乃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九焰城先是大肆庆贺了三天,然后才开始办正事。
什么算正事?当然是兴唐灭周。
九焰山群雄先是杀了李承业祭旗,然后出动大军攻城略地。
经过李承业这个运输大队长的不懈努力,现在九焰山已经有待诏一名——薛刚,元婴六名——冯冲云、吴齐、马赞、段文龙、金光灿以及徐孝思。
金丹四十八名——三十六狐狸精,南建北齐、乌氏五兄弟、陶仁、徐美祖、侯景云以及赵太王平。
炼气修士不计其数,普通士兵将近三十万,当真称得上是兵强马壮,实力雄厚。
薛刚把大军一分为九,冯冲云领朱雀军,吴奇领青龙军、马赞领白虎军、陶仁领玄武军、徐美祖领穷奇军,薛刚自领厚土、混沌、梼杌、饕餮四军,待有其他将领立下殊功,再升为这四军之主。
东南五省的兵力都被李承业抽空了,哪抵挡得住薛刚的大军?
不到三个月,薛刚已经占了三省之地,兵锋直抵金陵,天下震动!
……
受震动最大的当属太子李旦,他心里那份后悔就别提了。
当初如果自己能优容薛刚,那薛刚现在的实力就是自己的实力,两边的实力加起来,攻入长安的可能性都不小。
现在可好,双方不但不能联合,还是不共戴天的仇敌。
更关键的是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还是敌强我弱!
如果不早做绸缪的话,等薛刚派兵打上们来,武则天再趁机发难的话,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于是,他急招骆宾王前来议事。
尽管上次的驱虎吞狼计完全失败,但骆宾王依旧信心十足,他淡然一笑道:“陛下不必担心,吾有三计献上,定可让薛刚再也不能对您构成威胁。”
李旦满腹狐疑,问道:“三计?但不知是哪三计?”
“第一计就是我要发檄文一张。此文一出,定能让薛刚收兵于金陵城下,再也不敢前进一步。”
“这么厉害?”李旦迟疑道:“武则天的十万大军,金陵的护城大阵都做办不到的事,你一张檄文就能办到?”
“当然,我发出这张檄文之后,薛刚只要再敢前进一步,就会成为天下第一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我想那薛刚爱惜羽毛,定然不会如此不智。”
事实上,骆宾王这次还真没吹牛。
他这封檄文从文采上讲,当然远比不上《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但从道理上讲却无可挑剔。
在这封檄文里,骆宾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薛刚现在最大的隐忧——名不正言不顺。
你说你要兴唐灭周,但你效忠的主公是谁呢?没有吧?
若有朝一日你兴军攻入长安,到底是会自立为帝,还是以李氏子孙为帝?谁敢打包票?
换言之,我可以怀疑,你明着是代唐灭周,实际上打的主意却是代周而立。你不是大唐的忠臣孝子,而是祸乱天下的乱臣贼子。
当然了,人心隔肚皮,做事两不知,兴许我真的冤枉了你。
你若想自明心迹,那也简单,请拥立一位李氏子孙为王,并把兵权交出来,安安分分地做一员大将。
如果你真按着这个要求做了,那没啥说的,我骆宾王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会当面向你请罪,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我毫无怨言。
但是,你假如不听我的良言相劝,还要继续攻城略地,那也没啥说的,。你起兵的目的就是称王称霸,心向大唐的忠臣义士人人得而诛之,我骆宾王也和你势不两立。
李旦听完了眼前一亮,道:“国师大才,真可称得上是一言可兴邦,一言可乱国,这张檄文一出,薛刚定然缚手缚脚,不敢继续发展势力。不过……”
“怎样?”
“若他真找一个李氏子孙为王,那可咋办?”
骆宾王道:“殿下别着急,我还有第二计。”
所谓的第二计,就是与武则天结成联盟,对付共同的敌人——薛刚。
李旦自称大唐皇帝,当然不能对付李家人了,但武则天可没这个顾忌。只要武则天把李氏子孙杀光,只留下李旦老哥一个,薛刚又该效忠何人?
李旦听完了不住点头,道:“妙计,妙计!如此一来,薛刚要么选择效忠朕,要么选择做乱臣贼子,我看他怎么选,哈哈!对了,你刚才说有三条妙计,第三条又是什么呢?”
骆宾王道:“薛刚自身的实力当然厉害,但他背后的势力比他的实力更厉害!微臣的第三计,可以命名为釜底抽薪。”
“何为釜底抽薪?”
“樊梨花只有薛刚这么一个儿子,但薛丁山却是有四子,这其中难道没有可利用之处?若陛下折节下交,拉拢薛丁山一个有实力的儿子,你说樊梨花还怎能与陛下为难呢?”
李旦闻听此言,心思电转,已然明了第三计的毒辣之处远不止骆宾王所言。
这简直是让薛刚兄弟相残的节奏!
到了那时候,薛家不仅不会成为薛刚的助力,还会成为他的阻力,轻不得重不得,甚至稍一不慎,薛刚的一世英名就会付诸东流。
李旦赞叹道:“国师真乃朕之陈平也!有此三计在,那薛刚即便勇如霸王,也得给我自刎乌江!” 反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