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扔到河里喂鱼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王爷你老婆又上山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辽国将士自然兴高采烈,欢呼鼓舞,士气大涨。
他们长久同蛮夷之军作战,未曾有获胜之时,这次皇上一来,首战便告捷,他们自然高兴。
当天晚上,便举行庆祝宴会,虽然搞的并不盛大,因为毕竟还要每时每刻都提防蛮夷之军的偷袭,不管怎么来说,却也是这么多时日以来,他们所举行的最为轻松和愉悦的一次庆祝宴会,也算是变相的给盛麒麟举行欢迎宴会,接风洗尘。
苗将军,郑将军,以及莫将军,还有其他诸位将士,举杯对盛麒麟恭贺。
“皇上出手,果然不同凡响,蛮夷之军此次落败,想必短日之内,不会再对我方将士进行攻击,总要调整战术,休养生息。”苗将军声音都轻快了几分,脸上洋溢着笑意。
他抑郁了多日,此番终于扬眉吐气,为辽国将士出了一口恶气,他自然高兴。
作为叶城的守城将军,苗将军最是感谢盛麒麟,并对盛麒麟刮目相看。不只是苗将军,其他的,郑将军,还有老一辈的将士,也都对盛麒麟刮目相看。
显然他们并不清楚当时的状况是怎么样的,只知道此番战役,士气大涨,用前所未有的激情对抗蛮夷敌军,杀得那叫一个痛快,把敌军逼的节节败退,就连被蛮夷敌军称之为战神的赵英奕,也在此番作战之中,认了怂,率先带领敌军撤退。
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情,难免会让众将士兴奋和意外,更觉盛麒麟的到来,是大家的救星,也觉得盛麒麟了不起。
可唯有盛麒麟心里明白,此番战役的告捷,并非仅仅是因为个人战术,而是对方的莫名其妙。
盛麒麟并非是胜利冲昏头脑的人,他清晰的觉察出,赵英奕同自己武功不相上下,没有道理纠缠半晌之后,自觉退兵。
虽然两方胶着战之中,蛮夷敌军的确处于劣势,可赵英奕若是当真用出他的毒针,不论是扎在盛麒麟身上,还是用在其他将士的身上,都会让辽国将士损失,区别只在于损失大小而已。
可奇怪的是,赵英奕却把毒针给收回去了。
按照苗将军所言,这个赵英奕,最是奸诈狠辣,又怎么可能突发善心,收起了他的狠毒心思呢?
这其中定然有什么阴谋,而当下,盛麒麟又看不透赵英奕究竟在想什么,他只记得,在蛮夷敌军撤退的时候,赵英奕望向自己的意味深长的目光,以及狡黠的笑意,实在让盛麒麟心中不安。
于是,在众人庆贺的时候,他命令莫将军加大了对边防的戍守,巡逻兵再增加一倍。
莫将军不解:“皇上,叶城的巡逻兵已经是所有边城之中最多的了,若是再加……”
莫将军的言外之意表达的很明显,再加岂不是显得多此一举,是不是对蛮夷敌军太过紧张了?
他不知道是什么让皇上如此焦虑,明明已经打了胜仗,为什么皇上却反而透出一种不安的焦灼?
“蛮夷敌军不会轻易善罢甘休的,他们草原上之人,信奉的是迎难而上,以死为荣,所以在战役之中,他们的凶猛,凶残,是其他国家的士兵所不能比拟的。此番吃了败仗,他们不甘心,总会想办法扳回颜面,不论用什么样的方法,咱们都要小心提防,全面防范,力求能够防患于未然,把损失降到最小。”
听盛麒麟这样一说,莫将军心里同样产生了不安的感觉。
没想到皇上对于蛮夷敌军,竟是有这么强的戒备心理,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敌军之强,让盛麒麟都觉得有些吃力,否则,也不用如此看得起他们,派更多的将士巡逻驻守,以防万一。
敌军越强,盛麒麟才会越小心谨慎,如若不然,又何苦将敌军的偷袭放在眼里,记在心上,如此不安?
“是,属下这就去办。”
莫将军当即吩咐手下,加强了对叶城的戒备,谨防敌军侵扰和偷袭。
其他将士虽觉得皇上有些大题小做,却也不好提出反对意见,年轻人谨慎一点是好的,若是因为一场战役,而狂妄自大,他们反而会觉得皇上做事不稳重,欠缺考虑。
只要皇上没有顺从他们的意见,或者是所做出的事情,没有让他们看到满意的效果,他们便会认为是皇上无能。这些老臣,总是将个人意志强加在别人的身上。
何况臣子对于新皇,总会有过大过多的期望,所以,也不能怪盛麒麟压力大,是真的因为其他人对他的期望过高。
是皇上又如何?皇上也是普通人,他所作出的决策,很大一部分是源于主观而判断的,有对有错很正常。
可是,也正因为他是皇上,别人根本就不给他犯错的机会,而是固执的以为,你既然身为皇上,便理应事事都考虑周全,不应该有犯错的时候。
盛麒麟是什么人?他可不是轻易在乎他人眼光的人,他之所以小心谨慎,只是因为在战场上,他心中生出的对赵英奕的不好的预感。
那个男人,太过奸诈狡猾,眼神之中迸射出的狠辣,让盛麒麟一直到战役结束之后,都惴惴不安。
他没有理由说服自己,不对敌军越加的提防。
众将士再次一同举杯,恭贺盛麒麟首战告捷,给他们带来希望,使得士气大振。
盛麒麟淡然一笑:“这都是诸位将士的功劳,朕一个人根本做不到,反倒是朕要感谢你们保家卫国,背井离乡,这一杯酒,朕敬你们。”
盛麒麟一番话,说的诸位将士,心中感动而又动容。
盛麒麟的话,戳中了他们的泪点和心中柔软之处。
戍守边疆的将士,最为艰苦和痛苦的,便是背井离乡,对家人也最是愧疚。
不管他们起初是因为什么缘由加入了军队,可现在保家卫国是事实,背井离乡同样也是事实,逐一都被盛麒麟给说了出来,能够有人体谅,于他们这些孤独的离家之人,最是感,不由得一个个眼泛泪光。
喝下去的酒虽然是辛辣的,可流到心里却是甜和苦涩的混合,他们说不清是真的该欢笑,还是真的该感伤,庆祝首战告捷是真,感伤背井离乡,愧对家人也是真。
不论是身为将士作战,还是人生之中的生活,不都是悲喜交加,在五味杂陈,以及喜怒哀乐中度过吗?
庆祝过后,盛麒麟即刻命人传捷报前往京城,他想把好事一同分享给练云裳,至少让她在重重的压力之下,能够看到希望和曙光,这样以后的生活,大抵也会因为前线的捷报,而有些光彩,不至于太过枯燥。
蛮夷之人不出所料,当下进入休养生息。
多次战役之中,他们从未受到过这么大的损伤和重创,死伤将近两万余人,军心一片颓糜,脸上纷纷现出忧愁和担心。
赵英奕得到将士总结的战况,脸上也是阴霾一片。
他之所以撤兵,并非仅仅是因为对盛麒麟的欣赏,想要将其纳入麾下,挟持他来一路披荆斩棘,攻入辽国京城,最主要的,便是看到自家将士伤亡惨重,若再坚持下去,即便奋力反攻,也再无机会获胜,倒不如尽快的知难而退,多少还能减少一些伤亡。
“大将军,辽国皇帝御驾亲征,带来援军和粮草,辽军士气大振。咱们损伤惨重,您看,是否撤兵……”
一个向来主张不攻打辽国的谋士王德,突然之间开口,趁此机会,想要说服赵英奕退兵。
赵英奕闻言,冷眼瞪过去,吓得王德脖子一缩,不敢与之对视,将目光移向了他处。
“我也是为了军队好,不想再过分的损失惨重,不论是兵力相较,还是其他方面,咱们都比不过辽国军队,又如何……”
“啪”的一声,赵英奕一掌拍在桌上,木质的桌子,硬生生被他给劈成两半,倒在地上,摊成一堆废墟。
众将士被赵英奕的举动,吓得纷纷跪倒在地,不敢吭声,大气儿都不敢出。
赵英奕指着主张自己撤兵的王德,厉声呵斥:“来人,将他拉出去,就地处死!”
王德吓得大惊失色,跪在地上一个劲儿的磕头:“大将军,属下知错了,您饶了属下吧。”
赵英奕冷眼望着他:“你倒是说说看,你哪错了?”
王德怔愣,很明显,他并不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只是为了活命,才胡乱承认自己有错。
赵英奕大手一挥,便有人上来,押住王德,在他鬼哭狼嚎之中,拖出了营帐之外,随着一声惨叫,再也了无生息。
不多时,便有下人用布裹着一个血淋淋的人头来回禀,那血水顺着布直接渗到了外面,看着甚是触目惊心。
“大将军,人已经处死。”
赵英奕扫了一眼那颗头颅,冷声道:“扔到河里喂鱼,连带尸体一起。”
“是!”来人退了出去,处理死去王德的尸体。
在场其他人不敢吭声,更不敢说任何有悖于赵英奕的话,否则他们的下场,只会比死去王德的下场更惨。
赵英奕向来独断专政,不容许他人质疑他的作战和决策,此番前来攻打辽国,也是赵英奕筹划了半月之久,对蛮夷之王加以说服,然后才率军出征的。
即便朝中很多大臣纷纷反对,但被赵英奕暗中除此一两个反对大臣之后,便使得反对之人乖乖闭了嘴,谁都不想因此丧命,只能选择闭嘴。 王爷你老婆又上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