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狼啸津门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181章 声东击西
华斌撤出战场后,跟众人汇合,开始急行军,炮击结束的时候,队伍已经走出六七里路,获得暂时的安全。
看着雪地上的脚印,华斌眉头紧锁。
日军虽然被抛在身后,可是只要沿着脚印追踪,迟早会再次追上来,难道一直在山中逃跑?
光挨打,不还手,可不是华斌的性格。
必须想办法甩掉日军,然后再他们一记狠手。
渐渐地,一个想法在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又走了半个时辰,华斌估计此时日军只有少部分士兵到达山顶,大部队还没有完全通过炸塌的一线天狭道,自己有充分的时间来设计。
快步疾行这么久,华斌脸不红,气不喘,不需要休息。
但是傅一红,邓海滨,杨诚,王大石等其他人则累的不行了。
找了一个地方休息十分钟,华斌把邓海滨,杨诚,王大石叫过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计划是兵分两路,一路继续留在山里,牵着长崎冢江的鼻子绕圈子。
另一路秘密出山,奇袭白城,端掉长崎冢江的老巢。
“不行!”傅一红没等华斌把话说完,急的跳脚道:“就凭咱们六十来个残兵,还要分兵进攻白城,不可能有任何胜算。”
“我也觉得这个计策太冒险了,即使白城兵力空虚,至少也会有百多人防守,别看长崎冢江带着近千人,拿我们没办法,只能跟在屁股后面吃灰,但我们是在逃跑,正面交战,我们作为防守方,可能顶住他们两百人的进攻,然而换做我们进攻,日军士兵同样只需要少量兵力,就能守住,到时候长崎冢江回援白城,我们立即被包了饺子。”杨诚反对道,说的有理有据。
“王大石,邓海滨,你们两个的意思呢?”华斌呵呵一笑问道,他能够理解傅一红和杨诚的顾虑,但是他信奉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不过在此之前,他需要说服这几个人,才能说服其他人。
“首先白城不好打,其次是打下白城又能如何?我们根本守不住!最后是咱们人在山中,日军就在不远的背后,如何去打白城?难道插上翅膀飞出大山?”
王大石头脑冷静道,不愧是这里军职最高的人,没有明确提出反对,但是字里行间,全是反对。
众人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都感觉华斌有些异想天开。
“你肯定也是反对,就不用说了,先听听我的计划!”华斌扫了邓海滨一眼,制止了他说话的打算,微笑道:“我回答王团长的三个问题,在我看来,世上没有任何事情容易做,比如我们现在还活着,就很不容易,但是难度大不代表做不到,之前你们认为自己能活着逃出日军的包围圈吗?”
王大石,邓海滨,杨诚三人都带过兵,是经验丰富的将军,仔细思考了突围的过程,感觉每一次都是绝境逢生,而关键就在于华斌的出现。
没有华斌,他们很多次都死了。
但是华斌的出现,带领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每一个奇迹,都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如果华斌能够再次创造奇迹,或许真有可能成功,虽然他们并不知道华斌如何攻下白城。
尽管如此,依然没有人点头支持华斌。
所谓此一时,彼一时,目前的条件虽然苦,至少活下去没有问题,再去白城找死,除非脑子坏掉了。
没错,就是找死。
王大石,邓海滨,杨诚,甚至 包括傅一红在内,都觉得华斌是去找死。
明明有活路,为啥偏要走绝路呢?
也就是华斌威望极高,他们才没有冷嘲热讽。
换做别人,如果说出攻打白城的话,肯定要被众人狠狠痛批一顿。
“不说话就是默认!”华斌继续道:“第二个问题其实不是问题,打下白城本身就是目的,所以我们打完就走,次要目的是尽量多杀点日军士兵,终于守卫白城的事情,我从来没有想过。”
“问题是怎么打?”傅一红问道。
“当然是奇袭,具体的行动计划是这样……”华斌娓娓道来,终于说服了众人。
紧接着,华斌把自己决定反攻白城的计划,说给其他人听。
出乎意外,没有一个人反对,全都摩拳擦掌,想要狠狠教训一下关东军。
华斌心中感叹,士兵和将军考虑问题的方式,截然不同。
将军要考虑全局,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不可避免的失去了血性,士兵的血性更重。
能够把二者结合起来的将军,便拥有了名将之资。
休息十分钟后,重新上路。
遇到一个岔路口时,华斌开始分兵。
王大石率领十人,负责拖住长崎冢江,带着日军在山里绕圈子。
华斌,杨诚,邓海滨,傅一红则率领剩下的五十人,改道出山,奇袭白城。
当然了,要想成功欺骗长崎冢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华斌的办法是自己率军朝右边走三四里路,然后转向,朝山外出发。
这时候,王大石率领十余人,负责扫除雪地上的脚印。
方法很简单,王大石先是跟在大部队后面前进,然后开始后退,在后退的同时,清楚脚印痕迹。
退回到岔路口时,王大石等人朝左边的山路出发,故意在路上留下不深不浅的脚印。
往左,还是往右?
不得不说,长崎冢江确实是一个比较聪明的日军将领,而且为人稳重。
他眯眼看着左右两条岔路,虽然左路留有明显的脚印,右路没有任何脚印,但是并没有就此认定华斌走了左路。
长崎冢江兵分三路,由吉川追风率领三百名士兵,沿着左路追踪,又命令天野黄江率领二百名士兵,沿着右路前进,他自己则率领三百名士兵,留在岔路口休息。
不管华斌朝哪个方向逃跑,都无法逃出他的手掌心。
不过这只是长崎冢江的理智告诉自己,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可能的因素,在他的感情上面,依然认为华斌从右边岔路口离开的可能性很小,从左边岔路口逃走的可能性更大。
扫除雪地上的痕迹,不是没有可能,但是要想做到,却极其困难,所以天野黄江出发时,长崎冢江吩咐他,只需要追出三里路即可,如果没有发现足迹,便可断定华斌是朝左边逃走了,应该立即返回。
可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华斌和长崎冢江斗智斗勇十多天,早已摸清楚了对手的性格,长崎冢江比较聪明,也比较冷静,是个难缠的敌人,但是此人沉稳有余,机变不足。
长崎冢江这样的将领,适合守城,拥有大局观,甚至有能力指挥大兵团作战,能力担任关东军师团长绰绰有余,可是不太适合小规模的游击战。
尤其是遇上华斌这样妖孽的对手,基本上束手无策。
事实上,任何一个将军,如果没有压倒性的兵力优势,在大山里面,都不是华斌的对手。
华斌超越常人的灵觉感应,是天生的丛林之王。
长崎冢江分兵探路的策略,几乎全在华斌的预料之中,他的分兵扫雪战术,便是专门为了应付日军的这一招。
果不其然,天野黄江追出三里路,没有在雪地上发现任何足迹,于是撤退。
三里的距离,华斌也是经过精确计算,太近了可能会被敌人发现,太远了则会延误王大石撤退的时机。
长崎冢江重新和天野黄江汇合之后,毫不犹豫出发,朝岔路口左边王大石撤退的方向追去。
因为任何一支部队,都不可能做到踏雪无痕。
或许单独的个人,有能力在短距离内做到这一点,数十人的队伍,绝无可能。
于是长崎冢江上当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把王大石带领的小股部队当成目标,疯狂追赶。
王大石的任务是诱敌,一门心思朝大兴安岭深处跑,距离白城越来越远,而华斌率领的主力,则在不断靠近白城。
三天后,华斌抵达白城外约十里的树林中。
大部队留在林中休息,华斌打算潜入城中,打探敌情。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白城日军虽然占据守城的地利优势,但是作为进攻一方的华斌,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出其不意。
关东军人数太少,才一百来人,根本不能对白城形成有效控制,顾此失彼。
刚打算出发,华斌忽然停步,微微皱眉道:“有人来了!”
其余人顿时紧张起来,如果被人发现,区区五十人,肯定攻不下白城。
傅一红,邓海滨,杨诚他们虽然没有任何发现,但是都对华斌的话深信不疑,一个个子弹上膛,随时准备歼灭敌人。
就在这时,华斌哑然失笑。
傅一红奇怪问道:“你笑什么?”
华斌摇摇头:“等会你就知道了,都把枪收起来,不要吓坏了老乡。”
老乡?
众人一头雾水,但还是听话的收起枪。
大约十分钟之后,一个农夫气喘吁吁的赶着一头大肥猪,朝林中走来。
众人更加奇怪,不明白那人为何要把猪赶到林子里来,难道是训练猪爬树?
不过回头想,自己五十来个人,竟然差点被一人一猪吓到,纷纷露出自嘲的哂笑。 狼啸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