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求人不如求己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狂妃三嫁:太子,请娶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乔瑞兰一听立马是委屈了,“老爷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刚刚君城回来,好一顿讽刺倾儿啊,你是没听到她说的那些话,简直让人闭不上嘴。” “城儿回来了?”君丞相问道。 “走了,把人都快气死了。”乔瑞兰赌气的说道:“接走了她那个贱人姨娘,说是给她布置寿辰后再回来。” “城儿这是要过寿,看来旭王对她不薄啊。” “那还不是仰仗着有你这个丞相爹爹。”乔瑞兰说着这话透着一丝不干心的味道。 君丞相却是惋惜的摇了摇头,“若是当初你没毁了她那张脸,今说不定更受旭王的欢喜,本丞相也不必多功心计了。” 君倾还在那里慢慢的擦着泪水,听着他父亲的话似乎嗅出了一丝味道,“父亲,你可是有太子的消息了。” 君丞相一听说这话虚了一下,然后紧忙左右看看谨防隔墙有耳。 “这个时候不要提这两个字。”君丞相还是老狐狸的很,君倾的身边始终是碧荷伺候着,而乔瑞兰身边是伺候她多年的老妈子,都是托底的很。可即使是这样君丞相也没有说什么。 而是自己回了房间,再换了一身着装,又刻意的改变了形象,在一个不起眼的书画后边竟然是一个隐形的门,他推开了暗门缓缓的走了进去,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丞相府的假山,在假山的旁边有一个门楼,他进了门楼再由暗道走了出来,这里已经是一个茶楼。 君丞相走进茶楼的时候,这里边已经聚集了几位朝臣,以兵部尚书刘文举为首,寡淡的喝着茶水,见他一进来众人都站了起来。 君丞相示意他们坐下,而后默不作声的看了一眼兵部尚书刘文举,一个淡漠的眼神传递过去。 而后便默默的喝着茶,可是喝着茶的时候不小心碰撒了茶盏,刘文举赶紧的递来手帕擦拭,可就在这一擦之间,刘文举注意到君丞相擦出了一个逃字。 他默不作声的在心里考虑着,难道是让他逃走吗?可是自己的父母还押在对方的手里,不老老时时的等于送了自己父母的命,所以他有着一刻的犹豫。 而君丞相责没在理会因为他转告的也不是这个意思。三三两两又聊起了无关痛痒的事儿。 他们这些人可都是朝中的重臣聚集到一起干什么?首先你听吧都是发牢骚,而这些牢骚无非是春花楼上哪个姑娘移情别恋了,谁家新开的酒楼菜色不新,欺骗了他们一番热血沸腾的心,要不就是哪里出的玉石成色不好。 君丞相今天也和他们发了一些牢骚,让有些不平复的心渐渐的平复了。 平复之后君丞相又说道:“也不知陛下什么时候修炼成功,是传位于太子殿下还是怎么着,真是圣意难测啊。” 这好似难得的一个话题是有关朝政的。 刘文举一听一脸的疑惑,他真的是毫无顾忌,“丞相大人,你有多久没见皇帝陛下上朝了,有道是国不可一日无君,你看看咱们的朝堂之上被倪道子那个妖道弄的何等的乌烟瘴气,你就不能劝陛下出关吗?” 君丞相听着露出了一丝惶恐,而后是略有嗔怒的表情,“尚书大人慎言,以后不可如此莽撞,国师乃天降麒麟之才,怎可无故的诽谤,今日本相原谅你的无心之失,想必所有的同僚也看得到你是一时失语,所以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刘文举责一点不知悔改的横眉立目。 剩下的人瞧着是一阵唏嘘不已。国师是什么样的人?简直被旭王奉为神灵了,敢背后说他的坏话那就是不要命了。 而这人似乎就真的不要命了,一推面前的茶盏,“老子是兵部尚书,如今手里却没有调动军令的权利,还不如回家种红薯呢。” 大家都是装着表面上的糊涂,其他的同僚一看是劝解了几句。 君丞相一听微微蹙了下眉,显然这人是会错了自己的意,他眼神有些迷茫的往天空上看了看,驾鹤西游的皇帝已经没办法再出来,所以才会让小妖得逞,可是这样的话他也不能明着说出来,因为这里面有方旭的眼线。甚至无法明言被解救出来的人,就为了提防那眼线两个字,所以他迟迟的都没有说出来。 其实现在的朝堂之上,谈不到任何的运转,所有的奏折只围绕着金钱来看,而地方上奏的一些奏折,方旭不看倪道子不管,劳心劳累的最后是君丞相,所以每日他都到这里来抱怨一遍,说什么他也想春花雪月,怎奈家中的有悍妇,那是出了名的一个母老虎。每每说完这些事情换来的都是哄堂大笑,尔后茶楼里他们花天酒地,把一个高雅的清舍之地,弄了一个艳俗之地,这样的一个消极做法,直到一个身影渐渐的离去,分崩离析的话才能回到正题儿。 刘文举这才问君丞相,“你刚才是什么意思?” 君丞相想了想,若是之前他很愿意把这些消息告诉他们,可是现在他突然不想了。 于是便摇了摇头,“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我好歹也是个一国丞相,做起事情来如同老鼠一般。” “谁说不是啊。”他这么一说马上有人应道。 而刘文举的话他不再作回应,唯恐谁再会错了意,掀起一场牵连他的风波。 而太尉此时也站了起来,“整日的除了催促各地的税物,咱们的旭王殿下也不关心别的,整日的夜夜笙歌,你看看这还要搞一如春游,那耗费在船上的装饰啊,真是要拔空国库这些年的积蓄呀。” 他们在眼线走了之后,才敢说出心里边忧虑的事情,而悄悄地聚集在一起,就是在彼此的话语当中想听住点什么,以便于自己的走向不至于落单,而这样不想落单的思想却不想落在方旭那里,毕竟看着狼吞血肉着实让人瘆得慌。 “这是为新护城河喝彩呗?”无可奈何的日子,陪伴着无所作为的朝臣,君丞相看着也似乎摸了底,他嘴里说着这句话的时候环视着众人的表情。 “护城河加宽累死了多少百姓,这一喝彩还不得引起民怨。”太尉忧虑的说道。 “这还不是国师提起的,说是能让百姓看到旭王的雄才伟略。” 君丞相慵懒的告诉了大家这是谁的主意。 太尉忧心重重的说道:“这夏桀当年就是一个出了名的暴君,听信谗言宠信奸臣,还好旭王只是暂时的代理国政,否则让人忧心不已。” 太尉说完刘文举看了看他,“你看旭王殿下是展时想要代理国政吗?说什么太后老人家爱热闹,把咱们把家人全都传唤去了,可是在那热闹了三天之后,又说太后老人家不舍得众人,把所有的家人都留在了宫中,这不是变相的软禁吗?” 这些话本来所有的人心中都有数,但是谁都没有提一嘴,毕竟方旭打着的是孝敬牌,可是他们谁也不知道,这方旭直接把他们的家人关到了牢笼里,原因就是这些人不想在宫中呆着,结果一换地成了个关押的地方,可是这些问题他们还不知道,误打误撞让方华给救走了,他们还以为都软禁在皇宫中的呢。 “那还能软禁多长时间?”太尉不信劲儿的说道:“那么多人在宫中吃喝拉撒睡,这刚刚十日的时间,也许太后觉得新鲜,不出半个月一定能放咱们的家人回来,否则那都成了养老的地方了,旭王不会那般的体恤咱们这帮臣子吧。” 他的这话说出来似乎透着一丝道理,所以眼下他们还需要等等。 这在这一等的时间里,时间在指缝中流逝,又过了五日方旭仍然没有放他们家人回去的意思,使得这帮朝臣的开始疑心,仔细的揣测了一下,似乎上次方旭指鹿为马的时候,就他们几个反对来着,而关押起来的人只有他们的家人。 现在他们在朝堂之上,显然没有什么发言权,想要弹劾一下这件事情,才发现喊冤无门。 所以在再一次聚会茶楼的时候,好不容易耗走了方旭的眼线,便急急忙忙的问君丞相这件事情该怎么办? 君丞相当然没有他们急得慌,一直被关押的不是自己的家人,二来他知晓这些人已经被人救走,为什么不说呢绝对不排除在这个险恶的时期,孤身立于大殿之上是何等的恐怖。 这就如同死了拉一个垫背的一样。 所以他尽量的宽慰了一下大家。 刘文举一想,人家的父母妻儿不在对方的手上,而且还是对方的泰山大人,人家脚踩哪只船都不落空。虽然背后表现的也是深为不满,甚至总是拿御史大人说事儿,可终究是怎么回事儿,谁都没钻谁的心里去看看,所以他多了一个心眼表现出了颓废的样子,丧打幽魂的走出了茶楼。 所有的事情都是求人不如求己,他站在一棵柳树之下看着把守森严的皇宫。 狂妃三嫁:太子,请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