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张妙清看诊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北宋庶女种田日志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到达上清观的时候,时间还早,还没有到早饭的时间。柳雨烟从车上下来,当然是丹秋先下去,然后扶着柳雨烟,从牛车上,踩着一个板凳。柳雨烟其实很想说,就这么点高度,跳下来,就好了。但想到自己的人设,主簿家的姑娘,可不能做这种事情。又只好按捺住自己内心的心思。她今天传了一件长褂,月白色的料子,用的是湖缎,上好的料子,一匹就要三两银子!这件衣服,用了好几匹料子,银钱就花了十几两。
这还不说,后面还要请裁缝,帮忙制作衣服。当然了,这是林小娘自己做的,倒是节省了银子。但这做工,少说也要几两银子的工钱。所以说,为了这一件长褂,差不多就花了二十两银子。这就不得不说,富贵人家,和普通农家的生活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了。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无论是什么时候,贫富差距,都是一个非常艰巨,又非常尖锐的事情。柳雨烟也不是什么圣母玛丽苏,她只是有一些心善,但绝对不会白莲花。要保持好主簿家的体面,有的银子,就必须要花。
与其到时候,出了事情,让柳主簿找上门。一些该花的银子,还是要花的。走下牛车,又从里面拿出个食盒来,还有一个小小的包袱,里面装了换洗的衣物。来这里,又不是住一两天就走,必要的行礼还是有的。
给了车资,在车夫老伯的道谢声中,柳雨烟和丹秋走进道观。就在这个时候,就看到几个人从道观下来。其中,中间是一个老妇人,她被搀扶着,应该是家里的长辈生了病。看她的面色,显然是生病了,而且病的不轻。柳雨烟眉头皱了皱,然后就明白过来,张妙清是远近闻名的名医,虽然是出家人,但总有人会慕名而来求医的。
无论是那个世界,哪个时代,名医总是很少的,也是非常吃香的。也没有拦住人家,问人家到底哪里有问题。看这些人脸上的表情,并不是十分的开心,怕是病也不好治。柳雨烟只是凝神的观察了一下,脸色还有手指,就隐隐的有了一些猜测。这病,在古代还真不好治啊。
咳咳!突然,中间被扶着的那个老妇人,忍不住的咳嗽起来。听这声音,咳嗽的还不停。明显,喉咙里是有痰的。微微的在内心叹息一声,柳雨烟也没有发声,这病她只是有些猜测,也不敢多说。免得人家觉得自己幸灾乐祸什么的。
等她们离开,丹秋才和柳雨烟一起朝着道观继续上去。在大殿门前,看到了元丰,此时他正拿着扫把,在扫落叶呢。“元丰!”柳雨烟还没有说话,丹秋先喊了一句。元丰是丹秋在道观的玩伴,年纪相仿,这里又没有其他的同龄人,他们自然就玩在了一起了。
元丰听到熟悉的声音,转过身来,立刻就看到了柳雨烟,立刻笑道:“师姐,你来了!”丹秋很不满意,庸手拍了元丰的肩膀:“你难道没看到我吗?如果你都没看到我,那我这带的吃的,可就不给你吃了。”
柳雨烟没有介入,东西虽然是她做的,但她也知道,丹秋最后肯定还是会给元丰吃的。丹秋虽然是个吃货,但却不会小气,有吃的,一直都是分给大家一起吃的。元丰摸了摸脑袋,不好意思的看着丹秋说道:“我当然看到你了,但长幼有序,我自然要先和师姐打交道了。”
别看柳雨烟年纪小,但却是入室弟子。其他人,都只算是道童,就算是年纪到了,成年了,也还是道童。或者选择回家,就会离开道观,以后也就不算道观的人了。元丰是道童,自然是要称呼柳雨烟为师姐的。
丹秋吐了吐舌头,看着柳雨烟,柳雨烟无奈的说道:“去玩吧,不过点心剩一些。师父还有其他人,都要吃一点,可不是给你一个人做的。”
丹秋吐着舌头说道:“姑娘,我知道了,我又不是草包,肯定不会将所有的吃的都吃掉的。我一定会剩下大部分的。”说着,丹秋拉着元丰就走,不顾元丰还在喊着:“扫把,扫把,我还要打扫落叶呢。要不然,观主会罚我的!”
丹秋和元丰的身影已经走的没影了,柳雨烟无奈的摇摇头,这孩子,还真的是,有了玩伴,别的可都不管了。不过丹秋的这个样子,柳雨烟还是很喜欢的,并不打算让她改什么。转身,向大殿走去。
还没走进去,远远地,柳雨烟就看到了,大殿里不少人。一般来说,大殿是做早课的时候,也供一些信徒来这里上香。但一般来说,都只有几个知客在这里等着,打扫一二。当然也提供些香。一般来说,如果信徒自己带了香过来,上清观也不收钱。香客上香了,之后想走就走。
柳雨烟刚知道的时候,就挺奇怪,上清观到底是怎么活下来的。后来才知道,在杭州城里,有上清观的药铺。就是上次去杭州城施药的那一个药铺了。但那个药铺,其实也很平价,有的时候,遇到贫苦的人,还会免费赠药。一年下来,药铺的收入,其实也不多。
上清观的收支,其实主要还是靠张妙清一个人的收入。当然,也有一些富户,来上香后,会给一些香油钱。而且给的还不少,在北宋这个时候,道家的信仰,才是华夏大地的主要信仰。佛教什么的,在这个朝代是显然不如道教的。
但上清观上下,一年的开支其实很多的。再加上,时不时的还要修葺一下道观,三清的雕像也要修葺。还有住宿的屋子,都要修葺的。这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张妙清要不是每年还会看病,贴补一二,根本就承受不了。其实这些年来,张妙清原本年轻的时候的那笔钱,也陆续的用在了这里面。
柳雨烟不知道张妙清是怎么想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张妙清是一个真正心善的人。这也是一个奇女子,不知道是因为这是另外一个时空,还是因为什么。张妙清的名号,居然没有遗传下去。
“来了?”张妙清正在把脉,看到柳雨烟进来,只是说了一句,就不再多说,而是安静的诊脉。她看诊的这人,也是一个老年人,看神色,和刚才出去的那人,很像。柳雨烟内心感慨一声:“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一天内,来两个一样病的病人。难道是瘟疫?可这病其实也不是传染的那么快的病啊?况且,这两家人肯定不是一家,自己家的人都没有传染,就传给了其他人?”
柳雨烟有些奇怪,但也不多话。这个时候,多说什么都没有用。这种病,在现代还好说,虽然不能根治,但其实并没有什么危险。但在古代,这就是一个无治的病。
张妙清看柳雨烟的神色,觉得这个徒弟,似乎是看出了一些什么。原本想着,让柳雨烟来看看,好长一点经验的。但随后,张妙清又否定了这个想法。这个病,不太好。还是不要让柳雨烟过手了。而且,这病还是有传染的。
柳雨烟就站在张妙清的后面,也不说话,就看着张妙清在那边嘱咐病人休息好,一些吃东西的忌讳什么的。然后开了个方子,但也只是治标,根本无法治根。但这事情,本来就是这样的,柳雨烟也不多说。
等那人千恩万谢的拿了药方,带着家人离去。张妙清转身,刚准备和柳雨烟说话。柳雨烟就先说道:“师父,我来说说我的想法吧。我看那人和之前出去的那人,都经常干咳。声音嘶哑、痰中带血丝。而且经常手捂着胸部,这是胸部隐痛的表征。再加上他们两颧发红,形体消瘦,我觉得,应该是肺痨,对吗?”
其实,张妙清之前就已经说了,不过柳雨烟那个时候还没有来。不过后面的一些话,也涉及了一些。但张妙清还是眼前一亮,这个徒弟可是给了她一个很大的惊喜。现在连肺痨,都能看到了。
张妙清点点头,说道:“既然知道,那么你觉得,应该怎么治呢?”张妙清知道,这个病根本没有办法治,所以只是让柳雨烟随便说说罢了。柳雨烟也知道这一点,现代还可以通过抗生素,通过手术来治疗。在古代,根本没有这个条件。
柳雨烟倒是可以手术,但古代没有手术条件啊!就一个无菌病房,古代就没有。在这个露天给人手术,并发症都会让医生头疼的厉害。还有后续的败血症之类的,让柳雨烟根本不敢升起在这个时候做手术的想法。何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
这是古代人的想法,她要是敢在这个时候提出手术,怕是会被儒家人给骂的没有自信。而且,其他人都是这个想法,即使一个没有读书的人,也都会这么想。作手术,开刀?确定不是恶魔?你该不会是被妖怪附体了吧?
好吧,这句话还真的说对了。她身上还真的有一个妖怪,人家要是这么说她,还真没说错。柳幺幺这个时候突然说道:“柳雨烟,老身觉得,老身肯定是对你太好了,你老是拿老身打趣。老身是先天灵根,怎么就成了妖怪了?再说,你要是嫌弃老身,大不了老身离开你就是了。”
柳雨烟顿时没有话说了,说起来,之前知道柳幺幺附身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柳雨烟是害怕的,是担心的。但时间久了,柳雨烟就知道,这其实就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小朋友。大概就是外型和人类不同,年岁也大一些罢了。当然,还带着一些很好的异能,这是柳雨烟也很喜欢的。
她没有搭理柳幺幺,这个妖怪生气了,但也不会生气太久的。这就是一个小孩心性的妖怪。柳雨烟说道:“师父,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治。”张妙清点点头,鼓励的说道:“我知道你不会,你就随意的说说,对不对不要紧。我们一起来辩证一下就好。”
点点头,柳雨烟说道:“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既然没有办法根治,那就做好养阴润肺,加强肺部的功能就好。”在张妙清点头赞同的表情下,柳雨烟越说,越有自信,她说道:“这样的话,我们不如开一个养肺的方子。沙参,麦冬,天冬,生地,百部,白芨,山药,云苓,川贝,菊花1,阿胶(烊化)再加上三七,这样君臣佐使之下,煎出来,给病人服用,师父您觉得如何?”
张妙清一开始,只是想要考较一下柳雨烟,但没想到,柳雨烟还真的想出来一个方子。她想了很久,发现,这个方子,还真的挺好。甚至,比她自己刚才开的方子都要好。她上下打量了一下柳雨烟,赞叹到:“雨烟,师父发现,你真的很适合学医。你注定会是一个名医的。”柳雨烟其实也是有现代医学的支持,才想起了这个方子。听到张妙清的赞叹,柳雨烟连连摆手:“我就是随便想的,不知道对不对!”
张妙清却赞叹的说道:“这个方子很好,比我开的方子都要好。不过,这些药材的用量问题,你觉得怎么样好?”柳雨烟想了想,说道:“我觉得……”
她说了一下用量,张妙清觉得其中可能有一些不好:“她说道,三七可能用多了,而且,三七很难得,咱们大宋朝不多,要到大理那边才比较多。这个对于病人来说,太珍贵了。要不然,就减少一点三七的分量,增加一些……”
柳雨烟想了想,确实是这样。她不知道三七原来大宋朝很少,大理,也就是云南了。好像三七确实是那边发源的。这个时候,应该还没有传播到这边来。想到随身空间里,大量的白药,柳雨烟觉得,自己似乎富可敌国啊。三七可是价比黄金的。这样用药,也难怪这么晚觉得太贵了,病人估计是吃不起的。
“不过,师父……” 北宋庶女种田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