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潞府风云

第238章 攻打潞州救好友 血战城下多死伤

潞府风云 诀明子 8557 2021-04-06 11:35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潞府风云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秋风渐起,带来阵阵冰凉。

  这天夜里,陈卿和往常一样早早从帅帐出来,准备回家好好陪陪云娇,谁料刚离开帅帐没几步远听到大门口传来一阵急急的马蹄声,马上之人似乎是用尽全力在奔跑,连周围的地形地势都不管了,忽然随着一声凄厉的马嘶,那马似乎是不堪这路程,轰然倒下,一人从马上重重地摔落了下来。

  守卫大门的兵士持刀上前围着那马上跌落之人,只见他浑身是血,在地上痛苦挣扎着边叫着陈卿的名字。

  兵士正犹豫要不要上前,陈卿已经冲了出来,借着月光和大营门口的火光,他看到地上那人脊背上插着几根箭矢血流不止,他快步冲上去,刚一靠近,那人便紧紧抓住他的胳膊道:“陈卿,快,带我,见陈卿。”陈卿觉得这声音似曾相识,扒开他凌乱的头发,竟是当年在王府时的好友郝义。

  “郝义,郝义你怎么来了,你这是怎么了。”陈卿一阵焦急,把他抱起来连声问道。

  郝义慢慢的睁开眼睛,也看清了陈卿,似乎是用尽全力道:“陈,陈卿,见到你真好,快,你快去,救救张安,张首领……”

  “张安?张安怎么了?你怎么了,啊,郝义?”陈卿紧紧抱着他的头,心疼的厉害。

  “张安,他被王爷的护卫军抓了,说他通敌卖国,你快去,快去救救他,迟了我怕就晚了。”

  “沈王,护卫军?”陈卿立时明白了什么,“郝义,郝义你怎么成了这样,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他声嘶力竭的咆哮着。

  “不要管我,陈卿快,救张安,然后……你要小心,进了王府要小心,里面有个很坏的人……小心,小……”他说着手垂了下去。

  “郝义!郝义啊!”陈卿仰天长啸,泪如泉涌!

  “来人,来人,给我救人,快,找郎中。”他大声咆哮着,身边兵士纷纷围了上来,有兵士摸着郝义的鼻息道,“大帅,他,已经死了。”陈卿挥起一拳狠狠的打在那兵士脸上,咆哮道,“没有,他还没死,叫大夫,快,救人!”兵士们赶忙忙乱起来。

  “擂鼓聚将!快,马上!”

  帅帐前那面大鼓咚咚的敲了起来,越敲越急,声音很快便传遍了整个大营。在营的各路首领火速赶到帅帐,他们进来时已经看到陈卿全副武装,阴沉着个脸站在那里。

  帅帐内安静的很,只听到账外呼啸的风声。

  “全军集合,现在就出发,围攻潞州城,天明之前必须攻陷潞州!”陈卿冷冷的命令道。

  将领们一阵纳闷,但他们这些年已经习惯了听他的命令却从不问什么。他话音落下,众人齐声抱拳:“遵命!”

  “陈卿,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你这时候召集大家……”林永是最后一个赶到的,一进账就问道。

  陈卿道:“林大哥,张安被捉了,危在旦夕,我得去救他。”

  “张安?”他正想问哪个张安,忽然想起来,脸色一肃道,“那你还等什么,赶快救人啊,你想怎么做?”

  “攻打潞州城,迫沈王府放人!”陈卿重重道。

  林永想都没想便道:“好,这个主意可以,我也去,这次咱们一起去。”

  李杰也道:“张安是我青羊军的恩人,若不是他,咱们岂能有今日这般,他今日危难,我也要亲自去!”

  一听三位领头人都要去,众首领更是争先恐后要跟上。

  只有秦彪道:“去是应该去,但也不可太鲁莽,潞州向来是大明军事重镇,城高墙厚,地广粮多,非等闲州县可比,万一一时打不下来,他们固守城池待援,朝廷必会发兵来救,要知道里面可是住着藩王,真那到时候别说救张安,我们自己也会付出巨大代价!”

  李杰焦急道:“那照你这意思,怎么弄,就怕等咱们商量布置好了,去了张安也该死了,还救个甚。”

  秦彪略微思考下道:“这样我来安排,咱们这中军有兵士一万五千人,林帅和李帅率兵三千人为前锋先到东城门下,中军由我率领,和王副帅一起带兵五千策应,大帅如今是我义军安危所系,绝不能亲冒矢石,该留守中军统一调度指挥。”

  陈卿当即拒绝道:“不行,张安是我的故交好友,多次救我于危难,这次更是受我连累,我必须亲自去,如不能亲手救下他,我宁肯自杀谢罪。”

  秦彪还准备说什么,他已经断然制止道:“什么都别说了,我肯定要去,去定了。但我走后军中不可一日无主,还是林帅留下来坐镇。全军一万五千人,我留下三千人给你,其余一万两千人我都要带走,正好每个城门三千人,东门由我负责,西门秦彪负责,南门交给王仲兴,北门交给李杰,去了给我分头攻击,告诉军士谁先攻破城门重重有赏。

  “秦彪,你把咱们前几日在荫城造的那些投石车和那十几口火炮也全部带上,到时候集中火力,给我攻陷潞州城!”

  随后青羊军中军一万两千人全体出发,浩浩荡荡直奔潞州城而去。路上秦彪急中生智,让兵士放出风去,青羊军三万大军围城,就是去沈王府救张安的,如果张安出了什么意外,青羊军会让沈王府所有人陪葬,沈阳中护卫更是片甲不留!”

  众军疾驰不到一个时辰便冲杀到了潞州城下,但见月光照下,潞州城城池巍峨高耸,城门紧闭,城墙上的兵士跑来跑去显然是在仓促应战。

  陈卿见状一声令下,也不顾章法了便让兵士冲锋上去直扑城门,兵士们从前攻打县城太顺了也没有在意这州城,一涌而上往前冲,就在很多人冲到离城门二百米的地方,只听刷的一声,城上的箭楼发动了,一支支利箭射向人群,刚开始还有点慢,随后越来越快,直至好几个箭楼万箭齐发,射出了漫天箭雨,随后城墙上的火炮也轰隆响起,冲在最前面的青羊军瞬时变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中箭倒地者一批接着一批。随后一声声炮火又在人群中炸开,很多兵士被炸的血肉横飞。

  陈卿赶忙命令兵士回撤,让弓箭手上前向着城墙上的守军放箭,军士们瞄准城墙射箭,射了一阵才发现城墙之高,他们的箭矢根本射不上去。眼瞅着一根根长箭飞不到城墙口便滑落地面,陈卿急了怒了,一边让弓箭手不断向前,其他步兵继续潮水般的冲向城门,试图依靠人多拼上一把,一时间兵士们扛着云梯的,抬着撞木的,呐喊声惊天动地。

  青羊兵士悍不畏死,一批批冲杀着,前仆后继,有侥幸逃过箭楼的,又被城墙上守军的枪铳火箭射中,身上被打了窟窿发出一阵阵惨叫,陈卿眼瞅着一个个血肉之躯倒下,这才下令后撤,避其锋芒。

  这时秦彪及时赶了过来,还带着几台巨大的牛皮车,这车子是秦彪在山上便准备好的,整个车身都被一张张缝制起来的巨大牛皮覆盖,车身下有长长的的车板,凹槽里面能放下最多五十名军士互相枕着。如今车上还装着很多他们之前从官兵那里缴获的战利品,尤其是那一面面盾牌正好派上用场,这车子由于行动缓慢现在才陆续到达,他赶忙带来给到陈卿。

  秦彪告诉陈卿,攻城该用牛皮车在前挡住箭矢掩护兵士,且队伍不该一拥而上,而是分成两翼拿着盾牌循序向前避开敌人密集的箭火,陈卿这才意识到是自己太冲动鲁莽了,加上一路走来攻占的城池都是些小县城和小州城,基本没有遇到过太大的抵抗让他产生了轻敌的习惯,这下白白牺牲了很多兵士的姓命,他自责不已。

  他在秦彪的指导下,命令十几人抬着撞木,躲在车后推动牛皮车的车轱辘向前,把里面兵士不断运往城墙城门附近,其他步兵则顶着破旧的盾牌分成两翼排成长长的行列向前稳步推进,这招果然管用,兵士们很快冲过了箭雨到达了城墙下,开始架设云梯,城门附近的兵士则开始用撞门猛撞城门,眼瞅着天都快亮了,潞州城下终于响起了猛烈的攻城声。

  两侧的军士们肩扛云梯,手抓铁钩好容易靠近城墙,甩出一根根潞麻搓成绿豆大小的麻绳试图攀爬,在守军猛烈的反击下好容易爬到半腰,眼瞅着就要爬上城墙,这时城墙上城墙上又砸下来一颗颗滚石,密集如雨点,就像他们当初对待官军一样又狠又准,一批批攀到上面的兵士又被砸了下去,掉落高高的城墙,瞬间便粉身碎骨。

  城门口的兵士则不断被城门下的箭楼扫射,没撞几下便一片片倒下。

  就这么在潞州城强大的防御设施面前,战斗一直持续到天亮,还没有兵士能够爬上墙头,城墙上的箭矢也像是用不完一样就没停过。守军人人凶狠,往下砸石头者,抛钉板者者甚至浇开水者一批接一批,青羊军军士一晚上损失了五百多人,重伤三百多人,却没有一个登上城墙,那城门更是如泰山般屹立不动。

  陈卿从没想过,这座他曾经待了四年的城池,这个他穿越过无数次的城门,平时看上去温和宁静的城门,真要发起怒来竟是这般恐怖。

  太阳出来了,他命令兵士停止攻城稍作休息,各城门战报纷纷汇来,大家都是彼此彼此,经过一夜战斗,义军伤亡超过两千人,潞州四座城门却无一受损,陈卿听到消息差点崩溃。

  他不甘心,更害怕张安已经遭到不测,疯了一样下令全军短暂歇息,吃过早饭后继续攻击,又大声质问那十几门火炮和投石车怎么还没到,却没人回答。

  早饭后,新一轮攻城继续开始,青羊军如潮水般的继续冲杀过去,然而如同晚上一样,潞州城依然是一个张开大口吞噬一切的无底洞一样,白白吞掉他们很多生命,却依旧如铜墙铁壁一般,连个口子都不曾被撕开。

  当天夜里陈卿越发着急,好在荫城那边的火炮和投石车终于来了,他迅速下令布置起来,一时间几十架投石车投出巨大的石头砸向城门和城墙,在上面发出轰轰巨响,城墙终于被砸出了一个个碗口大的疤口,城门也不由得开始颤动,却像是挠痒痒一样,没有大的效果。

  而火炮却不太顺利。

  很多兵士根本不懂得操作火炮,简单的以为只要给引线点火就行,没想到一点下去,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人的耳朵都震聋了,城门却是一动不动,这才发现火炮把它自己给炸飞了,同时飞起来的还有火炮附近的人。

  陈卿无奈让人叫来秦彪,秦彪调整好炮架位置点燃火炮,轰轰轰向城门,巨大的轰炸声响起在城门口,城门颤动了好几下,但不知为何,直到他们炮弹打完也没有把城门轰开。

  陈卿气急败坏,下令继续攻城,兵士在经过一波波死伤后终于有人登上了城墙,他们想当然的以为只要能上了城墙,守军就会被他们当菜切,却很快便发现,同为之前遇到的潞州卫官兵,那些守军却一个比一个强悍,他们奋不顾身的拼杀,上来一个人就会有一群人过来砍下去,仿佛那是他们最后的底线,是不容侵犯的尊严。

  就这样很快城墙上下便堆满了一具具尸体,就像一座巨大的坟场。

  如此持续性的攻城进行了三天三夜,潞州城巍然如故,像是被施了咒语一样刀兵不入,而青羊军的伤亡却在不断增加,从一开始的两千人到现在已有五千人失去战力,却连州城的瓮城都没进去。

  第四天夜里,陈卿陡然发现箭楼上和守军射来的箭矢明显减弱,以为对方的箭矢终于用完了。他大喜,命令兵士扛起云梯,推动撞木全速前进,攻下潞州城只在今晚。兵士们也很兴奋,冒着对面越来越微弱的箭雨纷纷到达城墙下,随着一声嘹亮的角号声响起,城门口传来轰隆如雷霆的撞门声,很多攻城兵士也迫不及待的爬上云梯。

  就在这时,城墙上忽然下来了很多柴薪树枝,甚至麦秆干草,兵士们更加兴奋,以为是守军实在没啥可用的了,竟然拿这些来充数的。就在他们即将爬上城墙的时候,一对对兵士手执火把忽然出现,将火把投下去,那些浸泡过油的柴薪树枝瞬间被点燃,在一阵阵秋风的助力下火势迅速向周围蔓延,城墙附近的青羊军和他们的攻城器械全部被烧成了一团火,顷刻间便是漫天火海,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城墙下惨叫声一片,如同人间炼狱般恐怖。

  这一夜,陈卿攻打东门的三千兵士迅速减员到不到八百人,他亲眼看着那一片火海不断吞噬着自己将士们的生命,心如刀割。

  他怕了,这次是真怕了,围城几天来他头一次产生了撤退的想法,他实在受不了那恐怖的惨叫声和战场上四处蔓延的那种人体被烤焦的味道,这种味道让他恶心。

  陈卿立马派人召集攻打城门的四员主将过来,提出了暂时撤兵的打算,李杰林永等人都支持,唯独秦彪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军心士气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此时下令撤退必然会影响军队士气,日后造成的损失将会远远大于今日之围城。”

  陈卿焦急道:“可眼下再这么下去,咱们的兵士必将伤亡惨重,整个中军大营可就真完了。”这时李杰提议调来南北大营的兵士继续上,被秦彪断然拒绝,他想来想去,忽然眼前一亮,悄悄在陈卿耳边,给他献上一条计策。

  次日早晨,陈卿突然下令,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另外三个城门停止攻击,合兵一处猛攻东城门,各路人马纷纷撤离他们已经围了好几日的城门集中向东门附近靠拢,一时间东门外人嘶马鸣,杀声震天,攻击一直持续到深夜,如此接连几天,义军都只攻击东门,潞州守军也渐渐把防御力量增加到了这里,对青羊军展开集中攻击。

  这时李杰以为是时候偷袭其他城门了,他迫不及待带人去攻打北城门却发现城门上的反击依然强悍,他们依旧无法靠近,只得撤回。

  又过了几天,有兵士急匆来报,昨天夜里西门忽然打开了一下,十几个人马在门外绕了一圈后急匆匆朝北而去。

  陈卿大喜,秦彪的计策终于用上了。

  几天后,从太原方向来了一支人马,兵士们个个顶盔着甲,威风凛凛,为首一员大将更是气宇轩昂,举手投足间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他身边的亲兵也是各个彪悍如虎,他们于夜里子时东大门打的热火朝天的时候,突然出现在西大门门口,潞州西门顿开,早有人把他们迎了进去。

  负责观察的兵士火速向陈卿告急,对方的援兵来了,人数不少,看样子很不好对付。陈卿确认他们已经进了城,立马下令兵士们暂缓进攻,于寅时城中火起为信号,集中火力,继续攻城!

  当夜寅时,兵士们发现城头传来一阵厮杀声,紧接着城内火光冲天,陈卿一看时机已到,下令全军聚集,和第一次一样一涌而上,兵士们于是再次硬着头皮冲锋。让他们奇怪的时,城墙上的箭雨莫名其妙的弱了许多。他们一边纳闷一边架起云梯,抱着必死之心爬上城墙,却意外的发现墙头兵士不仅不反击了,反而有人帮忙扶住他们上来,很多人这才惊喜的发现,城墙上不知何时已经插上了义军的陈字大旗。

  很快,他们轰了好些日子却岿然不动的城门居然自己打开了,外面攻城的兵士一愣以为是在做梦,直到城门口听到友军的呼唤才兴奋的冲杀了进去,很快城内城外两方人马便连成了一片,盼望已久的刀戈交击之声终于响起。

  原来潞州派去太原方向求救兵的人,带来的官兵竟然是秦彪等人假扮的,他把之前义军缴获各地官兵得来的盔甲装备了两千多的青羊军,他自己则扮做指挥官,带兵绕道星夜兼程,正好碰上那求援的人,谎称是潞州城被围的消息已经传到了省里,巡抚大人调集了大同左卫两千官兵前来救援。求援兵士大喜,见他们衣着装备都是官兵配置,主将更是操着一口地道的大同口音,秦彪又一直在问城中沈王可好,皇族有否受到冲击,这各种因素加在一起,不由得求援兵士不信,于是就这么,高兴的带领他们大大方方进了潞州城。

  秦彪兵士一进城便开始四处观察城中情形,发现原来城内守军并不多,最多不过两千人且衣服杂乱,满脸疲惫,他秘密安排兵士集中在一起,丑时开始,他们寻着机会突然从背后偷袭城内守军,守军们猝不及防下很快便被杀得七零八落,义军兵士们则连日来受够了城内守军的强悍,正憋着一肚子火无处发泄,于是个个奋勇上前,下手又快又狠。

  城内守军连日来守城,早已疲惫不堪哪里还有什么抵抗力,很快便被杀败,城墙上的守军更是在猝不及防下被杀的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当城门被打开,城内城外兵马铺天盖地而来,很多守军彻底崩溃,纷纷放弃了抵抗。

  就这么,在围城一十三天,付出七千余人伤亡的惨重代价后,青羊军终于将主帅陈卿的陈字大旗插上了潞州城的城头。 潞府风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